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
13092919900404****
摘要:随着水环境污染状况的日益加剧,对水体环境的监测以及水体安全的及时预警响应要求极为迫切,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技术作为有效的水质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手段得到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水环境中生物监测的方法及特点,对近年来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生物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生物监测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环境;生物监测;发光细菌法
引言
伴随我国发展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改善,现阶段人们更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所以对日常饮食十分注重。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生态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水环境中污染物逐渐增多,对水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现阶段水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峻,需要尽快做出有效解决,为更有效的了解水污染状况,我国积极施展水环境监测工作。采用多种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评定,而且相关政府也给予较大的支持,不断深入研究生物检测技术,能够进一步了解水污染情况。
1生物检测的原理及其优越性
1.1生物监测的原理
主要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定,并通过生物种类和类型对环境变化来判定产生的影响。常见的检测技术有两种:①生态学方法;②毒理学方法,它们都有独特的检测方式,而且效果较为出众,作为现阶段比较有效的检测方法,在环境检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毒理学方法是将一种有毒的物质对其他进行检测,运用对比的方式,检测出生物是否带有较大的毒性以及某个环境中所含的毒性指数。生物检测方法和前者相比,生物检测方法相对比较安全和实用,能够将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体现出来,而且检测结果相对准确。现阶段运用生物监测技术相对较多,而且其效果也比较理想,主要目的是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提前找出,以防破坏生态环境。
1.2生物检测的优越性
相比理化的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拥有较大的优势,其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而且综合性较强。通常情况下,水环境受到物质的污染,并不是立即产生变化,而是有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生物检测可以观察到细节的变化。理化检测方法,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检测数据不够精准。生物检测技术能够将数据精确显示出来,而且在水环境受到破坏时,生物检测可以提前查出相应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生物检测在成本费用上相对较低,理化则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效果并不理想,生物检测在维修和保养期间,需要的设备也相对较少。
2生物检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方法的标准化
虽然生物检测能够有效显示出环境状况和污染程度,但是生物检测方法自身有一定的弊端,再加上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使得生物监测方法至今没有覆盖性的应用,而且国家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限制了生物检测技术的有效发展,其职能作为功能性的检测方法来使用。对于较大范围的检测而言,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现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较好的检测模型,但是由于我国的部分区域限制,模型评价效果并不理想。相关人士指出,应该设立一个有效指标来进行评定,评定模型才会有自身的作用,但这样就限制了监测方法的标准,使得地区之间没有可比性。
2.2监测项目和频率的选择
不同的生物会生长在不同的区域,即使是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区域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根据地区的特征和特点,生物成长和日常习惯也会有不同的反应。生物检测通常是根据生物特点来进行监测,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要考察水域特征以及水域中生物各类型和种类,而且还要采录有效的样本,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实际工作中,变化较多,可能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以及水域中生物变化,使得检测项目工作较难开展。
2.3监测结果的应用
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们对生物检测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曲解,大多数情况下,对水环境的监测只是作为一次简单的评价。生物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环境中的生物信息来确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所显示的信息是主要是展现出生物的种类、类型以及相应的变化,不只是将测试的结果显现出来。许多工作人员在监测期间只重视监测结果数据,而忽略本应该应尽的责任,进而也减小了使用的范围。污染物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光靠结果是不能有效确认,生物检测可以通过生物的反应来判定环境受到的污染情况,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生物的反应在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再出评定,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够通过细微的变化掌握到环境中问题的所在,生物检测技术是一项综合项目,需要各方面的人员搭配才能做到最佳效果。
3水生生物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3.1常用生物检测技术
①群落结构法。群落结构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或自然界某个区域内,该地区有较多的微生物和水生物,可以根据这片区域的群落结构变化来进行检测,做出有效调查,进而得知该区域水质情况。②残毒测定法。在生活环境中,许多污染物质可能会被部分生物吞噬,随后可能会大量繁衍或迁移,不过在生物自身的体内会有污染物的有毒物质,可以根据有毒物质进行检测,检测毒素的数量,进而可以得到水污染的初步状况,再测量环境中拥有这种生物的大概数量,得水环境被污染具体情况。③指示生物法。在通常情况下,水中的生物会随着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水质的污染,对生物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严重造成生物的死亡,甚至会出现生物灭绝现象。可以通过水域中生物物种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该物种的具体变化,可以得知水环境污染情况。④生物传感器测试法。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升,而且不断与其他技术融合。在生物技术方面,DNA重组技术已经有效利用在生物检测技术中,生物传感检测方法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生物在水环境的反应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信号,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检测生物的动态以及变化利用电子技术演变成信号传达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子信号对水环境做出相应评定。⑤生物检测法。污染物对生物造成影响后,会影响生物的日常习性以及生物的生理机能,可以通过观察生物的以上变化来对水的质量进行评测。
3.2微生物群落检测法
这是早期的一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到水中的一些微生物和生物变化,真菌、生物、藻类等出现频率和数量进行统计,进而得知它们的分布,再利用有效的统计与计算,得知水污染的程度。现阶段,已经有了较大变化,在如今科技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微生物群落检测法结合多种现代科技以及化学相关内容进行评定检测。现阶段的生物群落监测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有专业人士曾用微生物群落检测法对某地区的工业废水做出检测,对工业废水中的毒性作出评价,进而得知,工业废水中毒素对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工业废水长期排放的话,会使水环境的效应浓度不断提高,会使得生物群落群数不断下降,进而导致生物的大量死亡。现阶段,微生物群落检测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该检测方法,检测出群落的参数,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有效分析,进而得知生物受到水质的影响。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现阶段的技术越来越全面,而且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生物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对人类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生物检测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相关人员应该重视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充分发挥生物检测的优势,同时还应该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英,裴宗平,邓霞,梁凤焦.生物监测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2):111-114.
[2]张述伟,孔祥峰,姜源庆,吕婧,吴宁,张婧,马然,邹妍.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5,41(05);103-107.
[3]郑洪领,邹丽.生物监测及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展研究[I].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0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