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仰鹏
山东泉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枣庄 277512
摘要: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也一直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重点。作为煤矿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推动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针对其中容易出现的水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策略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质量问题;防治策略研究
引言
在煤矿井下开采时,煤矿水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煤矿水害的发生,重则导致人员伤亡且救援十分困难,轻则导致巷道泥泞,设备锈蚀缩短寿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水。煤矿防治水措施主要有堵、抽和疏三种,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一方面是由于防治水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防治水技术缺乏。为此,非常有必要充分认识煤矿防治水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围绕目前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重点探讨了改善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措施。
1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融合的意义
在煤矿企业对地质构造进行勘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煤层实际承载强度进行分析,还需要详细分析煤层与水层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有效预测透水情况发生的概率,有效规避相应的事故。因为煤矿防治水工作与地质勘查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将防治水工作融合到地质勘查和研究中,可以及时了解煤矿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以便及时预测出暴雨等天气,做好采矿区内地表水的监测和处理,避免地表水大量积聚最终涌入矿井引发水害事故的情况发生,保障煤矿开采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由此可见,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将这两者融合到一起,可以有效预测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煤矿开采作业效率的提升及其安全性的保障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煤矿开采行业良好发展。
2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管理分析
2.1煤矿防治水的电磁类勘探技术
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我国一些中小型的煤矿企业应运而生,相比较于其他两种技术,因为电磁类勘探技术不会对地表情况有着极高的标准,进而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是目前中小型煤矿企业比较重要的原因。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可以看出,电磁类勘探技术比较适合应用在沙漠以及山区等情况当中,在能够很好防止水灾问题出现的同时,保证企业顺利生产工作的进行。在企业应用电磁类勘探技术时,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做好各个细节部分的监管工作,提前制定好合理的测量流程,不管是测量现场还是周边区域,都应该明确的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记录工作,特别是像核心的区域,更应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标记工作,保证标识处于显眼的位置上,而对于一些没有用处的标识,工作人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定好了导线点的应用数据,此时就需要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到测量人员的手中,避免后期影响电位准确性设置。
2.2重视地质调查,做好防范措施
前期的地质探测工作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水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负责人员要重视地质勘测的实际质量,了解煤炭所在区域周围的地质状态和水文环境,分析现有的地质灾害会对煤炭开采造成何种影响,从而在煤矿的生产中得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水害措施,负责人员也要及时的进行技术更新,以便对煤矿水害因素进行有效规整,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对水害的预防与治理。
2.3排水自动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煤矿排水的自动化,可以利用闸阀开合控制、排水参数自动监控、远程传输、水泵故障自动诊断等,构建水泵自动控制系统。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当水仓水位过高时,自动停止水泵,反之启动水泵;根据水位级别来自动控制需要开启多少水泵;自动控制水泵之间的交替使用,防止机器长时间持续使用出现损耗;根据水泵各项参数判断水泵的运行状态。
利用工业控制技术和现代软件技术,提高了煤矿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做好防治水管理工作
很多时候,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开展与煤矿管理有很大关系,严格管理是防治煤矿水害的关键。应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探放水队伍。在施工时,要对可能出现的水害做好实地勘探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害预测和预报机制。要将防治水的责任划分到个人,以加快防治水有关措施的实施。要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不论出现何种透水预兆都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工作。采取边探边掘的方法,提前预设安全距离,发现有危险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5煤矿防治水的三维地震探测技术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在我国煤矿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其中所开展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也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关注。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况下,企业全面的引进了一系列的地测防治水技术及其设备。但是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地域环境,再加上不同地区差异性的地质条件,这些都决定了地质构造的特殊性,目前在企业实施开采环境勘探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依靠该种技术手段,能够详细的做好现场地质水文条件的勘查工作。通过现实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有着较低地势的地区,为了能够达到高效开采的效果,往往就是借助了三维地震探测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观察可以看出,最终获取到了极高精确性的探测结果。除此之外,像一些新的开采地区,没有进行过开采,然而因为应用了三维地震探测技术,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开采结果。总之,作为一项对地下煤层弹性数据进行调查的技术,三维地震探测模式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关注,不光是我国的煤矿行业领域,天然气乃至石油等资源的探测工作,三维地震探测技术也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应用效果。
2.6微震监测技术
微震监测技术主要用于地质、水文地质的解释,它利用了检波器来实现对微地震波信息的分析,比如时间、位置、能量等。其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常用于研究微震事件,监测底板破坏深度、注浆浆液扩散范围及路径。微震监测系统包含了多个传感器,以及监测分站、隔爆电源、微地震信息处理主机等。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震源定位、信号初至拾取,例如采用遗传算法模拟地震事件,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位和震源深度。
2.7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如果想要确保防治水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各项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贯彻,让每一位员工都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开采过程中重视安全性原则的首要保障,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和应对策略。
结语
煤矿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水害所引发灾害的破坏力增加。因此,必须做好煤矿的防治水工作。目前,中国煤矿防治水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对煤矿水害认识不足、水文地质资料不精确及防治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严重威胁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煤矿企业应重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完善煤矿防治水理论及做好防治水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防治水成功的可能性。研究可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亚民.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主要存在问题及对策[J].煤矿现代化,2020(04):197-199.
[2]高鹏.试析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J].当代化工研究,2020(04):16-17.
[3]张震.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的结合[J].当代化工研究,2019(05):42-43.
[4]王晓彪.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44(01):60-61.
[5]侯海平.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4):138-13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