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枫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广东省潮州市 52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加快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台如果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变化趋势,不能有效融合新媒体技术,将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开展论述,阐述广播电视台常见的几种融媒体技术形式,并在基础上探析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发展方向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传播;融媒体技术;
0引言
最近几年,作为主流媒体之一,我们一直围绕媒体融合,不断探索,既对媒体融合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做了深入的研究;也抓住媒体融合的战略思考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着眼融合环境下的用户思维进行细致分析。对于新媒体来说,多种多样的有趣的呈现方式变得重要,而对于传统媒体的工程师团队,放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媒介融合实践中对于视频质量的认识和把控
融媒体运作,离不开节目的制作和传输,而节目的质量取决于其编码模式、解析度、帧速、比特率、和扫描方式等等指标。当前,比较流行的是用主观和客观的方法来评价图像质量:通过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来进行评判或者对图像质量的指标进行量化,再利用电脑模型来模拟人类的视觉感官,从而衡量图像质量[1]。
为了更加客观且实时地得到图像质量的评价结果,我们模拟人体的视觉感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根据相应的数值和公式来计算出图像质量的数值,从而实现其客观评价。相对于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以对评价作业进行批量处理,并且可以实时得出结果,不会受上述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客观且可重现。我们常用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是包含曝光、颜色、帧率、视场角、清晰度、噪声、漏秒、伪像等评测项目,对于每一个评测项目还会细分为几个子项目,比如“伪像”就还包含锐化、畸变和暗角三个子项目。完成这些项目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就能迅速而直观地得出图像性能在上述评测项目中的优劣。为了模拟不同的光照环境,我们在做图像质量测试时也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光源,并且在做不同测试项目时选择合适的测试卡,如MTF测试卡、灰阶测试卡、分辨率测试卡等。但是,人体视觉感知系统的模拟和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目前只能做到趋近,远远不能达到等同,并且还几乎不可能建立起比较精确和统一的数学或者物理模型,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准确性。不可否认,主客观两种评测方法各有其利弊,我们在应用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互印证和比较,从而得到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结果。
2多路融媒体信号的调度切换和管理
交通频率呈贡主直播间、昆明交警指挥中心分直播间,这两个直播间同时在广播和电视以及移动端推送视频和音频,包括广播主控、电视主控、电视分控、广播主直播、广播分直播、电视演播、电视前端采访等多路多媒体信号的链接和切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广播的融媒体实战中,面对如此复杂的多媒体信号集成、调度工作,我们必须做到:
(1)保证各路多媒体信号的格式统一,比例、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的一致[2]。
(2)顾全大局,确定机位,确保各个画面都有明确的任务。做好导播和摄像之间的沟通配合演练,直播切换过程中注意内容、节奏和气氛,画面切换准确、及时、自然、流畅、不能有跳跃现象;镜头转换得当、适时,细节表现准确、生动,播出画面要始终保持节目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3)对于我们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声音料理,在加入视频化后,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直播前一定要提前确认现场声场条件,动圈、高灵敏度电容、强指向性、头戴式无线等话筒的选择时,就要优先考虑视觉效果,其次还要保证声音质量。另外,各个机位是否还要单独采录,以及各路音频进入切换台时高、低阻抗的选择和音频通路的分配设置都要有专人负责,以免出错。直播时,一定保证声画同步,如果现场声音路由比较复杂,切像台音频输入前端还应该再加一个调音台和一个混音师。
3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为保障融媒体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音视频传输设备必不可少。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案有IP编解码器、基于专线的Ao IP设备、E1专线和光端机等,它们的特点如图5所示。国内外厂家相关的各类产品也很丰富,如图3所示。而在外场进行融媒体直播,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还是利用移动网络进行IP编码传输或是通过RTMP协议实现流媒体直播。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音视频资料具有实时性,不能提前录制,用于直播素材插播,但如果实时连线,现场网络环境不足以支撑,或者编解码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进行现场采编,然后利用以F2TP 文件传输协议为基础的数据传输系统将节目传回导播控制中心,再切入直播画面中。该数据传输方案能在互联网上提供更有效率和更安全的文件传输服务,它基于R2TP 实时传输协议,充分优化 CPU 和带宽的使用效率,在同一网络环境下传输速度比传统方法快上百倍;并且突破了传输的文件大小和数量的限制,不单只是端对端的传输,也可以端对多端设置,在上传的同时已经可以下载,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除了快速传输,过程中添上 256-bit 加密, 充分保障了文件的安全性[3]。系统由客户端和服务端组成,客户端同时提供桌面设备 (Windows/Mac) 和移动设备 (Andriod/i OS),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简单的传输巨大文件。这种模式在我台各类融媒体直播,包括汽车拉力赛、马拉松、大型活动、外场采访等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场音视频采录并经过简单制作后立即快速回传,既保证直播节目的高质量和流畅性,也让观众体验了现场的实时感。
4结束语
融合媒体更多的强调媒体形态的融合,媒介的融合。中央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融合,借助各种传输媒介分发传递信息,改变平行不相交的情况。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融合意味着对于生产方式、组织架构、生产工具、服务对象、内容形态、传播渠道、服务方式等的改变,生存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需要新的知识、能力、技术和不同的经营理念来维系生存和谋求发展。因此,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来说,想不被取代颠覆的方法就是建立高效的内容生产方式,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准,建设好、维护好省级广播电视台这一优质权威媒体品牌。
参考文献
[1]周敏, 蒋晓峰, 丁小峰,等. 融媒体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J]. 现代电视技术, 2016(5期):136-138.
[2]赵崇真. 浅析融媒体时代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艺术技巧[J]. 新闻传播, 2017, 000(012):143,145.
[3]苏平波. 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发展策略探析[J]. 电视技术, 2019, v.43;No.522(1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