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法宇
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对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改进,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以满足我国建筑业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结构施工的具体施工中,往往会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如果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工程单位应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细化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行业稳定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业的有序化发展。
1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结构裂缝在建筑工程中出现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1)通过对建筑结构裂缝的分析,大部分裂缝出现在竖向结构中,且竖向结构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裂缝可以发现裂缝中间部分的宽度较大,并沿结构四周延伸,无法把握裂缝末端的位置。(2)一般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mm。结构裂缝出现在墙体中部,墙体两端裂缝的产生较少。(3)造成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拆除模板,增加了结构裂缝发生的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温度的影响。(4)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处理,会增加裂缝的危害性。如果裂缝数量继续增加,就会沿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的质量安全。⑤在墙体裂缝的补救处理中,很容易产生漏水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太严重。
2引发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
2.1温度原因
根据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特点,在温度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热胀冷缩的问题。首先,根据建筑房屋结构的特点,其存在着整体结构偏大的问题,当建筑结构受到周边温度的影响,会增加整个结构的膨胀压力,使结构在压力强度的影响下,出现建筑结构裂缝。其次,由于房屋结构的内部温度较高,在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会增加外部压力,使建筑结构引发裂缝,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2.2混凝土选材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和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当材料的质量性能不达标时,就会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存在着大量身份不明、缺乏检测报告的材料。在施工中,如果使用上述材料,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在各种建筑材料、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中都会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当材料配置不合理时,就会造成结构裂缝。在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标准要求配置材料,导致水灰比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在标准要求下,水分与水泥的比例应控制为1:4左右,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水泥可适当添加,但总添加量必须小于35%。水泥材料发生水化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水,导致材料内部出现更多的水泡,降低混凝土的阻力。当受到重力的影响时,材料内部的气泡数量会不断增加,这时候就会产生结构裂缝。
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3.1设计混凝土结构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审查,可以引导施工人员按照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增强各阶段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将工程项目的结构平衡作为重点,根据整个建筑项目的需求,细化建筑项目的力学结构,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第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审查中,审查人员应该按照项目设计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受力结构等,对各个工程环节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筑方案的模拟以及承载力的确定等,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需求。
3.2进一步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
通常,设计图纸实际具体养护时间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浇注施工结束后的12个小时内,一定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养护方案实施相应的养护,使混凝土的质量完全保证。(1)注重保温保湿保养,从而进一步提高保养效果。保温工作是首先需要注意的养护工作,应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保温,尽可能使用更科学和可行的防晒手段,从根本上避免内外温差太大,导致结构性裂缝。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科学合理施工,使用草席,塑料和其他相关材料实施养护,杜绝人为干预和破坏导致混凝土损伤,需要管理人员分配,确保保温效果能够充分提升,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条件,进而避免建筑工程结构出现裂缝。(2)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时间,如果是普通水泥,要保证其养护时间不能少于一周。同时,如果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和矿物质等物质,对于这样的混凝土,要尽量延长养护时间,大约在两周以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时间的安排,以充分避免出现问题,进一步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性能。
3.3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在材料进入之前,必须对材料的龄期和吸水率进行测试。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措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意释放温度应力,增加核心柱、结构柱的数量,增加水平拉紧力。另外,合理选择加固方法,以控制温度应力,避免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加强对裂缝的控制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施工规范和管理制度,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控制结构裂缝的发生,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1)水泥灌浆法。通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出水泥灌浆可以有效地加固砌体裂缝。压力注浆和重力注浆是常用的注浆方法。裂缝修复后,墙体的强度可显著提高。2)用钢网水泥砂浆加固。当墙体承载能力不好时,应加强。在处理作业中,除去钢筋砖墙的表面涂层,再喷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3)增加预应力支柱。当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预应力支撑法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以提高施工项目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是当前对于建筑安全质量保证的一项重大工程,这既关系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又与人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通过一些处理技术来避免结构裂缝的产生或裂缝产生以后应该怎样修补,把危险降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丙垒,徐智丹,徐可.FQY防水系统解决方案在住宅建筑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11).
[2]鄢栋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途径[J].大众标准化,2020(7).
[3]肖开军.纤维增强塑料在建筑桥梁结构裂缝修复中的应用——评《实用工程塑料手册》[J].热固性树脂,20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