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实践及理论思考的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周 琪 方 盈 李 星 彭旭萱 指导老师:陆 音
[导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实践及理论思考的研究关注社会热点,契合了当前的学术需求,
        周 琪  方 盈  李 星  彭旭萱  指导老师:陆 音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 330063
        摘 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实践及理论思考的研究关注社会热点,契合了当前的学术需求,着重从应急管理的有效实践出发并辅以理论思考的研究,借鉴前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积累的经验教训,同时学习西方发达地区高校的先进经验并融入中国地方高校的实际,结合当前疫情新形势下的各大高校应急管理实践,提出更加创新和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促进高校突发事件理论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实践  南昌航空大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的扩招,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壮大,又由于高校学生群居环境密集,空间相对集中,群体活动较大,学生缺乏相关防范知识等原因,学校存在着发生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虽然一直以来,高校的公共卫生安全及其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处置能力建设,始终都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并且经过长期建设,我国高校基本已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预案),但其完整程度与有效性依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加强和妥善处理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及成因分析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这是援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定义,而廖文科学者对此条定义进行了更加专门的概念说明和分类,他指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自然灾害,另一种是事故灾害。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因较之两种的基础上还多出了三种,分别是相关主体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强、措施不够到位、资源配备不够充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随着近年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多,公共卫生应急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各国的相关的学术界都在这个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体系主要形成纵向三级对应体系,建立了“国家—州—地方”的联动机制,进行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系统、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和地方城市医疗应对系统为主体,形成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性应急网络【1】。日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起源颇久,1998年日本政府在内阁官房新增了由首相任命的内阁危机管理总监,并设立危机管理中心。内阁首相是危机管理的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并通过安全保障会议、内阁会议、中央防灾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政府会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2】。总的来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很详尽,具有起步早、层次高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能很好的应对一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相关方面的研究基本是处于空白状态。

自从2003年我国出现“非典”以后,各级政府重视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研究,并且进行了相关应急措施管理方法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并且也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从而使我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并且使其应急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国内的各大高校都有进行相关的实践,应急管理实践愈发成熟。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得突然,处置难度较大,加上其他的主客观因素,这导致了我国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根据以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的措施进行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1.相关人员在此方面安全意识淡薄。高校领导、职能部门、师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识受固有的经验影响,更着重于事后处理以及被动组织,尚未认识到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个学校内外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互动网络。
        2.应急管理保障不足。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物资、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建设等有明确的要求,但部分高校在校医务室或医院的建设中,仍有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设备老化、医疗室设置不合理等相关问题。
        3.预防监测机制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没有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日常的公共卫生状况、学生身体状况监测不到,公共卫生危机信息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存在渠道不通畅的问题,难以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统计表明,有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没有应急预案相比,可以将突发事件的危害和损失降低6%左右。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部分高校还存在不完善问题。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应急组织管理机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临时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这一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应对。
五、针对应急管理相关问题的完善措施-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1.落实相关教育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置,能最大化的减少对师生人生安全的威胁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这需要学校上上下下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官网利用相关渠道进行宣传,如官网、公众号发表相关文章,组织应急演练活动等落实相关教育宣传。
        2.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严格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物资、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在校医务室或医院的建设中,设立专项医疗资金,定期检查更换医疗设备,合理规划医疗室设置等相关问题。
        3.健全预防监测机制。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测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有序安排,建立合理的公共卫生事件层级上报和处理制度,定期监测预警系统的良好运行,做到及时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隐患。
        4.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具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预案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各类事件的应急方案,具体细分内容,在决策部门、组织部门、预防措施、救治措施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划。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培养专门的应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人才体系,让多方力量联动参与。
六、结论
        本项目从共性出发,分析目前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成因及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掌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再从特性着手,更系统地总结出相关问题的完善措施。呼应当今社会热点,契合目前研究需求,结合当前疫情新形势下的各大高校应急管理实践,由南昌航空大学为例,进行更具有特性地调查研究,在微观上着手,提出更加创新和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促进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tangaolus,《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个人图书馆(环境·医卫)
[2]季英凯,《日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及启示》,中国论文网(政治论文)
[3]迟宝荣,陈立刚,SARS 引发的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 (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