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霍子静
[导读] 社会经济的全面性发展,人们对食品以及健康的追求日渐高要求化,而这一系列的相关性与人们生活中的食品以及药品休戚相关。
        霍子静
        13033219881008****
        摘要:社会经济的全面性发展,人们对食品以及健康的追求日渐高要求化,而这一系列的相关性与人们生活中的食品以及药品休戚相关。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以及药品的鉴别、有效成分的测定和违禁药品的鉴定有非常普遍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食品、药品的检验质量,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食品药品;检验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性发展,人们对食品以及健康的追求逐渐高要求化,而这一系列的相关性与人们生活中的食品以及药品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食品以及药品的制作、加工厂在制作的全过程中加强职业的态度、加大制作的安全,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及要求"。但是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所接触到的食品以及药品在成分、剂量等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快速的背景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应被研发,并被广泛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采用极细的粒径微粒为色谱柱的填充物,由高压输液泵、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等部分组成,可以快速、精准地检测食品以及药品的质量,下面笔者将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相关性技术从几个简单点对其在食品以及药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使用高压输液系统,为色谱法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将不同极性单一溶剂或含有不同比例的成分混合溶剂以及缓冲液等一些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实验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检测样品,通过流动相进入到柱内,待柱内的各成分被充分分离之后,再依次进入到检测器进行相关检测,进而实现对于试样的化学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2.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验食品添加剂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以及对味觉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大化,因此在食品的种类、制作上逐渐演发为多样化,从而使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要求,但是据相关的调查发现,这一系列食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大量添加剂的使用,然而过多的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味觉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并没有达到促进食品质量保障的效果,同时导致食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需要采取准确、快速、简便的方法进行检测,从而才能保证人们食用食品的安全性。例如在甜味添加剂的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通过负离子采集模式对甜味添加剂中的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不仅可以精准地分析该食品中甜味添加剂的使用量,而且还可以精准地检测甜味添加剂中成分的偏差值,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是人们对食用食品以及自身生命尊重的体现。
        2.2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验食品防腐剂
        防腐剂是一种用于延长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现象的化学成分合成物,是常用于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物质,常规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山梨酸、丙酸钙、苯甲酸钠等,这类防腐成分均具有较强的防腐作用,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量的毒性,如果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防腐剂,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防腐效果,反而对食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威胁人体机能的健康,因此在食品防腐剂的含量以及使用上均应相当重视。以牛乳饮料为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到饮料中苯甲酸的使用情况,通过以Kfe作为溶液沉淀剂,以液-固分离的方式,以紫外线检测结果而判定,当其波长显示异常时,可将其判定为不合格的乳品饮料,从而保证乳制品的质量。


        2.3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常见的检测对象,其产生主要是因为食物或者食物原料的长时间储存变质而导致的,食物的长时间储存会使食物中本身存在的黄曲霉菌类大幅度的繁殖,进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发现黄曲霉毒素存在有八种结构类型,这种毒素的毒性极强,在动物实验中几微克的黄曲霉毒素就会导致肝癌的发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测定可以选用Sil-X-I作为色谱柱,室温环境下选择氯仿-异辛烷作为淋洗液,将黄曲霉素中的关键结构内容B、B2、G、Gz一次冲出,分析时间约为7分钟。同时还可以应用Permaphase ETH作为色谱柱,而已2-丙醇-水(3∶97)作为淋洗剂,依次冲出黄曲霉素的关键结构B1、B2、G1、G2,,由于黄曲霉毒素在254纳米段的吸收率很高,所以可以检测出10°。将黄曲霉毒素结构的关键因素分别测算出来就可以测出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和黄曲霉毒素的结构类型。与气相色谱法相比,液相色谱法不受样品的挥发性、热稳定性、极性、大分子量限制,被测样品只要可以制成溶液,就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法实现分离。
        2.4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营养成分领域的检测
        2.4.1碳水化合物的检测
        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测定,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各种糖,国际上已将HPLC法作为酒类糖分含量测定的仲裁法。HPLC法测定了不同种类栗子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首先将样品冷冻干燥,在体积比为80%的水醇溶液中用超声波提取糖类,蔗糖的回收率为86%,种类不同的栗子蔗糖含量不同,范围在65~~195g/kg。
        2.4.2氨基酸的检测
        氨基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组成酶和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准确灵敏地测定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灵活和易于推广的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茆三酮方法,用以检测氨基酸。例如,可以采用柱前衍生法,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试样,经HPLC测定乳制品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色谱分离时间短且分离度好。
        2.5食品抗氧化剂的检测
        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必须用量得当,否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我们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植物油中抗氧化剂BHA、BHT、TBHQ和PG,经HPLC法进行分离。结果通过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可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回收率为85.8%~94.3%,最低检出限为2Ng。
        3结束语
        食品与药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生命的维持基础以及支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与药品的组成含量以及形成过程均具有丰富性、多样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灵敏度以及定量精度,对食品及药品检测领域都非常实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为人们的食品药品安全带来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闫冰.食品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99
        [2]王鹏军.如何以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中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J].当代医药论丛月刊,2013,11(8):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