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管理在机械加工业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张强
[导读] 机械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张强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2
        摘要:机械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对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行为安全管理在机械加工业中的应用为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安全管理在机械加工行业的重要性,指出机械加工行业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安全管理在机械加工行业的优化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行为安全管理;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在机械加工业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了第三次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机械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促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工制造企业开始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如果设备出现安全问题,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及时的修复,复杂的情况下就需要停止生产进行排查,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生产设备,无法及时发现设备的老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成本投入。总之,机械加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既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2有利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与煤矿、建筑施工等行业相比,机械加工行业的安全性会更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由于机械加工行业的重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技术越来越难,这无形之中也加大了机械加工行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或者没有正确的使用加工设备,很有可能会出现砸伤割伤等情况,这些伤害可能不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残疾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企业再加工过程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机械加工业的安全问题
2.1缺乏规范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但是安全管理标准却是由欧盟制定的,这一制定标准虽然可以最大可能的保障产品质量,但是和我国的国情不符合,给一些企业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让它们可以忽略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机械加工企业片面的追求生产速度,往往忽视安全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只是告诉员工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也没有设立安全监督岗位,无法从制度方面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2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进入机械行业的门槛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会聘用刚刚从大专院校聘用的大学生。这些学生的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短期培训以后就直接上岗,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安全隐患。还有一些高级工程师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过度的相信机械的安全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烫伤电伤等情况经常发生。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无法读懂机械的使用说明,所以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错误的使用机器,既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也会威胁到自己的健康安全。
2.3未及时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
        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也会影响产品的生产速度,更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但是企业家出于成本的考虑,不会定期更新生产设备,也不会定期的去维修和检测设备。有一些企业秉持着换不如修的理念,所以在简单的维修以后,就让这些不合格的生产设备继续工作。磨损比较严重,性能已经老化的机械设备,在正常的工作中会出现零部件松动,接触不良等情况,飞出来的零部件一旦触碰到操作人,轻则会造成砸伤,重则可能会丧命。


3.机械加工业的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命,也为了加强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工作人员操作机械提供了标准。在制度的管理之下,即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弱,也不敢公开的违背制度,只能按照使用说明正确的使用机器。
        第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表明了企业领导者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企业领导者重视安全,无形之中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想法,也会让员工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细致稳定,从根源上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实处,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机构,监督工作人员操作的全过程,只要发现安全隐患就及时进行纠正,最大可能的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
3.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因此企业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一,可以高薪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工作人员上课。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告诉工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讲述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
        第二,要让工作人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进步,可以定期让工作人员阅读有关安全的书籍,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定时进行交流与沟通,让书本知识无形之中影响大脑的思维模式。与此同时,企业领导也可以找工作人员进行单独交流,一方面是检查他们说读安全书籍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可以让他们知道领导也是非常注重安全的,潜移默化的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实践培训,让他们懂得先进技术的操作流程,规范他们使用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果情况允许,企业可以单独购买一台共实践操作的机械设备。在充分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这台设备允许工作人员错误操作,也允许发生意外情况。让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不正确操作设备带来的可怕影响,直接造成视觉冲击,更能加深工作人员的印象,更容易让工作人员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
3.3定期维修设备保障安全
        机械设备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也决定着机械产品的生产速度。有些企业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无法及时的更新机械设备,甚至无法做到及时的保养和修复,这就导致了大量不符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依然处于工作状态中,无形之中加大了不安全隐患。因此,企业不应该片面的追求生产效率,让一些不符合生产标准的设备继续运营。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不允许其他工作人员随意的更改设备的操作流程,也要让专业的人员定期检修设备,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必须立马进行修复。
结语
        综上所述,行为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械加工行业的效率,也严重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命。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企业片面的追求生产效率,忽视了安全工作的重要,导致安全问题频发,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但是,只要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定期定量的检查维修生产设备,一定会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大勇.基于安全理念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3):167-168.
[2]刘丽丽.探析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以江苏X鞋厂为例[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04):20-23.
[3]高波.基于精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3):65-66.
[4]朱道烜.机械加工工艺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21(02):69-70.
[5]孙存虎,申雪草.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