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262737
【摘要】随着我国供电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升级,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也逐渐得到保障,通过合理地电力分配,我们可以保障绝大多数用户的安全、稳定用电。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的基准控制和调整依然需要技术上的提升。无功补偿是为了提高供电效率、降低电能损失,它是一项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解决供电不稳定、合理分配用电的技术,将在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填补我国供电系统的漏洞。本文通过分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推广及实施,探究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先进性及局限性。
【关键词】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电力自动化
0引言
随着我国供电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用电数量的不断攀升,按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20年我国全社会发电量大到7.42万亿度电,同比增长2.7%,城镇居民直接用电量,增长了6.9%,总量提升至10949亿度电,这种巨大的需要,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好地保障。在电力供应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影响电力供应、不利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由于供电设施运行过程中,供电系统的元器件会由于电流的通过而产生磁场,该磁场的产生导致损耗功率。产生无功的电力系统将在电路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电流,从而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转和增加供电压力。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大力推广和研究,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系统。以该技术为基础研发的电路元件,可以在接入电路的过程中,起到抵消无功电流的作用 [1],具有电流平衡、降低设施损耗等多方面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功补偿技术智能化是电力供应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这一技术将大量减少电力损耗,提高电力运输效率。
1.无功补偿在电力自动化中的作用
为了减少电力系统产生的损耗功率,我们利用智能无功补偿设施来消除这一损耗功率,从而达到抵消电力损耗的目的。通过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我们可以降低基波损耗功率、感性损耗功率和谐波损耗功率等对电路系统的影响[2]。不同的电力供应设施的类型产生的损耗功率也不尽相同,在高压供电系统中经常会有对称性电压电流的现象,利用合适的智能无功补偿技术能够控制电力系统中设施的容量和功率的损耗,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容易受到供电设施的影响,由于电流的产生在供电设施中会形成电磁感应,然而供电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变压器是通过电磁感应来改变电压,因此损耗功率会对电力设施产生较大的影响。供电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电阻抗、电容器等元器件的影响,会产生谐波损耗功率,进一步引发电力损耗,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谐波损耗功率造成的电力损耗。损耗功率会降低电力运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对电网电压的科学管理与分配,调节供电设施的功率因素,从而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力运输的高效性。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通过稳定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传输速率,提高供电设施的功率因素,从而降低电力系统的电压损耗[3],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不改变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数量的前提下,通过装备智能无功补偿技术设施可以减少变压器的安装数量,减少成本的投入,从而进一步增强电网设施的性价比。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供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进而提高了电网运输效率,减少国家的费用支出。
2.高效率应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
2.1选择合适的智能无功补偿技术设施
由于电网运输过程中的电力损耗与电力设施功率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智能无功补偿装置时要根据每个地方不同的供电设施来综合考虑。并且在无功补偿过程中的要求不一样,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智能无功补偿设施。在选择智能无功补偿设施的时候应当以分散补偿的补偿方式为主,并且根据电力设施的特点合理选择高压补偿和低压补偿的补偿方式。同时采取合适的动态补偿技术和固定补偿技术,从而减少智能无功补偿设施的前期投入,完成供电系统的逐步升级。
2.2选择合适的投切开关和补偿控制器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同的投切开关会产生不同的电力补偿效果。投切开关主要有固态继电器、智能一体化开关和电容器开关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开关,比如噪声、运力、反应速度和采购成本等关键的影响因素。不同的补偿控制器有不同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智能补偿设施的作用,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补偿控制器。功率因素型控制器操作简单、方便,但经常容易出现振荡的问题,最终导致该类型补偿控制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另一种损耗功率型补偿控制器应用效果好、稳定性高,并且具有自我检测和保护的功能,缺点是价格较贵,寿命较短。因此选择何种补偿控制器,既要综合考虑成本、功效的因素,也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与更换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供电效率。
2.3计算机在无功补偿技术中的辅助作用
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来控制电压限制条件,通过对系统采用过压和限压保护使电路中的电压得到强化,减少因为电压大幅度变化引起的损耗功率现象。并且利用高精度、稳定性强的计算机系统来精确控制电压切换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电路中损耗功率产生的概率,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损耗功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电能的损耗,提高智能无功补偿设施的电力控制效率。
4小结
综上所述,电力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电能损耗和用电亏空等一系列现象,如何通过智能无功补偿技术控制电能损耗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当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硬件、元器件等生产过程自主化和智能化,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能力已经逐步提升。尤其我国空间跨度长、人口分布广,用电数量多,通过智能设施和技术可以降低长时空距离电力输送的损耗,节省电力资源给急需用电的地区,实现供电智能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尹荣侠.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8):169-170.
[2]陈红刚,吴南群,潘忠潮.电力自动化中的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1):32-33.
[3]肖继忠,赵军.电力自动化中智能无功偿的应用探析[J].信息通信,2020(0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