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13302619810729****
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明 显提升,对于公路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填石路基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尽管道路施工技术的成熟度较高,但因为受到地质结构、自然因素等的影响,导致填石路基施.工出现很多问题。道路是否通畅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填石路基技术又会影响道路整体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文章将从填石路基施工流程出发,对填石路基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就填实路基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填石路基;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应用
1填石路基施工的流程分析
在开展填石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做好相关资料与工具的准备工作,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一且做好了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测量放线处理,在此基础上清除掉路面的表土,使后续填石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下去。在填石处理前,还需要进行机器碾压,这样就可以顺利完成路面清理平整工作。一旦填料运抵施工现场,就可以着手开展填石工作,然后利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处理。所谓的粗平处理指的是对填料进行大致整理,使其与路基边缘的要求基本相符,然后利用人工加机械的方式对填石路基进行精平处理,这样--来就能实现填料与路基的完美贴合,紧接着通过人工的方式对道路边缘以及坡度路段进行码砌,然后操作机械进行二次碾压,一旦路面压实处理结束,整个路基填石工作就算真正完成。
2合理选择填石路基材料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条件恶劣的山区地带,此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但在山区路段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及限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填石路基施工,特别是路堤填筑施工的难度更大。对于公路路基填筑工作而言,具有高负荷、密度大的特点,导致地基承载能力会受到外力因素的重要影响,导致承载能力不.足。所以,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填石路基材料。在选择填石路基材料时,应当选择粒径较大的材料,这是由于材料粒径越大,材料间黏聚力越小,更利于路基强度与抗剪力的提升。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一旦出现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则应使用碎粒较大的碎石实施填筑,以提升填料间的嵌挤摩擦力,地基荷载能力也能随之增强,使路基整体保持稳定性,不至于出现严重的沉降现象。
3填实路基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加强对地基承载力度的控制
地基担负着承担建筑物荷载的重任,对强度与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牢固的地基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与耐久性。当前,公路地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天然地基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也就不用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另一种是人工地基,如果土层的承载能力不足,就可以考虑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通过选择石质地基,提升路基稳定性与承载力。但这种地基衔接性不足,会出现承载力不均匀的问题,往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对承载力的有效调整。在进行填石地基施工时,不同的填筑高度,会对地基承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倘若填筑高度大于10m,那么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150KPa以上;当高度介于10m-20m之间,地基承载力应当达到200KPa以上;一旦高度达到20m以上,则应在岩石基面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建设。在正式进行施工前,应先将地基清理干净,在此基础上加强地基承载力检验,保证其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如果是非岩石地基,应当事先做好路基填筑工作,并合理设置过渡层,如果地基存在较大横坡与纵坡,则应挖好台阶。
3.2地基的清理
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地基表面进行有效清理,彻底清除掉存于地基表面的腐殖土与树根草坪,并及时使用土料对洞与低洼处进行回填处理。在回填处理完成后,应当使用公路施工规范进行压实处理,如果是耕植地段,表土清除深度达到150mm以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地基类型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深层夯实法、排水固结法以及换土添层法,在选择加固措施时,应当结合地基特点与形式合理确认加固措施,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改善土质条件。如果土质为淤泥,表层较薄,就要使用--些措施,防止淤泥受到扰动。倘若地基较为松散,那么重型压实度应当达到90%以上。如果地基密实度较好,且比较均匀,就能用作持力层。如果原土达不到施工要求,应当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应当达到30em以上。
如果路基填筑高度低于80em,要保证路基压实度超过95%。
3.3路基填石工作
针对同一路段开展填石路基工作,填石材料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应当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类别归纳,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填筑形式。填筑形式主要包括交替填筑和分层填筑两种方式,如果采用的填筑形式不合理,就会导致填石路基缺乏有力依据。在初期填筑过程中,路面表面是黏土层,导致工程排水不畅,导致路基表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在确定填料标准时,尽量避免使用土方填筑的形式,如果在对同一路段同时使用土方与石头进行填筑,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对土方与石方加以混合,然后填筑在一定路段,从而达到施工技术要求。
3.4地基排水处理
如果路基填料的粒径较大,那么水分就会从路面向下渗透进人到地基内部。同时,地基附近一直存在地下水,地基就会受到雨水与地下水的冲击,如果反复浸湿,地基就会失去稳定性,路基与路面也会受到破坏。所以,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水要求,并使用砂砾石或片石加强透水层建设,高度达到30cm,从而提高路基透水性。通过透水层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拦截雨水,还能起到引排的作用,促进水量排泄与疏散,以防止路基受到破坏。
3.5边坡处理
在对边坡进行处理时,也应满足相关要求,充分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并对边坡处理形式进行合理评估,具体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先码后填或者先填后码两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坡度纵横的控制,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并合理设置伸缩缝,以有效解决基底的转换情况,从而起到明显的缓冲效果。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伸缩缝距离进行合理控制,为伸缩缝质量提供保障。在边坡处理过程中,要求所用施工材料的强度超过30MPa,避免出现分化情况,还要对石料粒径进行有效控制,不得超过30cm。
3.6施工材料的摊铺作业
在摊铺施工之前,应当再次加强对基底的检查,使基底保持平整,为后期摊铺与压实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石料进行摊铺时,应当防止路基中间存在凹陷,不利于公路排水。通常,应当适当保留之前的路拱,但必须控制在4%以内。一旦完成摊铺作业,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还应再次检查路基施工成果,并结合施工经验加强对物料摊铺厚度的控制。如果发现摊铺不均匀,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在进行摊铺施工时,如果土石混合料中含石量达到70%以上,应当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如果含石量低于70%,则可以使用推土机完成摊铺作业,并加强厚度控制,以确保填料在推移过程中距离在3m以内,使路面保持平整,使摊铺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3.7路基的压实
在对石料进行压实处理前,应对填石路基进行洒水处理,保证填充材料浸湿,以减轻岩石材料的摩擦,确保石料间的细碎土石沉降到位,使压实施工能够顺利下去。在压实施工过程中,应当使用重型振动压实工具以减小岩石间的摩擦阻力。通常情况,通过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与重锤夯击,就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振动力,为石料提供振动与位移动力,使石料间的咬合更加紧密。但是,如果选用静载光轮压路机,往往难以达到这种效果。在实际施工中,一般应选用吨位在40t的重型振动式压路机,重复进行压实,以6-8遍为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路基质量将会对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采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既能有效提升路基的夯实度,又能为公路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认真把握质量控制要求,努力做好各阶段的施工工作,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确保公路路基建设达到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苌伟涛.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21(04):116-117.
[2]李雯.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1(04):63-64.
[3]马洪忠.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33):26-27.
[4]李广建,易建新.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20(3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