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悠
荆州市气象局 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 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在决策以及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过程。 公共气象服务的关键任务包括气象科技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重大事件和重大项目的专题气象服务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等。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对策
1导言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其在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png)
2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近年来,面对气候异常以及各种灾害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平县气象局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各季节、各阶段的天气特征、气象灾害特点和气象服务重点,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为便于公众获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和平县气象局不断加强气象信息服务传播渠道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获取气象信息的便利性。目前,公众可以通过缤纷微天气、微信、微博、停课铃 App 等新型渠道和电视、电台、12121 应急气象电话、网站等传统渠道获取气象服务。例如, 2019 年和平县气象局共发布《天气报告》 47 期、《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37 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7 期、《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 27 期,发布天气预警147 次,为和平县领导、防指成员、部门领导、信息员等发布气象灾害科普、消息类、趋势类等天气手机短信共 597 次, 预报预警服务短信约 300 万人次。 其中:“ 6 · 10 ”“ 6 · 12 ” 期间共发布 3 次暴雨黄色预警、 3 次暴雨橙色预警、 1 次暴雨红色预警,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3 期,滚动发布和平雨量实况信息 16 次。和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2 次,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 6 次。 和平县气象局与和平县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和平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56 期。 特别是“ 6 · 10 ”“ 6 · 12 ”持续性强降水期间, 和平县气象局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为各级、各部门的科学决策部署和积极应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平县过程面雨量全市最大,但灾情相对较小。气象服务工作得到地方党政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3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针对公共气象服务开展了诸多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阶段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3.1 公共气象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
面对和平县频发的气象灾害,政府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尚未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最大职能作用,各类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操性仍存在较大短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 这势必会导致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抗击能力下降,最终会影响气象防灾减灾的效果。
3.2 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畅通,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仍旧不够广。 特别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依旧存有空白的气象监测区域,无法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个村民手中。 若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公众不能及时获取,再准确的预警信息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
基层气象部门受到环境、 待遇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其人员的专业知识面窄以及专业能力仍较低,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尤其缺乏。 主要原因:首先,很多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人员非专业出身而且为兼职,专业技能不高,影响了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水平;其次,基层工作条件、待遇相对较差,发展空间有限,很难吸引到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最后,由于公共气象服务涉及越来越多的学科, 基层复合型人才缺乏或能力不强,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公共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4公共气象服务对策
4.1 积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 预报以及预警服务工作,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加强预报气象灾害天气影响技术的研究,提高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安全性,促进精准靶向发布能力的提升,强化预报预警发布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2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气象精准服务的品牌建设,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增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高农村地区高影响天气的精细预报水平,并增强发布农村地区恶劣天气预警的能力。 探索建立“互联网 + 气象 + 农业”的智能服务平台,为农业种养殖大户提供直接的、点对点的精准精细气象服务。
4.3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围绕暴雨、洪涝、台风、雷暴、低温等常见的天气现象,依托主流媒体和各种渠道积极向社会大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针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切实增强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开展气象科普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普及极端灾害性天气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4.4 加强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
专业的高素质气象人才能够大大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这对于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应注重和加大对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基层单位应继续优化人才管理环境,不断提高人才配备以及管理水平。 凭借优渥的福利待遇等来吸纳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公共气象服务队伍。此外,还需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手机 App 和各种培训班等,培养工作人员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确保公共气象服务事业的顺利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气象服务在气象防灾减灾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基层气象台站在公共气象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基层气象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并且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靳彦君.简析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3):250.
[2]宁宁.新形势下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38(24):233+235.
[3]路淑文.基于SWOT的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26):74-75.
[4]郭红艳,马丽,侯玉环.新常态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307+309.
[5]杨惜春,马新建,林杰星.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内蒙古气象,2012(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