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VR"建筑安全培训新模式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张庆顺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投入到建筑一线工作的人员增多
        张庆顺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投入到建筑一线工作的人员增多,但是建筑一线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建筑行业成为高危职业,所以提高建筑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互联网+VR"建筑安全培训新模式的应用研究为研究课题,对VR技术在建筑安全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VR";建筑安全;新模式;培训
        1 “互联网+VR”技术的概述
        互联网+VR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兴技术,是将互联网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由高性能图像工作站主机、VR眼镜以及区域感应器等不同的硬件设备结合相应的互联网软件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三维的虚拟场景,另使用者置于构建的模拟环境中犹如处在真实的场景中,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最近几年这项新兴的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开始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当中,其中涉及到建筑行业当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安全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建筑安全培训的效果。
2“互联网+VR”应用在建筑安全培训中的优点
        “互联网+VR”技术之所以能够被顺利的推广与接受,相对于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有以下优点,第一是通过“互联网+VR”技术所构建模拟的建筑场景逼真,可以使受训者在构建的三维场景中迅速的熟悉起来,并且可以通过仿真的互动与反馈为受训者带来真实的情景模拟,给受训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第二是“互联网+VR”体验能够使得受训者能够更加安全逼真的感受事故发生的风险,模拟各种安全事故,受训者能够直接亲身体验到如坠楼、火灾以及坍塌等频发事故,并且通过设备的互动功能直接考验受训者的事故的应变能力,不会有安全上的顾虑。第三是提前对工程的环境有真实的观察与体验,通过设备实现受训者在场景中的正产行动,可以对设置的场景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查找与考验,能够提高受训者在日常工作对危险因素的判断的敏感性与敏锐力。第四是方便培训,设置好的装备以及场景能够供多人同时重复使用,没有时间的限制,对多人的集中培训较为有利。
3 VR在建筑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3.1课件的开发
        课件的开发应该尽可能的与现实的需求相贴近,对于建筑安全培训的VR课件的开发应该配合相关的建筑专业人员进行场景的构建。首先要做的是现场的策划者提出相应的场景构建的方案,然后VR建模的技术人员根据提出的具体方案配合专业的硬件设施进行建模,最终通过专业软件的处理使得场景呈现。在场景构建成功之后开发者应该对细节添加,尽可能的使呈现效果达到最佳。课件中包括真实的施工现场,包括建筑的安全标语、施工所用的各种设备以及施工痕迹等,受训者可以置身于日常工作的场景中,并能够自由的参观走动。
3.2"互联网+VR"体验馆
        传统的建筑安全培训馆是建立简单的实物的模型,这种体验馆所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参观的时间会受到限制,能进行体验的内容也会受到场地以及人员的限制,体验效果和学习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的理想,而且在进行建设时建设的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可使用的效率低。而"互联网+VR"体验馆占地面积较小,建设周期较短,体验者能够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模拟体验,可以为体验者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场景,结合安全理论教育会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VR体验馆的主要是为模拟设备提供场所,根据所需要受训的人员设置合理的设备数量,其中最需要空间的就是互动体验区,一些有条件的培训方可以提供鸽蛋式座椅,降低面积的使用。
3.3培训人员的选择与分组
        在进行培训之前对参与培训的人员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以及癫痫等员工不能接受VR培训。

在进行培训时,根据VR模拟的眼镜的数量确定每组参与的人数,并且根据每批的参与时间估计每天的受训人数,合理的进行受训与工作的安排。在进行分组时,尽量将年龄相近的受训者分为一组,在进行VR体验时不仅要做好受训者的反映的记录,以备之后数据的分析,也要及时观察受训者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体验者身体不适,应当及时终止,保证受训的安全性。
3.4培训实施
        在进行VR安全培训前,应该配合相应的理论教育,先对受训者进行建筑安全知识的讲述,使得受训者对安全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且配合互联网进行学习。培训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要求学员打卡签到来督促学习情况,不用受到场地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并在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相关的试题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学习结束后可以进行VR体验的培训,夯实学习效果。
        在进行VR安全培训时,由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模拟器,受训者带上模拟眼镜,进入模拟虚拟场景,在场景中自由参观走动,亲身体验真实的事故发生,不仅为受训者增加相应的建筑安全知识,也在视觉以及心灵上带来真实的震慑效果,为今后的建筑作业的安全操作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准确的发现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排除。
3.5效果评价
        在培训结束之后,为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的测试题目,通过模拟器或者是答题器进行测试,考察受训者的培训效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为之后的巩固学习带来参考与帮助。总结的所有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根据总结的数据对培训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着重强调错误率较高的知识,可以达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的效果。对培训的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增加受训者的培训效果。
3.6VR建筑安全培训的注意事项
        在受训者进行体验时,会有一些坠楼、失火以及坍塌等的真实模拟,可以实现一些现实生活中受到伤害的真实体验,这些体验的真实性使得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癫痫的受训者在体验时的意外发生,所以在受训前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的调查,准确筛选出适合参加的受训人员,并且对受训者提前强调这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免意外的发生。在培训的过程中专业的模拟设备一定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防止对设备的不了解对设备造成损害。培训结束后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彻底的消毒,因为使用者较多,避免污染的发生,保证使用者的健康。
4 未来VR在建筑培训应用的发展
        虽然"互联网+VR"能够为建筑培训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但是其发展时间较短,仍有许多发展空间。在进行VR体验时,需要佩戴相应的眼镜,但是有些受训者在佩戴眼镜时会有眩晕的不适感,这是需要在设备方面改进与进步的方向。我国"互联网+VR"发展起步相对较晚,VR平台之间没有进行统一,对相应的编程、硬件没有一致的标准,第三方无法轻易介入较为混乱。在VR的交互体验中,对于体验者的动作等跟踪还不全面,无法做到更加灵活以及敏捷的动作同步,导致体验感降低。并且现存的VR体验所需要的相关的设备要求较高,设备较大,比较占用空间,在未来发展中应该精简设备的配置,降低配置的生产成本,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虽然VR在建筑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相信VR技术的在建筑培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完善。
小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建筑培训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建筑行业的安全运行,而"互联网+VR"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互联网+VR"技术应用到建筑培训中能够为受训者增加浸入式的环境体验,亲身感受到事故发生的真实场景,具有节省培训空间,增强培训效果的独特优势,为我国建筑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欣.VR技术:用虚拟场景开启学习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6-06-09(007).
[2]王萍,元黎明.基于VR技术的建筑工程体验式安全培训的SWOT分析[J]建筑安全,2018,33(6):23-26.
[3]张爱琳,王翔羽.VR技术在建筑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居舍,2019(33):198.
[4]房菁.VR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J].时代教, 2016(21):200.
[5]李峰.“互联网+”模式下基于VK技术的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7(24):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