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依再·热木巴依
吉木萨尔县荒漠植被河谷次生林管护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1700
摘要:我国在现有林业资源基础上,确定了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推动产业转型,确保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环境形势相符的林业建设目标,从而有效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与发展。通过探究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林业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林业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措施
引言
如今,城市人口数量显著增加,随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加大。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绿化工作得到重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林业生态树木移植成为关键部分。然而在实际移植中,因为没有充分掌握移植栽培技术,移植栽培完树木之后,很多树木都没有成活,造成成本极大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1我国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林业产业结构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林业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要消耗森林资源,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况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进而影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林业产业与生态虽然不是相互对立状态,但也远未达到良性互动水平,仍处于中间的过渡转化阶段;森林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度总体滞后于林业产业,二者处于低度协调阶段。由此可见,林业产业发展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维护,林业产业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统筹兼顾。
2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
2.1森林基础薄弱,生态环境建设不足
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就必须要重视扩大森林覆盖率。受其地理位置影响,处于地势低洼地,黄河入海口,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及黄河三角洲地区沙化、荒漠化的问题,导致其森林覆盖率水平不高。近几年,在土地沙化防治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2014年第5次沙化荒漠化检测表明,荒漠化土地较上期减少6.02万hm2;沙化土地较上期减少3.99万hm2。但从整体来看,其森林基础仍旧较为薄弱,且受林业用地与森林覆盖率存在矛盾,地区森林基础薄弱,难以发挥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林业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2.2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例如,新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降水量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新疆地区山地、戈壁、沙漠等地形达到新疆地区土地面积的3/4,对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此外,新疆地区大风、寒潮、冰雹、沙尘暴、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不利于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2.3林业建设水平落后
新疆地区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荒现象比较突出,阻碍了新疆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此外,由于新疆地区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缺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的考虑,使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这类盲目的建设不但对原有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还将增加林业生态环境的维护成本。
3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加大国土绿化与林木育苗培育力度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全民的生态观念,只有人们的生态观念普遍得到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才会得到良好的开展。
为此,新疆地区应大力更新居民特别是相关领导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善待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得到顺利开展。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都应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放在首位。在林业产业发展中,需要立足当前现有的森林资源,将防沙治沙、森林培育作为首要工作,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监督,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土绿化与林木育苗培育力度,将湿地保护与恢复、三网绿化、生态林场等作为林业工程发展重点,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基本原则,扩大营林造林规模,提升造林质量,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加大苹果、桃、杏等小杂果的种植推广力度,加强具有地方特色,如柽柳、白刺等优质树木种苗的繁育,丰富黄河三角洲地区营林造林的树种资源,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重视发展林业产业
林业经济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林业经济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密不可分。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林业经济产业发展势必带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反之林业生态遭破坏失衡,那么林业经济产业失去基础资源难以发展,而林业经济产业萧条势必制约林业生态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因此,政府部门应用出具先关优惠政策鼓励林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比如税收优惠、惠民补贴等,鼓励林业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发展林业经济。同时政府应该对林业种植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资金、人力或物力,为新疆地区发展林业提供便利,提高地区保护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3.3进行科学规划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新疆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并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林业建设工作,应选择适合本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树种进行林业建设,并充分考虑树种的习性、生长时间及养护难度,尽量提高树种的成活率,促进新疆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3.4完善生态补偿,加强执法监督
新疆林业生态补偿的目的是激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达到改善林业生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依赖于政府补贴。各地下一步应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碳汇交易等制度,创建多元化补偿渠道,弥补政府补偿的局限性;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补偿主体和对象;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补偿标准,真正实现补偿的激励性和生态保护性。机制的落实离不开监督,政府部门还应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增强专业性,提高执行能力,确保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加强对行业的监督检查,保障林业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林业生态环境。
3.5增强林业实力
新疆地区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林业产业的实力,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同林业建设相结合,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不断开拓林业建设的发展空间,形成林业科技、生态育种、生态旅游等众多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
结束语
林业产业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建设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科学处理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确保森林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丰富林业经济发展形式,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从而实现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张静芳,谢凤瑞.浅谈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联系[J].现代园艺,2020,43(14):11-12.
[2]张腊英.浅谈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03):70-71.
[3]白山稳.基于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思路构建分析[J].新农业,2020(07):25-27.
[4]穆晓杰.塞罕坝林业特点及生态环境建设策略[J].江西农业,2020(04):79-80.
[5]董凤梅.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0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