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形势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5期   作者:张晶晶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土壤的环境问题日益被凸显出来,所以,要合理有效的对这方面工作进行管理和把控,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壤环境加以监测
        张晶晶
        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土壤的环境问题日益被凸显出来,所以,要合理有效的对这方面工作进行管理和把控,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土壤环境加以监测。本文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能够改善和优化土壤环境问题的有效科学的措施,与此同时,明确了土壤检测技术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形势,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发展形势
        
        如今,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对能源进行大面积开采,我国能源在不断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土壤环境问题也面临巨大的考验,土壤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土壤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对这项工作严格考察,做好评估和检测工作,结合土壤具体情况,运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做好预防工作。
        一、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运用情况
        (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伴随社会进程的加快,国内的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很多问题,比如,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不健全;在监测方面仍然有待改进;以及在工作开展中,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符合具体工作要求等。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予以关注,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善和优化。
        (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运用情况
        1、生物技术的运用
        伴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生物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专业人士对生物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把生物技术与土壤监测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它属于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能够创建新型的工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关键作用。土壤中包括很多微生物和有机质,在土壤的分析过程中,需要有效运用生物技术,对监测工作和有机质的研究有很大帮助,这项技术的实施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阶段,这项技术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普及,重点研究土壤中存在的有害成分,可以对受到损害的生物起到复原作用,避免对土壤的污染。
        2、“3S”技术的运用
        “3S”技术是由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组成,它是现阶段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之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把这三项技术加以结合,把有利的地方提取出来,组建系统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合理运用这项技术可以查勘不同位置的土壤环境数据以及质量情况,再结合地区的差异化,从中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实施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环境的质量。在健全有关土壤环境信息档案时,完善其信息储存制度,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化的发展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关部门需要把这项工作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使这项工作可以有序、良好的发展。一方面,现阶段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运用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对土壤中的物质进行探索和研究,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无线传感器进行重点研究,需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无线传感器能准确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构造等,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监测,再把监测的数据传输到信息储存中心。与此同时,有关人员能够合理运用无线传感器对其研究,在信息化层面全面的对土壤环境工作进行检测,对土壤资源的调配具有很大帮助,加强对有关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可以为日后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1]。


        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形势
        首先,土壤环境监测人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时监测环境的具体状态,通过有关的研究和探索,对这项工作进行有效治理,其实际上是为了达成保护土壤环境这一目标,为农作物的种植创造优越的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工作实施中,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监测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监测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监测的质量。所以,这项技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当前工作的实际状况和这项技术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对污染物实时监测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很多工程建设单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者也调整了土壤结构,各行各业为了获取最大化利益,最大程度的对土地资源加以利用,上述的种种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资源进行了摧残,严重影响了生态资源的平衡,现如今很多地区的污染程度已经十分严重。针对土地资源里的有机物质来说,由于人们的肆意开采,会导致有机物质受到污染,而这些污染源与外界的密切接触下,会通过环境中的微生物和水传导到食物链进而发生变质,同时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安全,所以,管控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陆续的落实了很多关于有机物测定的规范和准则,为了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这项工作是日后发展的重点[3]。
        (二)根据绕痕量开展工作
        土地资源还包含了很多重金属元素,会对土壤结构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它的浓度不高,但是依存在土壤中,会给人们的健康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如果是养殖场,会使动物的生存和发育受到影响,同时会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日后我国土壤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根据重金属的治理工作进行,转变原有的研究方式,需要向量痕分析发展[4]。
        (三)健全自动土壤监测系统
        在日后的工作中,伴随信息化的不断加快,监测部门和有关人员需要团结协作,全面实现信息化技术的效果和价值,健全和优化自动土壤监测系统,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收集、处理和整合以及研究,自动形成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质量[5]。
        (四)充分运用现场分析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对很多地域的土壤环境进行研究,实现这项技术的效果和价值,并且对其中的有利物质进行提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肥力以及实现对土壤的充分利用。合理运用监测技术对土壤的情况以及污染现场加以监测,同时要按照土壤自身监测状况,这样就可以及时剖析出来污染源的种类和数目,这项技术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实现大范围应用。
        总结语:
        土壤监测工作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在未来工作中,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并且加大资金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监测技术的创新和优化,同时也需要引进专业的全面型技术人才,在现有岗位的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组建一支专业化团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为提高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志仁,李宗超,封雪,等. 国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的启示[C].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2019:2608-2612.
        [2]张云,王浩舟,杨小姝. 有色金属矿山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工作内容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8):32-36.
        [3]夏新,田志仁,姜晓旭,等.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11(4):1-4.
        [4]徐识溥,刘勇,李双喜,等.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3):145-150.
        [5]李双喜,徐识溥,刘勇,等. 基于4G无线传感网络的大田土壤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 上海农业学报,2018,34(5):105-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