李开蕴
身份证号码:37083219900412****
摘要:现阶段是施工技术大力发展的阶段,随着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施工的复杂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市政道路施工中,道路施工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增加市政工程道路的稳定性,就会对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道路和交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在市政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市政路桥的工程质量,为道路使用留下安全隐患。为此,需要相关部门的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具体的管理内容,不断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便利。
关键词:市政道路;技术难点;解决措施
1导言
与其他类型的道路施工相比,市政道路的施工环境具有很高的复杂性,而且施工区域也比较狭窄,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市政道路施工对于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就具有了更大的限制,这就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同时对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给市政道路负责单位和承建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在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方面需要施工单位重点加以关注,对于常见的技术问题,也要及时研究改善。
2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技术难点
2.1沟槽施工技术难点
只有提前将槽底的标高和沟槽边坡的坡度进行计算,才能保证在进行管道沟槽挖掘的过程中按要求进行,降低隐患发生的概率。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虽然施工的整体质量受路内管沟回填和路基填土的质量影响,但是有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两项不达标。如果沟槽施工技术不达标,那么管沟回填和路基填土的密度就会不足,长时间使用后,裂缝、下沉等都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2.2排水系统施工技术难点
现阶段,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运用较多的是无压排水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坡度的问题要格外注意。为了防止管内堵塞和水倒流的现象,就必须在设计中考虑边坡坡度的问题。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要保证接口的紧密程度。随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百姓生活质量和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对饮用水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管网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注重,因为给水排水在城市基础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这一工程用于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日常用水等。因此,施工人员要更多地重视这一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中期的注意问题、施工后期的检测环节,每一个部分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做好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衔接。在给水排水中也是同样的情况,要针对这一工程进行全程的严密监控来加强相应的工程质量,以减少工程后期出现给水的渗漏问题。
2.3施工缝施工技术难点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成裂缝的原因,大型裂缝的产生会对道路的交通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影响交通出行的顺利进行。据调查显示,世界上很多道路的塌陷都是由裂缝的产生进而加剧造成的。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引起的路桥开裂也是比较常见的开裂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热胀冷缩现象,这也是建筑物的一个共同特征,受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大。
2.4管理难点
大量的施工企业都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于工作质量问题都是保持能过且过的心理,其工程质量保障不到位,不能充分提高施工效率,这种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进而会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产生影响。部分不合格的施工方会减少自己在各个施工环节的投入,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易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虽然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经验,但专业性不足,在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理论错误,对市政道路工程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而大部分的监督人员很多都是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很多时候都是在办公室进行监督工作,往往都是出现问题以后才能够做出反应,不能提前发现问题,避免问题的出现。
2.5技术相对落后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行业也在稳步前进,这就需要特大型公路担负交通重任。与此同时,对于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的施工技术,施工条件都十分复杂,对于我国来说相关道路施工技术创新性不足。然而,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研究预制拼装技术等新型施工技术,并且以往的道路建设标准较低,很多大型公路在经过多年的使用之后承担能力下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相对落后的桥梁施工,加之运输业发展不规范,超载的情况屡禁不止,这些公路的使用寿命不断下降。
3市政道路施工中技术优化措施
3.1把控路面施工品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收尾工作是路面施工,路面施工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完工。而且我国市政道路的施工材料大部分是混凝土材质,混凝土的配比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操作,要保证混凝土的品质符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在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需要工程管理者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把控,保证路面的施工技术符合施工标准。路面的施工工作必须逐步地进行,先对路基施工进行严谨的验收工作,确认合格后再进行路面施工,这样才能确保路面施工的每个工作环节都可以达标,进而保证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完工,及早地疏通施工所在地的道路交通。
3.2把控路基填方品质
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掉沟槽里的积水,预防积水造成对填方密度的偏差;以完善施工地理形态的区域划分为前提,在针对路基的密实度与平整度进行施工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先对路基的凹陷处进行填方,使凹陷处与其他路段齐平后再实施路基压实的工序,确保路基的平整度;使用分层夯实的手段进行路基的填方工作,在路基完成一层的填铺后再进行下一层填铺,可以加强道路的坚固性,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品质和道路的安全性。
3.3严密环境检测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周围环境的检测与研究。工程施工地点附近雨水井的施工与道路工程的施工品质存在着必然联系,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据附近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与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例如,针对施工周围具有独特性的地形,必须实施回填步骤,在填充已经存在的缝隙时,需要采用砌筑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极大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分层压实的施工进程中凸显的缝隙,则需要使用水稳料完成填充,这样可以保证路基的平整度。根据不同的工程运用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这样才可以因地制宜地保证道路施工的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中的协调度,加强管理者对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程序把控,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准确度,确保施工品质的同时,尽早地完成施工工期。
3.4把控施工过程中土路床的修整压实工作
施工道路的塌陷与施工过程中土路床的修整压实步骤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土路床修整压实工作的品质监督,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路基施工出现塌陷,还能够确保路基横截面的高度相同,进而保证土路床表面平整度和紧密度的达标。这些环节都需专业人员在土路床的施工进程中严格把控,防止任何环节的疏漏造成施工工程不可挽回的损失。
4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的施工,在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虽然现阶段施工中难点众多,但是只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技术研发,就一定能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广婧.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6):230,232.
[2]陈金鹏.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24-125.
[3]高路恒,王旭东,周峰.双边叠合梁板后张法预应力装配道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2020,65(0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