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5期   作者:杨金锁
[导读] 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杨金锁
        身份证号码:32092119921218****
        摘要: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大动力。科学合理地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保障了制造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智能制造的新领域,必须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实施,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应用分析
        1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智能制造又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分支的延伸,具有很大的优势。智能制造最早由日本提出,后来随着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加入,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理论概念上讲,智能制造不同于传统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的特点是能够辅助生产、管理转移和生产控制。就自主技术的处理能力而言,智能制造可以实现基于人工干预的生产全过程监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管理和生产监控的成本。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及实施范围
        2.1传感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中,传感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通信、医疗、工业生产线等,其实过程的过程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力支撑。灵敏度是衡量传感器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决定智能制造产品的综合能效,是体现智能制造优越性的重要技术。
        在运行过程中,传感器技术不仅对灵敏度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传统的传感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因此,人们必须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来推动传感器技术的新革命,以适应现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要求。
        2.2数控生产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机械加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得益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科学高效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初期就融入到数控技术中,从整体上大大增强了机械制造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在实际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时,通常根据数控制造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智能控制模式,使机械产品更加精确,减轻相关人员的负担。在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着这些重要作用。在机械制造的现阶段,以智能控制系统为对象,对其运行和控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国内经济竞争力,在进行生产制造工作时,应采用最佳的运行形式,即中央处理器和终端设计为一体,在运行中有效地利用两种功能,一种是实时诊断,另一种是终端设计,一种是智能控制,它可以建立实时检测系统,从而模拟加工操作,进一步为数控机床的运行提供重要保证,保证其精度,并从数据层面为机械制造提供相应的支持。


        2.3实现对传感器技术的科学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传感器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传感器技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很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势。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控外部生产环境和生产状态。如果有任何问题,它可以做出反应。因此,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生产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可以及时发现传感器的监测性能,从而发挥其自身的监测作用。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过程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当传感器与智能操作相结合时,它将与传感器终端网络系统连接,为接收和发送信息做准备。计算机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改进和分类,将为机械生产提供更准确的传感信息。
        2.4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机械设备,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识别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耦合性等特点。它一般集中在电力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的典型产品。具体来说,智能控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机器人运动姿态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它可以与精确计算相结合,掌握和规划它的动作路线,并附带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对于复杂的信息处理更加智能化,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机器人视觉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技术连接,通过自带的传感器感知周围事物,避开障碍物,使动作更加协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还表现为通过专家建模、运动控制等机器人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
        2.5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
        交流伺服系统是控制和服务机电一体化系统质量和动态的一个环节。整个工作系统的复杂性很强,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参数量比较大,在动态参数的影响下,整个机电系统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在交流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交流电气控制和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数据模型的精度,增加了施工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简化整个工作系统,并根据具体的系统运行规律和特点选择智能控制机械。对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集成,稳定动态参数,配合数据建模,使整个交流伺服系统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能够准确、安全地运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交流伺服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调整了运行的动态指标,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应将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朝着更适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都将依赖于现代化和科技。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吴恩来.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106-108.
        [2]黄明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J].商业故事,2017(1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