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瓦尼克孜·依扎克
柯坪县盖孜力克镇人民政府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843600
摘要:棉花种植中的关注度除了要放在种植技术方面,还需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管理的重要性,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棉花病虫害管理与农田生态调控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密切,通过对于各类棉花病害以及虫害的防治处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于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调节,棉花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主要为棉铃虫、棉芽虫、棉叶螨、棉花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等,通过各项综合防控技术的实施,能够在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对整体生态环境进行调节。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农田;生态系统
棉花种植中所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并非是单一存在的,可能会出现共同发病等情况,由于大部分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均比较高且难以达到有效根治,主要是由于其迫害范围比较广泛,生长生命力比较旺盛,且繁殖能力比较强,如未能近视能有效的控制,将会对于棉花的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会在很大几率上导致棉花出现产量下降或者质量不足等情况。因此,需要通过相关防治手段的实施来实现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并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促进农田生态调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生态防治为重点
1.1土地深翻作业
棉花种植之前的土地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棉花棉田当中的地膜枝干需要在种植之前进行彻底的清除以及捡拾处理,可在每年秋季棉花收获之后进行清填,另外还可以通过大马力机深翻的方式来对棉花秸秆进行还田处理,其深翻深度能够达到40厘米左右,经过秋季的此次深翻可以减轻其次年种植之前的土地翻耕,次年仅需要进行20厘米左右的浅翻即可,通过如此翻更的方式能够将残留在土地之中的秸秆以及病原菌进行深埋处理,能够为各类病菌的消除起到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能够将部分地下的害虫虫卵翻出地表,在光照以及冬季气温降低的环境下进行杀除。
1.2利用杨树林诱杀成蛾并喷磷酸二氢钾
杨树林当中的杨素遇水之后会溶解为邻位甲苯和单糖,此类化学物质对于蛾类昆虫的吸引力比较强,因此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通过此类物质的应用对蛾类昆虫进行吸引并集中杀除。半枯萎的杨树林可起到一定的虫害诱杀作用,减少棉田当中各类虫害的生存量,飞蛾的产卵数同样可以通过磷酸二钾进行配合控制,可在飞蛾的产卵时期进行磷酸二钾的喷洒来达到预防效果,磷酸二钾的使用会与棉花中的草酸起到一定的化学反应,形成草酸钙,吸引棉龄虫在草酸钙上产卵,降低其繁殖量,达到控制产卵数量的效果[1]。
1.3加强棉田管理
加强棉田的田间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不同病虫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以及活动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其生活行为进行破坏,比如在秋季时期可以通过深翻的方式来进行虫卵的翻出,而冬季则不可进行深翻,可以通过土壤灌水的方式来对病虫过冬的场所进行破坏,提升其杀除效果[2]。另外,还可以在棉花生长的后期通过棉田灌水以及氮肥施加控制病虫害的发展,或可通过缩节胺的喷洒来限制棉花的生长,提升其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提升棉花抗虫品质
2.1选取具有形态抗性的棉花种子
棉花种植之前对于品种的合理选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规避病虫害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侵蚀对棉花种植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形态抗性品种棉花的种植,实现棉花抗虫品种的吸引,减少害虫的产卵数量,避免害虫的大面积发育对棉田产生的影响,而光滑的叶片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存在。棉花品种选择方面需要以抗虫害强的品种为主,从源头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全新品种的研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除此之外窄卷苞叶的形态,也能够对棉花周边的生物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减轻害虫的取食范围以及取食量,促进害虫在棉花田间的暴露,以便于天敌的采食。
2.2要合理的培育植株
棉花病虫害的产生概率控制也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一种主要措施,可以将免害虫周边的环境进行恶化,消除害虫的生存率,抑制害虫的产卵,达到病虫害的预防效果。而棉花种植中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的发生,则可以通过培育育苗技术的优化或者水肥管理措施的控制来实现预防改善。
2.3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的施加对于棉花抵抗力的增强以及棉田内病虫害的防治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一种工具,通过有机肥的摄入,能够促进面前的生长速度以及展示水平,能够为棉花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同时能够促进棉田内有益微生物环境的形成,充分体现出该环境的自身作用,对于病虫害的杀除效果也比较显著,能够明显观察到该食物链的形成,能够促进细菌以及原线虫的消除,对于棉花田内黄萎病、枯萎病的防治也有所帮助[4]。
2.4注重保护天敌,慎重使用化学农药
做好棉花害虫的天敌保护,对于棉花害虫的防治效果也非常显著,能够通过天敌的投放以及培育,实现对大量害虫的捕杀,比如瓢虫以及草蛉虫均是棉花蚜虫的主要天敌,通过对于此类天敌的投放能够实现对于棉田中蚜虫幼虫以及虫卵的杀除,充分发挥出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效果,针对必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的棉田需要,尽可能避免高毒高害药物的使用,防止化学药物的使用不当,导致棉花的正常生长受影响,或者棉田内的生态环境稳定性受到干扰。
结束语
综上可知,棉花作为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类型,在实际种植时对于种植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其中需要重点控制的便是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另有研究表明棉花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对于农田生态调控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有所促进,对于棉田棉花种植户来讲,在实际病虫害防治方面,既要考虑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需要考虑防治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与化学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需要尽可能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以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善军.浅析棉花主要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v.39;No.329(12):120-121.
[2]杜青峰.浅析棉花主要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No.217(01):170+174.
[3]梁英兰,丁潞,王健.棉花主要病虫害农田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J].种子科技,2020,v.38;No.277(01):100+102.
[4]阿斯古力·司马义.棉花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新农民,2020(9):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