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   作者:郑剑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城市乡镇的发展越来越好,进行经济建设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与开发。
        郑剑
        海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 海盐 314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城市乡镇的发展越来越好,进行经济建设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与开发。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迫切,但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有效的土地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基础,通过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得土地管理所需数据。只有落实好地籍测量工作,为之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高质的人力物力,我国的土地管理才能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籍测量;土地管理; 问题;应用
        引言:土地本身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而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必须要加倍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这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以便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够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首先应该了解地籍测量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土地管理的过程当中充分的运用地籍测量。
一、地籍测量概述
        在进行土地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地籍测量工作,地籍测量主要是以地籍调查为主要的依据,同时以土地的所有权为调查的基础,采用测绘工程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手段,从不同角度进行更加精准的测量,使得界限等各种数据能够更加精准的记录。同时要进一步的计算土地的面积,然后绘制更加精准的地籍图,为土地的登记以及时间等各个环节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测量技术的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地籍测量技术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导致地籍测量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地籍测量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及时的更新一些新建标的物,这也就导致地籍测量存在着一定的不精确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影响,使得在地籍测量的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现象,进而降低了地籍测量的准确性,最终导致数据出现偏差影响到土地规划使用以及社会的发展。
        2、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测量人员作为地籍测量的重要支撑力量,其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很多地籍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掌握了完善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所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就导致了误差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测量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具备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提高其综合素质,最大限度的确保地籍测量的精确性,更好的为接下来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3、地籍内容存在失真、不完整的情况
        地籍管理较为系统,其建立和完善工作也比较精细。但是我国地籍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无法依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通常,地籍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基本上是由一线工作人员在外测量获得的,其巨大的工作量,恶劣的工作环境难免会造成测量和调查工作的失真。
        4、缺乏地籍测量监督制度
        在土地管理工作当中,地籍测量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想更好的确保土地管理工作质量,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地籍测量监督制度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当前缺乏完善的地籍测量监督制度,进而导致在实际的地籍测量工作当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操作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下来的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

基于此,我们就应加快构建一套完善的、规范的土地测量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出相关监管部门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确保土地管理的实效性,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土地管理中地籍测量的运用
        1、“3S”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在地籍控制测量中运用3S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且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用一系列的数字化设备,能够获取到更为精确的坐标数据,有效的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全面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而且GPS具有覆盖范围大的特点,在实际控制测量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大量控制点的设置,通过将GPS-RTK与测图软件相结合,即可以将从卫星上测得的数据快速传输到机器上,并运用测图软件根据实时数据来自动绘制成图,具有成图快及高效性的特点。但由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卫星信号无法全面覆盖,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GPS-RTK接收机与全站仪和掌上电脑、测图软件有效的进行结合,实现对功能的进一步优化,以此来获取到一些无法测量地区的相关数据。另外,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接受不到信号的地区,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以此来获取到完整的地籍图。
        2、内业数据的处理
        地籍测量周期是较长的,再加上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也就需要相关的测量人员能够认真的对待所获取到的每一份数据,并及时的对所获取到的内业数据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出现拖延的现象。与此同时,我们在实际的处理过程当中,还应积极的应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及测绘软件,并充分的结合数据,制作成图,同时也要做好对数据的存储以及备份,避免出现丢失。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核对数据的时候,应保持严谨的态度,针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测量点,做好误差计算工作,切实提高数据以及测绘图的准确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制作居民地籍垣册
        地籍图的绘制要把建筑物的大小和占地的状况进行详细的描绘,从而确保图纸的有效性。进行地籍采集时,要对土地的基础和地面上的各种建筑物进行详细的采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进行采集,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和采集工作要求进行数据收集。例如:非永久性的建筑的数据就不需要进行采集,但是如果有大面积的雨棚和台阶就需要进行采数据的残疾;建筑物当中比较细致的部位,在采集是就不需要进行测量了,对建筑内部单重小于6平米的房间或者单独的小门楼也不需进行数据的采集;局面的卫生间和牲畜房的数据是需要进行采集的,并且如果有固定的长久使用的垃圾台这些数据也是需要采集的;机关企业单位和住宅区域中只要是属于正规规划的并且面积大于6平米的停车棚都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在对二层以上的楼房进行数据的采集的时候,还要将楼房的结构和层数进行详细的标注。
        4、在土地勘测及位置界定中的应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测量涉及范围比较大,虽然目前测绘工作主要的作用是进行土地的管理和规划,但是死在土地勘测和位置界定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土地勘测和位置的界定也就是所说的测绘工作人员根据土地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面积的测量,对于土地勘测和位置的测绘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外业的调查、信息的整理和汇总、信息数据的储存等。例如在进行土地界定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定位系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多个方面进行数据的获取,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测量的准确度,最大程度发挥测绘工程的作用,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方便,也能够有效地保障测绘质量。
四、结束语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途径。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土地数据信息的获得方式。在地籍测量过程当中,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基础地籍数据为基础,向上层逐渐形成高级的土地测量数据。地籍测量作为管理土地资源的基础,还要从土地的划分、使用等层面进行应用,将地籍测量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土地管理系统方式,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来保证地籍测量数据具备更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彩霞.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108.
[2]李修振.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04):246.
[3]滕丽颖.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6):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