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 艾皮赞·喀斯木
[导读]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关系着粮食的供应,也关系着各类工业产业的发展,玉米自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艾皮赞·喀斯木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842100
        摘要: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关系着粮食的供应,也关系着各类工业产业的发展,玉米自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且种植中的成本投入量比较少,其经济收益是非常显著的,在整体农产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也是不用忽视的,玉米在生产收获之后不仅能够作为食物进行使用,还能作为饲料以及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因此,玉米的市场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种植时间种植管理措施的不当,就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干扰,且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对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主要从玉米种植管理策略以及病虫害防治要求方面入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类型,玉米产量越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会相应加快,为了能够促进农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玉米的合理种植,需要从其种植技术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两方面入手进行强化和完善。
        1玉米种植管理
        1.1合理选种
        玉米种植之前的选种工作,需要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气候特征和土壤特点来进行针对性品种的选择,需考虑以往的种植经验以及各类品种的自身生长特性进行挑选,剔除所选种子中发霉、破损或者有虫害的种子,并非所有市面上售卖的种子均为优质种子,但是基本上已经经过了初期处理,但是需要以大品牌有保障的厂家为主,如果种植的种子为自留种子,需要自行进行晒晾晒以及杀菌处理,且需要通过粉锈宁等药剂进行包衣,提升玉米种子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种,子处理完成之后,需要选择合理的时间来进行播种[1]。
        1.2科学种植
        玉米的种植产量与其种植时间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比较大,在玉米种植知识的时间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南方地区玉米种植一般集中在3-4月或者6-7月,而北方地区则以4-5月为主,播种时需要控制好播种间距以及播种密度,保障玉米植株生长之后,能够有充分的空气流通环境以及光照条件,玉米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催芽以及包衣,提升玉米出芽率以及出芽质量。
        1.3合理施肥及灌溉
        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灌溉以及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通过水肥管理来提升玉米生长时期所需的水分以及养分,玉米的施肥主要以氮、磷、钾肥为主,施肥时需要根据土壤状况以及玉米的生长情况,选择相适合的肥料进行补施,且需要控制好氮肥和钾肥的施肥比例,既要保证玉米的生长,还要避免氮肥数量过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有机物积累[2]。
        2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被称为瘤黑粉病,玉米黑粉病的预防首先需要通过抗病能力强玉米品种的选择降低玉米黑粉病的发生率,大部分耐寒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对于黑粉病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强。另外,黑粉病的预防工作中,还需要配合进行玉米螟害虫的预防,避免玉米螟害虫对玉米枝叶的啃食,导致出现病口,刺激黑粉病的发病以及传播[3]。

另外,玉米黑粉病病瘤破裂之前需要及时将其割除,以避免病流破裂之后的黑粉散播,加重发病频率,拓宽发病分范围,玉米收获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将田间残留的秸秆以及病残玉米进行清理,或者是埋入地下,避免病菌在田间过冬,来年再次发病的情况,如在旱季以及与急需要做好排灌工作,避免玉米黑粉病的产生。
        2.2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玉米黑穗病感染之后病变表现主要是穗部会呈现黑粉状,对玉米产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玉米黑穗病的防治首先需要通过抗病品种的选择,且种植之前需要进行基础的抗病害处理,可以使用克百威或者多菌灵来对玉米种子进行杀菌杀菌处理。药物使用量的合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需要避免药物配备不合理导致玉米受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更为合理的种植时间,保证种植湿度以及种植温度,如果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幼苗期间出现病害,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且需要控制好虫害,避免虫害的频繁活动导致黑穗病和其他玉米病害的出现[4]。
        2.3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的预防主要是在选种阶段通过抗病品种的合理选择以及包衣处理进行清库病的预防,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理施肥的方式来提升玉米植株自身的抗病害能力,降低青枯病的发生几率,一旦玉米出现轻度病感染情况,可以使用25%叶枯灵和瑞毒霉粉剂600倍溶液喷洒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处理,如果玉米出现少量清苦病患病情况,可以使用多菌灵500倍溶液进行浇灌,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以及处理效果。
        2.4玉米螟
        玉米螟的防治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便是药物防治,可以根据当地玉米种植的特征以及虫害危害程度进行合理用药,玉米螟发生时期处于其大喇叭口时期,可以使用1.5%的辛硫磷颗粒进行治理,或者使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进行大范围的灌溉[5]。
        2.5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在玉米种植中对于玉米的危害也比较严重,且如种植地区的杂草生长较为旺盛,玉米蚜虫的防治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田间的除草管理,避免杂草生长,导致玉米蚜虫防治受影响,玉米蚜虫的大范围活动不仅会导致玉米产量降低,还会促进各类病毒的传播以及发展。因此,加强对于玉米蚜虫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玉米蚜虫的处理可以使用50%的敌敌畏1000倍溶液进行浇灌来起到杀虫效果。
        结束语
        玉米种植产量的提升离不开种植中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强化和完善,在玉米种植之前的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均需要提高重视,同时需要明明确认识到高效种植对玉米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收益提升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科学要求进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避免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影响到整体玉米种植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东华.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20,No.285(21):96-97.
[2]洪丽艳,程淑芳.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0(5):17-17.
[3]李振云,杨会林.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新农民,2020,000(003):P.54-54.
[4]江南,段海洋.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No.669(19):89+105.
[5]陈峥.玉米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科技,2020,000(0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