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   作者:吉章恒
[导读] 为贯彻执行习近平的生态文化理念,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最大程度推动我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吉章恒
        青场镇林业站     贵州 毕节,551700
        摘要:为贯彻执行习近平的生态文化理念,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最大程度推动我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以及林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加快经济发展,为此制定发展绿色理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生态环境;
        1.产业模式及其建设内容
        全区林地面积232.32万亩(包含国储林已成林面积3.17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约160万亩。我区林下经济发展具有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
        整个园区占地总面积232.32万亩(包含国储林已成林面积3.17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大约160万亩。七星关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佳等优势条件。
1.1林下种植
        我区林下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市场选择,一些优良品种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市场经验。品种主要包含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较大的天麻、中药材、食用菌等,发展林下种植7万亩,七星关区林下经济发展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究和对市场的选择,部分具有优势的种植品种,积累了许多先进技术以及市场经验。其优势品种主要包含带有地方特色、以及发展优势大的天麻、中药材、使用菌类等,园区发展整体种植工7万亩。
(1)天麻种植。该品种主要在拱拢坪林场、白马山林场、朱昌镇、田坝镇、野角乡、大河乡、青场镇、撒拉溪镇、三板桥街道、海子街镇等乡镇场进行种植,在林下发展野生天麻种植近4万亩。
(2)中药材种植。主要在整个园区各乡镇街道、拱拢坪林场及白马山林场进行种植,中药材种植主要包含天麻、黄精、石斛、冬荪、重楼、草乌等中药材,另外还种植了林粮方竹笋、发展林菜种植2万亩。
(3).食用菌种植。该菌类主要在拱拢坪林场、白马山林场等进行种植,主要种植羊肚菌等食用菌,在园区发展近1万亩。
(4).林下养鸡。在园区发展林禽经济,其主要是发展养鸡产业,在不破坏生态资源、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地区主要在田坎乡、青场镇、长春镇、龙场镇、鸭池镇、撒拉溪镇、对坡镇、清水铺镇等乡镇发展林下林禽经济,总占地林区面积3万亩、成年鸡总共150万羽。
(5)林下养蜂。主要在放珠镇、杨家湾镇、撒拉溪镇、青场镇等17个乡镇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总占地林区面积3万亩,总共养殖的蜂近3万箱。
2.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林地的使用率
        最近这几年,各个地区树木种植数量增多,致使森林所占面积也加大,为了能使林下作物能够再次进行种植,林下空闲土地资源应最大程度利用起来,这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节约林下资源,同时也能变更林下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利于提高林地的使用频率。
2.2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下资源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优势有以下两点:第一,在林下经济发展形式中,摒弃林业作物,用机械耕地来代替,不仅使得树木能够健康生长,同时也大大降低林业经济的成本投入;第二,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模式,不仅能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同时林下经济投入不到位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 .影响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缺乏典型示范企业的带动
        就目前来说,林下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其发展模式不够成熟,未完全步入正轨,没有典型模范企业进行带领,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太单一不够多样性,在市场激烈竞争中难以站稳脚跟。

当下的现状中,多数林下产业拥有的产业模式主要有两种,林禽模式和林菌模式,仅有这两种林下经济产业模式,无法达到市场多样性的标准,很大程度影响着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3.2基础设施条件差
        在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发展中,林地大多数都聚集在水库附近,但是水库附近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无论是道路方面还是用电方面来说,都存在很多不足的问题。下面以林禽模式为例子来说明,鸡、鸭、鹅这些家禽经常会分泌出排泄物,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对排泄物进行处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水源的质量,这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来说很不利。
4 .新形势下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发展
        在新时代发展下,想要林下经济产业模式更加有力发展,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就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敢于创新,进行适当改变,投身到为农民服务中去,向农民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得农民主动积极参加到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的种植中去。除此之外,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号召农民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模式化中来,为农民提供林下经济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并向农民讲述农业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5 .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5.1推进林下经济与城镇化同步发展
        将城镇化和林下经济相结合、齐发展,能够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最近这几年,随着国家城市化脚步加快,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居民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此理念及时有效落实到了城市化发展中去。就目前现状而言,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再是产业园和工业区,到处乌烟瘴气的工业区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城市绿化以及园林、森林的种植规模也逐渐增大,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不仅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居民的精神状态也随之好了起来,使得城市品质更上一层楼。
5.2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相结合
        在新时代发展下,林下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相结合已是大趋所示,同时也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收入,都选择进城打工赚钱,很多土地出现无人耕作现象。加之农民都外出打工,城乡缺少劳动力,导致大多数村办企业被迫关门,导致越来越多的土地被闲置。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正好可以将闲置和遗弃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最大程度发挥出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的功能。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偏僻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体现在地形状况比较复杂、交通不畅、人员稀少,通常情况下不适合开展工业项目,因此,林业相关单位应积极加强基地的建设,尽量种植一些能产生高效益的林业产品,推行农业更广泛发展,将农业最大程度化进行利用。
5.3建立健全林下产业的相关配套服务
        林下产业发展必须拥有一套完整体系,将其体系进行开拓,才能更加有效推进经济健康发展。首先,林业相关单位应积极鼓励农民发展各种林下产业,让农民了解林下产业的多样性,种植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种植草药、种植菌类、种植蔬菜等等,再将相关知识对农民进行详细讲解,其次,林业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开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得来说,对新时代发展下的林业经济模式 进行探讨和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经过对林下经济的意义以及产业形式进行分析,强调经济模式的重要性,林地以及林下所包含的珍贵资源才能最大程度被利用。简要阐明阻碍林下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建设不完善、缺少模范企业的指引。为此对新时代林下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有效解决方法,将城镇发展与林下经济发展相结合,齐发展共进步,只有这样,林下产业才能发挥出最大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
[1] 于小飞.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
[2] 朱莉华,何鹏力,周珲.宁夏林下经济现状分析与对策[A].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林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8.
[3] 陈裕鹏.林下经济在上海的发展与实践[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