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   作者:杨华
[导读] 2020年,国家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杨华
        中电内蒙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2020年,国家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实现网络+数字+智能的基建产业融合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就电力企业而言,通过技术与业务管理手段融合创新,优化基建工程资源配置、数据协同共享、风险控制,推动传统基建工程转型升级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基建;信息匹配
        1电力基建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1.1基础数据获取
        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电力基建工程正式进行的整个过程当中。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所记录下的一些数据。(2)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数据。为了使得数据分析工作进行得更加合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横向以及纵向处理。所谓的横向对比实际上指的就是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化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所得到的数据产生交叉重叠时,要对这两类数据的精度进行有效分析。只有那些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才可以将其应用于后续的核算工作.而对于一些不存在重叠范围的数据获取而言,相关工作人员要保证这些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精度,从而防有效防止后续系统所发出的一系列控制指令和电力机械系统的实际需求从误差过大。在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所有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整合到已经建立完成的数学模型中。通过该模型的合理利用,对当前整个基建工程开展的实际进度流程以及落实水平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并且以此为标准对后续的相关管理项目进行有效落实。
        1.2现场信息匹配
        在现场信息匹配工作正式进行的过程当中,更加习惯于通过合理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指令加以有效利用。要想使该项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就需要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需求合理利用信息化系统使其各项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只有通过这些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够保障系统在经过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之后所发出的管理指令和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的实际需求相互符合。在正式匹配中,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各项高新技术对收集到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并且根据数据分析的最终结果对后续管理项目进行有效落实。如在对工程完成的期限以及对工程在实际进行中所耗费的成本进行管理时,要对这两者在实际进行时所具有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以此为标准对指令进行有效规范。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基建领域中的应用
        2.1数据收集系统
        在对数据收集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为了使其作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需要将当前研发出来的一些新技术应用在构建工作中。比如通过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进一步开发出适用于现场监管人员以及经理人员的信息录入系统。

通过各类设备的有效使用可以及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向管理人员发出数据记录的详细要求,并且根据工程记录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有效上传。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后期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进一步使工程中所产生的所有参数的录入以及分析工作。除此之外,数据录入系统在使用中还可以通过这一些智能化技术作用的正常发挥,自动化完成对各类数据的收集工作。例如,信息化系统中的设备建材信息、储存系统的运行信息以及投入人员的成本信息等等。通过合理的方法将这些信息归纳到同一个调控框架下,可以使最终方案变得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2.2数据整理系统
        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整理系统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不同网络内部以及施工现场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以及分析。这些工作将会为后续各项工作的进行铺平道路。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各项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快速找到项目中所产生的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且在对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快速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施工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2.3指令发布系统
        要想使通信系统的作用能够更加全面地发挥出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在对系统进行整体建设中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些特具有特殊属性的通信渠道。出于安全考虑,该通信渠道为一部分人专门使用。为了保证通信质量,需要将该渠道的初始端口作为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发射端口。而信号的发射终端则是工作人员的具体指令。对于一些和控制有着密切联系的指令,在对其进行传输时,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设备对其进行有效接收,从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有传输中的信号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按照新的情况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优化。而对于一些和指令接收内容相关的电子设备来说,在其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借助当前已经开发出来的各项专用设备完成对各种指令信息显示工作。
        2.4精度保持系统
        对于精度保持系统来说,在人们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使用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可以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对同一个管理节点内产生的多个数据进行有效获取以及即时记录。当这些相关工作内容全部完成之后,可以利用云技术的强大功能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及全面的管理。例如,对于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所记录下来的一些数据,如果通过云计算发现某一项数据和其他各项数据的平均值有很大的差别,则需要及时将该参数进行剔除。然后才可以对后续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保证最终产生数据的精确度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3结语
        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整体框架进行建设,包括合理应用数据获取装置以及数据获取技术等。要想使得这些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实际应用,需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大专业设备以及数据模型的应用力度,以此来对各个数据进行有效的应用,最终保障获取的数据处理精度可以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斌,张皓维,崔萌萌.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基建现场安全管控系统[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0,36(09):30-36.
        [2]郭潇潇.基于智能评审的项目梳理及可研评审规则建立[J].电力与能源,2020,41(03):381-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