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   作者:曾康,邓跃云
[导读] 在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分析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
        曾康,邓跃云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在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分析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渐实现脱钩,实现了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农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农业已经成为继工业之后碳排放第二大行业[1]。在此背景下推进低碳农业发展已刻不容缓,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脱钩效应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相关部门在农业碳减排所做努力的效果,进而提出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制定低碳农业有效发展政策。
        现有关于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研究较少,史常亮等[2]运用Tapio模型和Kaya恒等式对1980-2012年中国农业能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庞容等[3]结合农业碳源、碳汇双重特征,通过构建脱钩指数模型来衡量区域农业净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陶爱祥[4]从农业生产投入要素视角,运用脱钩指数评价江苏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现有的文献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在测算2007-2016年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Tapio指数来衡量农业能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1.1.1农业能耗碳排放测算
        因此本文选取煤炭、汽油、石油、电能四种常用农业能源为测算对象。根据2006年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碳排放测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1.1.2 Tapio脱钩弹性指数
        Tapio脱钩弹性指数通过弹性概念对变量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其计算不受变量纲的影响,是较常被用于脱钩评价的指标。本文在Tapio脱钩指数的一般形式[6]的基础上定义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指数表达式为:
    
       
1.2数据来源
        选取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测算所需的煤炭、汽油、柴油、电能实物消耗量来源于历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能源平衡表》,农业总产值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农业总产值为经过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调整为以2007年为基期的平减价值。

2.研究结果分析
2.1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及其构成分析
   根据式(1)测算出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和各类能源消耗碳排放构成情况,结果分别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变化

        由图1可知,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除了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2007-2008年下降幅度较小,环比增速为-2.62%,2012-2013年下降幅度较大,环比增速为-12.99%。主要由于在2007和2012年我国农产品供需严重失衡,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低迷,对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2008-2012年为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快速增长时期,由于此时间段长江经济带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能源投入需求增大,拉动了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2013-2016年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虽然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长速度相对较小,主要由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总体发展布局,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控制农业化石能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碳排放的增长幅度。
2.2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分析
        在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的基础上,根据前面的研究方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的Tapio脱钩弹性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3可知,除了2012-2013年由于前述农产品生产积极性降低导致农业能耗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为强负脱钩类型外,其余年份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呈现显著性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从强负脱钩到弱负脱钩再到弱脱钩以此变化的趋势。2007-2008为强负脱钩类型,2008-2010为弱负脱钩类型,2010-2016为弱脱钩类型。此变化趋势说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渐实现脱钩,变化趋势逐渐呈现反方向,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并没有随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进一步说明我国低碳农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实现了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本文在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主要得出结论为: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除了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除了2012-2013年外,其余年份长江经济带农业能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呈现显著性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从强负脱钩到弱负脱钩再到弱脱钩以此变化的趋势,说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渐实现脱钩,实现了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华,刘传江,赵晓梦.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现状及未来碳减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4):638-644.
[2]史常亮,揭昌亮,朱俊峰.中国能耗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评论,2016,7(4):116-126.
[3]庞容,吕志强,朱金盛等.基于碳循环的农业净碳排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8,22(5):253-265.
[4]陶爱峰.江苏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分析及机制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15(28):15-18.
[5]史常亮,郭焱,占鹏等.中国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36-143.
[6]田云,张俊飚,李波.湖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弹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12):1514-1519.

 作者简介:曾  康(1995—),男,江西工程学院教师,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统计。
            邓跃云(1998—),男,江西工程学院学生,江西抚州人,本科生,专业:电子商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