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刘朋朋
[导读] 海洋测绘作为我国现代测绘科学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测绘对象是海洋水体及海底地形等等。以往在海洋测绘工作中,
        刘朋朋
        13012419920218****
        摘要:海洋测绘作为我国现代测绘科学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测绘对象是海洋水体及海底地形等等。以往在海洋测绘工作中,都是以声波、无线电等技术进行定位,而GPS技术是现代海洋测绘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新兴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海洋测绘的工作效率,使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为充分发挥GPS技术在海洋测给中的作用,促进海洋测绘工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就针对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 GPS技术:海洋测绘;应用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上运输越来越繁忙,通航安全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这就对海洋测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各种海上探测技术的综合应用,综合分析不同性质的水城环境特点,不同条件的测量环境,不同的施测要求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方案,有效开展测绘工作,既能获取海洋中的综合性要素,又能提高作业效率。工作实践证明,与陆地测绘相比,海洋测绘对测绘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常规的视觉测绘方法是无法实现工作目标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进行测绘,比如声纳技术,无线电技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坐标参数与测绘参数进行关联是测绘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都是同时开展多个具有不同相对位置的测给工作。以致在位置测量上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将GPS技术应用到海洋测绘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海洋测绘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是海洋测绘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1海洋测绘及GPS的概念
        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编制的总称,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测绘技术及方法,对海洋要素进行全面而精细的调查,并结合海洋信息的综合治理及有效利用,以不同的缩放比例,描绘及编制能实际反映海洋信息及特征的海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实践性极高的测绘学科。海洋测绘包括海岸地形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水深测量、水文测量及深度基准测量等,所编制的海图主要为航海图、海洋专题图、海底地形地貌图等。全球定位系统(通常简称GPS)是由美国研制发明的一种对海、陆、空实施实时定位及导航的三维空间控制技术,依据卫星对信息接收终端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具有快速、精准、高效、自动化及全天候的使用特点。
        2 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2.1海洋控制网
        海洋大地控制网包括地面控制点、海面控制点和海底控制点三部分,以海底控制点为首。海底控制点测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GPS信号接收器可以和卫星同步定位观测的特点,利用水声应答器同步测量GPS信号接收器和测控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2.2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海洋测绘过程中水深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定位、测深和水位观测等3大要素。浙江省的海洋测绘中水下地形观测及深水岸线勘察项目,主要选用了DGPS或网络RTK技术来完成水位的实时定位作业。为了精确定位,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共搭建了22座可以覆盖离岸300km水域的RBM-- DGPS 基准站,其DGPS定位技术精度可以高达亚米级,完全符合海洋测绘的定位和导航要求。网络RTK技术主要使用了涵盖省级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和市级连续运行基准站网2部分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简称Z.J00RS),仅适用于近海岸水域测绘。其精度可以是毫米级、厘米级或亚米级,该系统的定位服务可以是实时动态定位也可以是高精度静态定位。GPS-PPK技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完善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PPK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无数据传输局限,传输距离远,没有数据连接时仍可具有高精度的测绘功能。


        2.3 GPS测高技术的应用
        地形图是一种可以还原地物地貌的正形投影图,以一定的表达方法来代表地形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海洋地形图中主要是通过GPS技术测量平面位置,借助测深和水位资料得到测量点高程。虽然目前海洋定位和测深技术发展已比较完善,但因环境因素造成海洋水位资料获得和应用产生的误差不可避免。海洋水下地形测绘时,借助DGPS定位技术通过水位站进行水位观测,利用水位模型推算出潮面最低理论值,从而对海洋实施高程设控。传统的验潮方式在完成远距离测区控制时,潮位站常设立在距离测区最近的离岸点,不仅远距离潮位存在误差同时两地海洋水文波浪也存在着严重误差。不管是采用长期站、短期站还是临时站得到的潮汐多数,其参数精度都很低且参数获得成本较高。GPS-RTK和GPS--PPK“无验潮”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位误差。选用“无验潮”模式开展海洋测绘时,详细设备安放及原理。
        3 GPS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位置偏差
无论是选用DGPS或网络RTK技术进行定位,都符合该工程项目的定位精度需求。在完成该海洋项目实际水下地形测绘及深水岸线测量时,GPS天线与测深仪振荡器应时刻处于同一垂线上,需保持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的一致性,若两者偏差大于规定定位精度标准时,需把定位中心合并到测深中心,进而满足定位和测深的一致。
3.2数据延时
        在完成测深作业时,为了实现定位、测深的同步需要将测深仪输出接口和GPS定位输出接口同时接入计算机。在进行数据采集时,GPS定位与测深设备很容易出现不同步现象,造成测得数据出现误差,进而使得地形地貌测绘时出现失真问题。测船前行过程中易造成GPS系统和测深系统测量的水深数据向后偏移,故可采用修正公式“定位测深系统的延时=延时产生的位移/测船速度”对定位和测深进行适当修正。
        3.3坐标转换存在误差
        GPS技术采用了WGS-84坐标系,获取定位坐标后需借助一定的转换模型转化成地方坐标,常用模型有三参数模型和七参数模型两种。DGPS技术采集的数据主要选用平面位置转换模式即三参数模型转换:网络RTK技术的关注点在于平面和高程的精度,故而采集的数据主要选用三维空间转换模式即七参数模型转换。Surfer软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会自动结合数据水深分别范围合理规划等高线的最值及间距。该工程项目数据通过软件自动生成间距为0.5m的等高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为1.0m。同时,在工程应用中,AutoCAD文件的图件最为广泛,所以在File中选择Export,将等高线图件选择dxf输出格式,应用AutoCAD软件开展下一步处理,处理后输出结果。
        4结语
        随着GPS技术的深入发展,它在海洋大地测量、海上定位、水下地形的精确测量等海洋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GPS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据测量更加精准,定位更加准确,操作更加快捷。“开天辟地,测绘先行”指的是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是“测量数据”成果,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实际应用,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服务。综上所述,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海洋测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促进海洋测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充分发挥GPS技术在海洋测绘工作中的作用,相关人员要加强对GPS技术的应用研究,便于对相关工作进行持续优化,使海洋测绘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尚洋测险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参考文献
[1]洪泽.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8):168-169.
[2]王光学.GPS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54-55.
[3]解洋,秦思远,刘煜.浅析GPS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1):57-58.
[4]王琚.浅谈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有效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