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克热木·坎吉
柯坪县盖孜力克镇人民政府 农业服务中心 843600
摘要:小麦是支持人们生活的重要农作物类型,也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小麦的年产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其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需要不断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和调整,尽量宣传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不断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以及种植产量,要想能够实现小麦的高产种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种植工作的调整和完善,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麦田,对麦田进行相应的整地处理,科学的进行播种、施肥以及灌溉,对其各环节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从而实现小麦高产栽培的目的。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小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且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小麦作为非常重要的粮食类型,更需要重视其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品质。因此,小麦种植的管理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与水稻等作物相比,其种植技术仍然有待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 选用优质麦种
小麦种子的选择对其后续的生长以及产量提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小麦品种选择时,需要根据其种植的地区情况进行相应的挑选,品种选好之后需要在播种之前,对小麦种子进行相应的筛选处理,将质量较差的种子及时进行去除,以确保其播种之后能够正常出苗以及生长,保障期后期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2 麦田整地处理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配合相应的土地环境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的,土壤是决定小麦生长情况的关键性因素,土壤自身的营养水平是影响小麦后期生长有机质积累的重要基础,旋耕以及深耕技术在小麦种植前土壤处理中的实施,能够对土壤自身的蓄水蓄肥性进行优化和调整,对小麦田的犁底层进行改变,为其根系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区域,能够提升小麦的抗热性能以及抗倒伏能力,提升小麦的生产产量[1]。
对小麦麦田进行整地处理,能够为小麦提供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可减少施肥以及灌溉次数,提升土壤土质的均匀性,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肥供应,在后期小麦田间管理过程中能够达到节约用水,节约施肥的目的,同时可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的实施,降低各类化肥的使用量,避免秸秆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等,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绿色性以及健康水平,可以通过各类深松工具的合理使用,对小麦的秸秆进行处理,提升其土壤对于水分的保存能力,进一步增强田间灌溉以及用水的质量,在保证小麦生长需求的同时节约用水,优质高产的栽培,也需要整地的精细,整地质量会对当季小麦的产量产生影响,小麦种植时需保障整体效果,其深耕深度需达到36厘米左右,早期对麦茬进行处理,能够确保其后期出苗齐全,通过上虚下实的方式,有助于胶水以及排水。另外,需要确保小麦田地面平整,根须伸长,切不可一次性进行深耕,每次深耕梯度需为5厘米左右追加,以此来保证麦苗的健康生长[2]。
3 科学播种
3.1 播种前处理
不同种植区域的气候状况有所不同,其在实际小麦播种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基础条件也有所不同,如其日均温度能够达到16摄氏度左右,方可进行小麦播种,在实际小麦播种之前,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常用的主要为包衣或者晾晒等,从而降低小麦播种之后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率。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不断发展,冬季的气温也在逐渐升高,冬前气暖的天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可根据实际气候状况,适当对于小麦的播种时间进行调整,由于小麦的品种不同,常见的主要为春性品种、冬性品种以及半冬性品种,在实际播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类型控制好相应的波动时间,以确保其种植之后的生长效果较好[3]。
3.2 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
小麦的播种方式需要根据其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地块大小、地块位置以及种植习惯进行调整,常用的主要为人工播种以及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适用于地块较大地势平稳的地区,而人工播种则可使用在山地或者地块较小的地区,在实际小麦播种时,需要控制好其播种深度,最佳的播种深度为5厘米左右,如果播种过深,则会导致其幼苗出苗晚、分蘖晚、根系生长质量较差,如播种深度过浅则会导致其出现断垄、缺苗或者落干等情况,只有保障期播种深度符合小麦的生长要求,才能够保障小麦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弥补整地情况不佳,导致小麦出现的生长受限情况[4]。
4 合理施肥与灌溉
传统小麦栽培管施肥管理中有60%的肥力供应来自于底肥,40%的肥力需求可通过追肥的方式进行补充,返青至起身时便可进行第1次追肥,为小麦苗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如果小麦生长前期进行追肥将会导致其出现无效生长,中期苗密,后期倒伏等情况,不仅达不到提升其产量和质量的目的,还会影响其健康生长。因此需要将氮肥的时间时间适当向后进行调整,可在底肥中加入30%左右的氮肥,以此来提升其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5]。
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的进行水资源的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小麦苗的灌溉方式不同所选择的节水工具也有所不同,较常见的为喷灌,通过喷灌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小麦土壤的保水能力以及蓄水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地膜的合理铺设,来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率,从而提升土壤的含水量,小麦种植需要加强对于越冬水灌溉的重视,从而来达到防冻害和水分供应的目的,越冬水灌溉时需要确保气温在零上3摄氏度左右,避免出现麦苗冻伤等情况。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对于小麦的健康生长以及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明确各个种植管理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关键性技术,本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小麦的种植管理,达到提生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妍. 强筋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J]. 江西农业, 2019, 000(010):9.
[2]布玉成. 绿色优质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v.40;No.764(08):62-62.
[3]茹彩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农家科技, 2020, 000(003):31.
[4]徐慧. 青海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v.40;No.776(20):63-63.
[5]刘小明. 略议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