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尔荪古丽·萨乌提
伽师县水管总站,新疆 8443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对水利工程加强建设和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方面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比重。水利具有防汛抗旱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保障农作物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而这对于农民创收及农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水利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利;防汛抗旱;水文预报;对策
1水利工程与水文预报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降低干旱、洪涝的危害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极易出现干旱或洪涝现象,而这对于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具体的气候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理举措,其中水利工程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水利工程在发生洪涝时可以及时排洪,在发生干旱时又能将积蓄的水用于浇灌,从而能够将干旱、洪涝的危害降到最低。
1.2调控水量的空间分布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将河道、湖泊、水渠中的水集中起来,输送到距离较远的当中,保障农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异地运输,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满足缺水地区农业浇灌及牲畜饮水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3实现节水灌溉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极易受天气因素的制约,干旱时无法及时灌溉,洪涝时无法及时排水,雨水多发时灌溉频繁,雨水较少时则无法浇灌,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而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对水资源加以合理调配,而这对于节水灌溉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2水利管理存在的不足
2.1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产权模糊、责任不明的问题。虽然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隶属于乡镇水利服务站管理,乡镇水利服务站会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导致水利工程极易出现问题故障,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
2.2基础设施落后
要想推动农业发展,必须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水利措施的防汛抗旱功能。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对水利建设日益重视起来,并且意识到水利设备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水利设备应用时间已久,普遍存在老化问题,从而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
3水利工程与水文预报在防汛抗旱中的对策
3.1采用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水资源运输占有很大比重,只有做好防渗水工作,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切实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已往的水利工程中,农户通常采用挖土成渠的方式进行引水,这种引水方式由于未对沟渠采取防渗水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引入的水只占总引水量的60。因此,在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渗水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水资源浪费。当前常用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运用水泥及石块进行修建;另一种是运用聚苯二烯泡沫塑料板修建。前一种修建成本较低,后一种防渗水效果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防冻作用。
3.2加大防洪涝管理力度
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注重洪涝处理工程。相关部门在对洪涝处理工程的重要性认定时,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而是更多地从要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这是因为洪涝处理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设施的范畴,会对农业生产及人民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防洪排涝工程加强重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洪涝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帮助农业实现稳产、高产。健全完善气象、地震、水务、自然资源、供电、供水、交通和通信等部门的灾害风险预测预警、抗灾救灾管理等信息共享系统,提高应对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建设一批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素质专业救援队伍,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救援能力和水平。
3.3建立防汛防旱信息服务系统
数字地图基于“水利一张图”。结合实际情况,显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定位、测量等基本GIS功能。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行政区基本信息、监测站基本信息、水系基本信息、涝灾害危险点基本信息。水雨情信息。实时显示各雨量监测站早上8时以来(可自定义)降雨量;实时显示各站当前水位、流量、水位变化趋势、超警戒、保证情况等,并根据设定的条件显示预警相关信息。将湖泊湖荡、重要闸站、河道等监控点采集到的实时视频画面回传至平台统一监管并展示。系统能够提供气象、水文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接入,如雷达回拨、卫星云图等。管理员可将应急预案上传至本系统,可在系统中利用第三方浏览组件直接预览Word、Excel、jpg等通用格式的文件。管理员可在此发布防洪抗旱,现场排查任务信息,任务负责人可查询项目细化的任务完成情况。支持在一个屏幕上完成一站式操作,界面简洁,操作性好,易于使用。防汛组织架构管理可通过本功能在系统录入人员姓名、性别、职位、所属部门、联系方式等信息,创建防汛组织架构。预警演练用于水位监测点的排涝演练,告知演练者各监测点需提供巡逻人数、所需应急物资数、防汛责任人等信息。泵站自动主要泵站涉及的水位、雨情、环境图像、设备信息等相关数据采集。
3.4完善预警分析发布系统
防汛预报预警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技术含量很高目标,需要一支专业型人才队伍统筹运行与维护。因此,构建防汛信息化技术人员稳定队伍,加强选拔和日常培训,使其能够始终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能,从而不断提升防汛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为防汛预报预警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进一步提升防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防汛信息展播、视频会议会商等系统。进一步拓展业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业务管理、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加强数字化处理能力。
(1)基础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基本情况、监测站基本情况、历史灾害情况、工情信息查询服务。
(2)水雨情监测查询。水雨情监测查询主要用于实时监视水雨情状况,查询统计水雨情信息。
(3)气象自然资源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实时天气预报、实时雨量信息、实时历史台风路径、实时卫星云图等气象信息,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基本信息及监测信息。
(4)预警发布服务。系统对所有监测站实时雨量、实时水位进行分析,根据预警模型指标决定预警等级,预警分为两个阶段:内部预警(对防汛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和外部预警(对社会公众)。
(5)应急响应服务。根据预警结果及信息发布情况,各相关部门要启动相应的响应预案。系统跟踪响应执行情况,直到响应结束。
(6)系统管理。此功能完成用户登录,不同的身份会有不能的功能权限。登录的过程验证用户名与密码,同时判断用户的角色,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具有防汛抗旱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保障农作物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加强重视,通过采用渠道防渗水技术、加大防洪排涝工程力度等举措,使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切实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东辽河上游水利工程对水文预报影响的探讨[J].范世红,张红伟.农业与技术.2013(03)
[2]水文预报技术在防洪中的应用[J].强建明.山西农经.2020(11)
[3]水文预报方法与策略研究[J].郭克伦,贾华杰.民营科技.2018(03)
[4]中国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探究[J].陈育红.科技传播.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