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平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广西百色 533400
摘要:杉具有生长快,材料优良,害虫少等优点。在设备、造船、家具加工等家用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环保趋势和前景,
从而为林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杉木良种的产量较低,供过于求现象比较突出,
因此,要不断研究总结技术经验,提高杉木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以适应杉木林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文共分三部分
对杉木种子园建设与经济管理衔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建设杉木种子园应注意的问题
(1)园址选择
立地选择是建立杉木种子园的首要步骤。应依据杉木生长习性、生长规律,结合自然条件,进行科学选择。首选地势平坦,阳光明媚,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土壤酸性好,交通方便,排水方便。此外,对周边区域也要进行修剪,宽度以400 m~500 m为宜。
(2)面积确定
优选出适宜种植的种子园后,要根据其产量和发展规划,确定具体种植面积。与此同时,通过反复优化,保证杉木种子的循环选择,提高种子质量。杉木凋落物在5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生树种中的平衡产量一般分为9~19、75~113、113~150、113~150、150和113~150 kg/hm2,其中造林面积分别为450~900、3000~4500~4500~6000、4500~6000和4500~6000/hm2。
(3)土地平整
在规划好公园之后,土地的处置是必要的。其技术是“用传送带搭建平台”。宽4米,高4米,间距2-4米,横山平原应进行土地翻耕,改善土质,清除杂草及垃圾。挖平后,用拉线将洞口固定。栽植穴位的大小取决于根系的大小。总体控制在80x80x60em左右,各栽植穴间隔墙相接约4x4m,适宜每公顷栽植6000个穴位。
(4)区域划分
在平整好杉木种子园之后,应根据园内土壤条件和地形特征,结合杉木的自然分布,将其划分为若干繁殖区,再细分若干小区,使之成为最小的经营区域。为了便于不需系统配置,地块尽量规划成方块或矩形,控制在0.2~0.3hm2。为了便于园区管理,可以在养殖区域和地块之间设置道路。然后将幼苗埋入相同深度的土中,控制幼苗高度20 cm左右。为了减少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时,同一杉木无性系应控制好间隔,20~25 m为宜,同一无性系在同一小区内应尽可能保持一致的开花期。
二、杉木种子园管理技术
为确保杉木苗木质量,应做好种子园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抚育管理
在杉木育苗后,应加强养护管理,实时清除园内杂草、松土,确保苗木透水、透气性能好。土壤每年翻两次比较合适。施2。0%的肥料,主要是尿素,磷,钾。采用穴施、沟施施肥方式,可明显提高土壤水肥能力,满足杉木种子发育需要。用穴式育苗、面刀育苗、整刀育苗、面锄育苗、整锄育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育苗方法,需要连续三年育苗,才能使土壤永续肥沃。
(2)树形管理
树形管理也是杉木种子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形状和部分树冠进行修剪。为解决嫁接不能成活或不能扶正的问题,可以保留一根幼苗,取代主干的偏移;或在早春时,采用切开促芽技术,在嫁接条上向质量部深切切开,使幼苗在这里出现,然后再移植到树冠上,形成良好的生长趋势。嫁接带发育缓慢,穗部倾斜,有病虫害发生时,应及时更换或补植。
(3)花粉管理
为了确保杉木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加强花粉期的管理,尤其是在雨季。
对早、中、晚三种花型,采用熄风器进行花粉播撒,可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自交率,降低涩籽率,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杉可自育,但结实率低,种子品质差,子代较弱。为方便异花授粉,对多克隆品种混合花粉进行实时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质量。雌苞片离体后7天进行人工授粉。花粉包上3-4层纱布。将纱布和花粉用竹竿吊在树冠上。摇一摇,把花粉撒在雌花球的胚珠上,让它充分授粉,促进受精。每个人一天可以给200种植物授粉。采用鼓风机进行人工授粉,大大提高了授粉效果。杉木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在5.6%~7.6%之间,比一般的母树高40%~90%。
(4)土壤管理
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肥用量是提高红壤地区杉木种子园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杉木嫁接苗种子和幼叶磷含量,结果表明,杉木嫁接苗种子磷含量为0.493%,是杉木嫁接苗中叶磷含量的2.15倍。从第一次建园起,每年均可施用0.5~1.5 kg/株饼肥,0.5~1.5 kg/株磷肥,同时适量施用化肥和松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土壤有效磷含量由1997年的每年一次提高到3.1~4.6 mg/kg,因此园内嫁接植物的含磷量较高,萌芽较多,每年约有1/4的嫁接植物结出大量果实,这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密切相关。
(5)适时栽种
适时栽植的目的是培育优质森林。植树造林成活环节是保持幼苗平均水分代谢。在山地地区,黑刺槐的种植应选择在雨后春笋般的土壤湿润后的二月上旬、三月上旬或雨后春笋般的四月初。幼苗要仔细接合,保证根系固定,松弛,不能弯曲。在套袋育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养分土壤的流失,使根系完全联接,减少对根系的损害。覆盖高度宜在基质顶部2~3 cm处。树要直立,苗要压实,做到“三埋两步一抬”。死株,漏洞应在栽植20天内及时补植,以提高成活率。
(6)嫁接处理
杉嫁接时,应先画巢巢图,明确标记无性系,再根据砧木直径选择嫁接方式。研究发现,在0.8~1.2 cm范围内地径以舌接为主,在1.2~1.6 em范围内以舌接和扦插为主;在1.6 em范围内地径以砧木地径小于1.6 em为宜;在1.6 em范围内,砧木地径小于1.6 em为宜。移植期间,再一次检查移植后的序列号,绘制克隆构建图存档,并实时释放带,愈合后释放带,完全愈合后释放带。如果接穗高度超过30 cm,且形成冠状结构,应去掉砧木的长侧枝,用竹竿捆扎接穗,以保证接穗发育直,捆扎高度取决于接穗的发育环境。通过1年的接穗培养,接穗高度达到80 cm以上,具有较好的发育趋势,苗茎直立,可移栽。
(7)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为保证营养和水分充足,切下的花蕾或枝条应立即修剪或摘除。在嫁接前后,要根据嫁接地的土壤水分状况来管理嫁接芽,防止因干旱导致嫁接芽死亡。嫁接移栽时应注意保护好嫁接苗,防止其受损,提高嫁接成活率。
(8)病虫害防治
嫁接完全愈合后,可在伤口愈合体上涂抹猪油及甲醛混合物,以确保嫁接条正常成活,并防止愈合体上的病虫害。与此同时,每年都要进行定期检疫和不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往年病虫害多发的时期。对病株、枯枝、病虫等要及时切断,集中销毁。根据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树基上喷洒蚁灵粉,或喷洒1500倍或2000倍敌敌畏,或用光诱和糖醋液诱捕蛀虫,喷洒500倍甲基托布津,杀灭杉木叶枯病。
做好检疫工作
加强对珍贵树种的栽培处理,必须开展检疫工作,制定符合要求的经济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检疫站。保证珍贵树种符合检验检疫要求,并经检疫合格用于造林,保证林木发展成果。
结语:
在杉木林建设中,种子园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确保种子园建设的科学性,加强种子园管理,实现优质高产;实践中,应严格规范杉木种子园建设,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从园养、修剪、授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搞好经济管理,不断提高杉木种子园的建设和管理技术水平,适应环境发展对优良种质资源的要求,促进杉木林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贵刚,杨汉春.国有林场应加强对珍贵树种造林及管理[J].绿色科技,2017
[2]李学峰绿化特色树种紫叶稠李繁育及色彩配置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
[3]王华清,吴振海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