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李晶晶
[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关系密切,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信息收集处理技术,将其应用于工程测量中能大大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和质量
        李晶晶
        21072419840311****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关系密切,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信息收集处理技术,将其应用于工程测量中能大大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是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涵义、作用和该项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更好地应用该项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应用
        0引言
        工程测量是现代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环节,是开展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若能够在测量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据,则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真实数据与实际情况调整工程进度与组织规划,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现阶段,在工程测量过程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形成科学的测量观念、缺乏高水平专业人员、缺乏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针对这些问题,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自身工作思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引进高水平的测量技术,提高工程测量准确程度,促进建设工程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工程测绘工作起到的作用
        1.1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GIS系统的全面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的效果质量。GIS系统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地理信息进行快速的采集的处理,能够全面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保障,以往的测绘主要是靠人工实地勘测来完成,各种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就能大大减少工作量,有效的节省了时间,利用大数据信息库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全面的分析,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地图测绘分析,进一步简化了复杂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效。
        1.2时效性更强
        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测绘,能够全面进行多项运行,测绘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库信息汇总,就能够对所测绘的数据进行核对,直观查看所需要数据的相关信息,对数据出现的变化进行纠正,保证了数据的精准度,测绘信息时刻保持较高的精度,时效性更强。
        1.3避免误差
        数据测绘需要保证质量,避免出现数据误差,GIS系统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以往人工计算相比,能够避免误差,虽然做不到零误差,但能够保证结果和质量,使数据更加精准,较好的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地理测绘服务。
        2传统技术模式下的工程测绘弊端
        2.1技术人员工作强度大
        传统的测绘工作,工作量多,技术人员需要实地进行考察,才能获取各种数据,也就是说,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前,工程测绘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多数工作需要人来完成虽然有一定的辅助用具,但工作强度、难度较大,根本谈不上自动化程度。特别是对一些需要深人施工现场的建筑类测绘,不但要了解现场,同时还要记录数据,对一些难度大的施工现场,还可能涉水测绘、矿山测绘等,全面保证复杂地质的数据精准,一些恶劣的环境,可能威胁到技术人员生命。
        2.2测绘精准度不足
        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工程测绘受条件限制较多,技术能力不足,所得到的数据并不精准,需要反复进行核对,才能使用数据,进行测绘时,不可避免存在测绘精准度不足问题。传统的数据获取,主要依靠人力才能得到各种数据,数据的采集难度大,工作量可想而知,后期的计算更容易出现问题,测绘数据信息的不足,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建设与应用,特别是对矿区工程测绘精准度不够。很可能在施工时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损失。


        3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3.1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各部分进行纠正,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通过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够对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GPS技术对施工进行监测,全面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新型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监测工程变形的情况,因为工程会受地壳运动因素影响发生一些变形,水利工程大坝变形,地表沉降变形等均影响到工程的安全。通过工程变形监测,及时传递信息,使相关的设计能够及时调整,保证结构的稳固,进一步降低工程建设危险,并及时止损,维护良好的经济效益。
        3.2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
        地形地貌测绘也是地理测绘的重要部分,通过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全面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在各种工程测绘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更好地服务工程项目建设。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地震、山洪等地质灾害活跃度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灾害。要想全面避免出现事故,则需要在项目建设时,做好有效的测绘,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保证建设安全稳定,地形地貌图支持必不可少。对于一些项目建设,需要建设到地质情况复杂的山区,对这样的地区,就需要全面把握地形特征,利用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测绘精度,极大程度保证了测绘人员安全。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同时也能够通过对一个点的集中测绘,重点反映区域特点,从鸟瞰式视角查看某一地区的地形地貌全貌,保证了信息的精细化。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形地貌测绘中的应用,需要通过无人机支持,通过无人机的帮助,承载新型设备,从高空的视角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利用人机图片互换装置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图片数据转码和储存。传导到后台的控制中心。绘制出不同形式的地形地貌图,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帮助。
        3.3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对数据对象进行连读,根据不同离散和抽象操作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进一步集成为有用的数据,这种技术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推动了智能城市建设,保证了城市快速发展。通过所获取的数据,对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指导,各种数据的及时处理,保证了数据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的参考。智能城市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可以形成多个专项的数据库,根据智能城市建设出现的具体问题,随机调取需要数据,通过三维数字模型搭建为智能城市建设施工提供相应参考。
        4提升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效率的措施
        4.1提升针对性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全面提升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效率,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全面调整适应性、针对性。工程测绘应用范围广泛,分类多、内容杂。要想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就需要针对性做好调整,建筑工程测绘对地质、水文条件要求高,矿区工程测绘对矿产分布,建设难度要求高,所以说,只有全面推动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科学化发展,开发差异化、针对性技术分支,才能保证应用效果,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4.2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要想全面实现技术创新,就需要在人才建设上下功夫,出台相应的配套机制,不断推动人才培养建设。要建立起长效的学习机制,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全面创新技术形态,这是技术发展的关键。在各种工程测绘工作中,既需要丰富的经验,更需要知识的积累,只有把知识转化成应用,才能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工程测绘人员有丰富地质地理知识,但是在应用中,还没有形成成果的转化,发挥不出知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并不能全面的掌握和应用,实践过程中还有所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工程测绘质量上不去,效率大大下降。
        参考文献
        [1]冠英杰,曹镇洲,刘尚才,黄俊文. 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8.
        [2]李育平,刘晓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20(01):115-117.
        [3]熊志平.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38.
        [4]李永超,吴桥军.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4):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