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南通中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26000
摘要: PC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周期短、节能减排等特点,能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具有较好的绿色环保效果,这是传统施工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我国建筑施工主要的装配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更为便捷,对施工进度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人们对装配式建筑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为了推动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加强 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使建筑施工水平提升。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在施工当中应融入绿色环保理念,这样对实现建筑施工工业化,经济集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A
1 PC 构件的总体阐述
1.1 内涵阐述
在建筑工程领域,PC 构件为混凝土预制件,其应用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突出表现。在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如果选用了 PC 构件,包含的施工注意要点将是非常多大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柱基础和路灯广告牌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与楼板施工都是其中的关键流程。与常规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这一技术下的突出特征就是所有的构件都是预制的,需要进行模板的制作,作为新的建筑施工方式,PC 构件模板施工技术在未来的工程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
1.2 应用优势
PC 构件模板施工技术的优势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极高的安全性、质量水平和施工效率方面,且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施工成本投入低。具体来说,在构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在专门的构件生产厂家内完成,完全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专门的场地和专业的技术,可以使得在构件生产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PC 构件模板技术下的质量优势体现在:由于整个构件的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这一生产方式下所涉及的技术流程、机械设备等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极高的专业性使得所生产的构件质量有所保障。在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当尺寸和要求都符合生产标准以后,专业人员就可以组织开展规范化的生产作业,也就可以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模板技术下,由于可以实现工具的重复利用,也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2]。
2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 吊装预制构件
在制作和吊装预制构件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做好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等工作,确保振捣的密实性,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如果养护环境温度较低,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将混凝土整体质量提升,同时优化混凝土成形后的各项参数。构件的吊装决定了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周期。为此,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辅助装置精准地定位构件的具体位置,定位好板墙的位置,完善整个构件的抗震效果。在安装 PC构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明确各项参数,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为了进一步提升 预制 PC 构 件 的吊 装 质量,可 以 采 用BIM 等现代信息技术。例如某装配式住宅项目吊装PC构件时使用了6辆挂车,主要完成四层的PC构件安装。吊装前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装配式构建和楼层之间不会出现缝隙首先用水泥摊铺处理吊装的位置,然后将批量制造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准备起吊。吊装过程中,挂车一字排开,吊装建筑四层的内部墙体构件,三层以下采用现浇施工技术。BIM 技术在吊装环节模拟整个过程,并且通过碰撞检查确定了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在具体实际施工中,顺利地完成了三层以下的混凝土浇筑和四层的装配式构件吊装安装工作。
2.2PC构件的运输和堆放
新型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需要在工厂集中加工处理然后到现场安装。在运输PC构件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低速平板车。由于预制PC构件体积较大重量较大,运输过程可能会发生碰撞损伤等不良问题,为此,要加强运输过程的保护。可以采用辅助工具重点保护好PC构建的边角,同时要牢固地将其固定在平板车上。
2.3支撑固定
PC 构件在完成吊装置,而其他配件还没有进行吊装的时候,在整体建筑的效果上并没有形成稳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使建筑质量不受到影响,需要稳定 PC 构件,通常的方式主要是固定角码或者是斜撑固定。在特定位置上进行的 PC 构件辅助固定,需要对 PC 构件所处的高度、精度等基本数据进行调整,优化 PC 构件的环境,巩固 PC 构件支撑效果。要尽快完成吊装支撑,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无论是支撑还是斜撑都要控制好拆除时间,并且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拆除。PC 墙板斜撑要在 1 周之后完成灌浆拆除,这时候在强度上要高达设计的7成。PC 构件的梁在支撑效果上要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 8 成左右,这样才能够完成后面的拆除工作,通常的时间要控制在灌浆 2 周之后。
2.4连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进行 PC 吊装的时候,要做好 PC 构件的固定,并且根据施工现场要求进行位置校正,最终要为 PC 构件末端预留钢筋,利用套筒完成连接,要详细对套筒内部进行清理,而对 PC 墙板与连接点进行的现浇,构建成为一体。装配节点要满足质量和技术的要求,这能够确保建筑节点所在区域的强度,混凝土密实性也能够反映出建筑节点连接状况。通过连接预埋的物体与墙板下部,在连接方式上应采用焊接或者是螺栓形式。在构件的连接上相邻部位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墙体框架进行预埋螺旋连接,在控制墙体竖向、水平荷载上效果更为突出。同时还能够控制主体刚度,使框架与整体分开设置,避免可渗透问题的出现。
2.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对模板、钢筋等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质量检查,只有在符合质量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要清理模板、钢筋,消除污染物的影响,针对模板出现的缝隙要最大化填充。混凝土的浇筑要针对不同环节、不同位置选择浇筑方式。墙柱混凝土要在底部灌注水泥砂浆 40mm 左右,进行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要做好下料厚度的控制,厚度要在 500mm。振捣混凝土的时候主要采用快插的方式,但是要慢慢地拔出,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的上下部出现明显的离析或者产生空洞。振捣要避免与钢筋、模板等直接进行接触,当出现碰撞的时候要对模板等牢固程度进行判断,避免发生明显的位移,这也将影响到今后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养护时间要在 1周以上,防水养护不能够少于 2 周。
2.6加强PC构件安装施工技术管理
在吊装装配式建筑PC构件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保证所有员工严格遵守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现场监督管控。在安装剪力墙时,要做好临时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检查,确保支撑系统稳定,同时还要复测刮板的垂直度。此外,需要用调节螺杆连接固定好剪力墙构建和其他建筑构件。比如某市江湾镇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构件有着很大的跨度,建筑内部有着较大的空间,在固定连接构件过程中需要合理调整螺杆连接位置和角度。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规范化管理施工现场,预留出钢筋的位置,然后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形成剪力墙结构。在搭建和安装整个 PC构件过程中,应当规范化管理吊装施工技术,搭设过程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范,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和目标控制整体施工过程。
结束语
结构构件的差异性造成了 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同,要体现出 PC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更为标准的作业模式,PC 构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地完善,形成数模化发展,其更好地突出了建筑的环保作用,推动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明,田志刚,葛昕权.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248-249.
[2]陈文杰. 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20.
[3]王显鹏.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0(0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