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青泉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顾桥煤矿,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做好安全生产,关键是要摆正安全管理与生产的关系,避免重生产轻安全,这是确保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促进我国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某综采工作面为主要案例分析,分析了工作面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提出了采面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作面 事故类型 安全管理 措施
1 引言
我国煤炭生产面临这水、火、瓦斯、顶板等灾害影响较大,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他们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取得领先成就,实现了对煤矿事故的有效抑制,而煤矿生产已经成为最安全的行业之一。我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国家积极组织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加大科技攻关,提升了技术设备水平,相信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及措施的实施,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
2概况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某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复杂型,水文地质类型属复杂型。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复杂,常年受瓦斯、煤尘、火灾、水灾、顶板等自然灾害威胁程度大,同时又具有一般井工开采煤矿运输、提升、供电、特殊设备等方面的风险危害。
某工作面主要回采13煤,赋存稳定,可采指数1.0,变异系数0.97,工作面是采用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的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3 工作面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瓦斯风险
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m3/min,过断层及异常区期间预计瓦斯含量有增大趋势,瓦斯超限和瓦斯突出危险较大。
发生瓦斯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1)现场作业人员的中毒、窒息。
(2)爆炸源(燃烧源)区域内人员的直接伤亡。
(3)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窒息、伤亡。
(4)巷道破坏、生产系统破坏、生产中断、财产损失等。 瓦斯事故一波及的范围,少则一条或多条巷道,多则波及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甚至般会波及整个矿井范围和整个矿井生产系统。
3.2 矿尘风险
矿井各煤层的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该面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1)爆炸源区域内人员的直接伤亡。
(2)事故波及区域众多人员窒息、伤亡。
(3)巷道、生产系统破坏、生产中断、财产损失等。 煤尘爆炸事故一般波及的范围,少则一条或多条巷道,多 则波及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甚至会波及整个矿井范围和整个 矿井生产系统。
3.3 火灾
矿井火灾事故,从其诱因分析,包括矿井的内因火灾和矿井的外因火灾。其中,矿井内因火灾事故约占矿井火灾事故总数的 80%以上。如果对采空区密闭处置违反相关规定或不达标,则存在发生内因火灾的可能性。矿井在生产系统中,除瓦斯具有燃烧的特 性之外,所使用的大量可燃物质,一旦遇到明火,存在发生外 因火灾的可能性。一方面,由于瓦斯燃烧、煤尘爆炸会导致矿 井火灾事故,另一方面,瓦斯矿井的火灾又容易引起瓦斯爆炸。
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1)现场作业人员的中毒、窒息。
(2)燃烧区域内人员的直接伤亡。
(3)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窒息、伤亡。
(4)巷道破坏、生产系统破坏、生产中断、财产损失等。 矿井火灾事故一般波及的范围,少则一条或多条巷道,多则波及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甚至会波及整个矿井范围和整个 矿井生产系统。
3.4水灾(透水)
矿井主要水害事故类型是地表水害、顶、底板砂岩水害、老空水害、断层水害、岩溶裂隙水害等,尤其是煤层底板灰岩水,是开采A组煤的最大水害隐患。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1)现场作业人员的直接伤亡。
(2)水灾波及区域内人员被困或伤亡。
(3)巷道破坏、生产系统破坏、生产中断、财产损失等。
(4)甚至波及相邻矿井。 矿井水灾事故一般波及的范围,少则一条或多条巷道,多 则波及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甚至会波及整个矿井范围和整个 矿井生产系统。
3.5顶板风险
煤矿顶板事故包括顶板冒落、煤(岩)壁片帮、硐室坍塌等。顶板事故是煤矿最常见、高频发的事故之一。 煤矿的开采,包括巷道掘进、开拓、修护、煤炭回采、硐室开挖、井筒开凿等,破坏了围岩的原始状态。该煤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断层对井田内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会造成冒顶事故,影响范围较广,加大了发生冒顶事故的风险。因此,矿井存在发生顶板事故的风险。
发生顶板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1)冒顶区域人员的直接伤亡。
(2)巷道堵塞,人员被困。
(3)造成通风系统破坏,瓦斯积聚。
(4)生产系统局部破坏、设备、设施损坏、局部生产中断、 财产损失等。 矿井顶板事故一般包括回采工作面局部、开掘修工作面、 巷道局部区域、硐室局部区域等。
4 采面安全管理措施
4.1一般措施
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所管辖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了解并掌握设备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按章操作;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知避灾路线。
所有职工必须按照规程措施及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严禁擅自改变操作顺序,作业人员对所在岗位的安全和质量工作负责;各岗位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擅自开动、移设他人操作范围的设备、管线、支护等。
工作面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可靠,使用过程中应确保完好,否则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先补后替”的原则,严禁空顶作业。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操作对象及环境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4.2 加强职工的培训
采面开采前必须要加强井下职工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各类生产事故的避灾路线;如何在发生事故时使用自救器、灭火器、压风自救等;工作面可能发生事故处置预案及逃生技巧;工作面附近避难硐室的具体位置;培训各类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及初期事故的控制措施。
4.3 加大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投入和安全监管
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系统和装备部完善,是造成国有煤矿今年来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要改变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煤矿企业必须要花大力气对煤矿安全投入并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设备。国家也要出台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科研单位和高校研制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支持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必须要解决煤矿的安全投入欠账问题。
5安全管理效果分析
工作面是采用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的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工作面煤厚平均3.77m。根据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撑范围(2.2~4.5m)及采煤机机顶与液压支架顶梁间的允许间隙等,正常回采条件下工作面跟上分层顶板垮落形成的人工假顶,采高控制在2.8~4.2m范围,平均3.8m。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措施得当,实现了整个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薛洪伍.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科技风,2015(3):8-10.
[2]王水金.浅析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J].民营科技,2017(5):44-46.
[3]李新锁.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7(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