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拉克孜·吐尼牙孜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站)843000
摘要:近些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书记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城乡发展矛盾问题的突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村整体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首要任务。俗话说的好:“兴人是兴国之根本”,那么在振兴乡村的背景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最为关键。而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内动力,目前仍然面临人才匮乏、技术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更好解决农业发展进程中的面临问题,文章综合阐述农机人才培训具体战略措施,希望为振兴乡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农机;人才培训;乡村振兴
农业的发展不仅对农村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城市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多得的意义。那么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就需在振兴乡村工作理念提出的背景下,使农业现代化发展遵循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的战略目标。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可为提高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的保障,所以,要想使农业机械化发挥自身根本作用,就要加强农机人才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技术水平,进而促使农业农村的稳健发展。
1.农机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
1.1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
在二、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并逐渐向高付出、低产出等方向迈入。那么与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现代年轻人更愿步入城市就业,进而导致中老年人留守农村,这一部分人群大多受到自身教育程度的影响,文化水平低、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虽然也渴望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发展现状,但对农机培训工作却漠不关心[1]。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机驾驶人员在使用农机过程中,未受到正式培训就上岗操作,加之农机培训宣传力度不够,一部分农机手在购买农机后,多是自己摸索或向亲戚朋友学习,在简单了解后就进行田间生产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机生产安全隐患率。
1.2教学设施落后,培养方式单一
农机学校对一些教学设备更新换代较慢,那么在开展农机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只能应用现有设备制定培训计划,加之农机学校校园面积小、设施单一陈旧,历年来,政府部门对农机培训投入力度较小,进而导致培训学校培训设施落后,无法及时购买先进多媒体教材及农业机具,缺少针对性的教学设施,现有教学设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1.3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更新慢
现如今,农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职人员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师只有中小型拖拉机的教员资格,而且这一部分人群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在编人数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此外,教职人员虽有悠久的教学经验,但是其知识结构相对过于老化,在教学过程中,无良好的进修渠道,进而导致自身对新型机具了解甚微,无法掌握新时代农机培训相关知识,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农艺生产需求[2]。
2.如何抓好农机人才培训
根据上述所列举问题,为更好推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提出以下四项针对性措施:
2.1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农机人才培训工作是促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与此同时,需各级政府部门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强化自身政治站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可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基层农机队伍,进而为保障农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由于农机培训工作与其他培训工作不同,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性,所以,接受培训的驾驶人员要有更为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确保农机操作的安全稳定性。
2.2培养农机“领头鹰”,加强人才传帮带
在开展农机培训的过程中,可对驾龄悠久、产业基础丰厚、受教育程度高的驾驶人员采取针对性培训措施,尤其要格外关注返乡务农人员、农村致富能人等具有先进思想的群体,要将这些人群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3]。这批人可在农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起到“领头鹰”的作用,通过自身示范,带领农村其他人员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工作,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速度,促使农业趋向高质量发展方向。
2.3创新教学新思路,改变传统培训模式
在开展农机人才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需充分融合现代发展优势,例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开展“互联网+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媒体手段在线学习,更好的普及农业文化知识,补充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并将农业生产所涉及的专业化知识编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网络模式现场培训,并由专业人才入户指导,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此外,还要探索新型培训思路,在传统培训课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农机技能培训工作,可在各地区开展农机送教下乡活动,使农机人才培训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4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迫切需求。在开展农机人才培训工作时,要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实际操作节,要紧紧围绕道德素养、操作水平、安全生产等服务内容,强化农机手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驾驶操作技术,进而从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4]。不仅如此,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通过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使农业生产人员更好的掌握现代农艺知识,从根本上做到农机与农艺的完美融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就需以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培养优秀农机人才为主要目的,强化农机人才操作技术能力水平,从最大限度上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升级,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机械化成为激发农村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柱。此外,强化农机培训工作,还可为培养农机复合型人才、优化现代农机生产模式、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左拉克孜·阿布拉.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J]. 农家致富顾问, 2019,000(016):194-194.
[2]马萍. 如何提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素质助推农机安全生产[J]. 农家参谋, 2020,646(04):106-106.
[3]陈淑红.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284(04):50-50.
[4]张华. 提升乡镇农机管理水平助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J]. 南方农机, 2019,333(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