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二十连
摘要:结果表明,施氮肥的株高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花期和铃期,叶绿素CCI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果枝数、单株有效铃数、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N3处理的果枝数、有效铃数、Fv/Fm和Fv/Fo最高。成熟期施氮肥处理的单株平均根质量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棉花植株的茎质量和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但铃重和根冠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铃数、收获指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收益和效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高产量为180kg/hm2,为3848.58kg/hm2;在此施氮量下,有效铃数、衣分、收益和效益也相对较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和部分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通过回归分析,推测当地适宜施氮量、氮肥用量、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二次函数。各处理磷钾肥投入一致,氮肥用量为223.55kg/hm2时,籽棉产量最高,为3809.53kg/hm2;氮肥用量为196.66公斤/hm2时,最高经济效益为19428.3元/hm2。
关键词:棉花;花期和成铃期;施氮量;生长特性;产量;经济效益
1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开花铃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先增加后稳定,其中N1处理的株高最低(67.75厘米),显著低于N3、N4和N5处理;N5处理的株高最高(72.25厘米),但与N2、N3和N4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枝数量先增加后减少,N3处理单株果枝数量最高(17),显著高于N1、N2和N5处理;N1处理单株果枝数量最低(13),显著低于N3和N4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有效铃数先增加后减少,N3处理达到最大值,与N1处理差异显著,比N1处理增加27.03%。
2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开花铃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花期和铃期,叶绿素CCI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比N1处理增加6.59%、19.23%、22.77%和24.46%,其中N3、N4和N5处理与N1差异显著,而N3、N4和N5处理差异不显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中N3处理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最高,分别为0.829和4.858,显著高于N1处理,但n3处理与N2处理、N4处理和N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3不同施氮量对棉花成熟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施氮处理的单株平均根质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的茎秆质量和生物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N5处理的茎秆质量和生物产量最高,分别比N1、N2和N3处理显著增加24.41%、11.42%、14.15%和17.95%、5.86%;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的茎秆质量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分别增加11.80%、9.12%和18.59%。不同施氮量对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中N3处理收获指数最高,显著高于N1、N2、N4和N5处理,分别提高4.05%、4.30%、5.71%和9.49%,N5处理最低,分别比N1、N2和N3处理显著降低4.98%、4.73%和8.67%。
4 成熟期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棉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N3处理的籽棉产量最高,分别比N1和N2处理显著增加18.65%和6.82%,N4和N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处理间单铃质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有效铃数先增加后减少,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不施肥的N1处理显著少于N3处理。籽棉产量直接影响皮棉产量,皮棉产量的变化与籽棉一致。
不同施氮量下的衣分也受到影响,N1施氮处理下的衣分高于不施氮处理下的衣分,N3、N4处理和N1处理间差异显著,因此施氮提高了衣分和棉花品质。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效率和部分生产力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N3、N4和N5处理的农学效率分别比N2处理下降15.79%、55.89%和72.93%,氮肥的部分生产力分别下降46.59%、65.60%和74.79%。棉花的收入和经济效益备受关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收入和经济效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N3处理的收入和经济效益最高,而N4和N5处理的施氮量和肥料投入均高于N3处理,其经济效益比N3处理分别下降了5.29%和9.27%。
5氮肥投入与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氮肥施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线性关系。在肥料投入上,磷钾肥用量相同,仅考虑氮肥用量不同,氮肥与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二次关系。受氮肥投入成本的影响,氮肥用量与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二次函数顶点不同,籽棉产量最高时,经济效益不是最高的。回归分析预测当地适宜施氮量,当施氮量为223.55kg/hm2时,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809.53kg/hm2;氮肥用量为196.66公斤/hm2时,最高经济效益为19428.3元/hm2。
6结论和讨论
合理施氮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还能调节作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PSⅱ)的Fv/Fo和Fv/FM[12-15]。氮不仅是构建植物组织的重要物质,也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影响[16]。王斌等人[17]的研究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提高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叶片中钾离子缺乏,影响气孔开度的调节,进而降低光合速率。实验研究表明,叶绿素CCI值随花期和铃期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7]。
从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N3处理最高,而N4和N5处理施氮量比N3处理多,导致肥料投入过多,投资成本增加,氮肥利用率的降低并没有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研究都采用回归分析来确定当地最适宜的施肥量,秦玉坤等人[21]采用一元二次回归分析来拟合当地籽棉产量和施氮量,得到了277.0kg/hm2的最佳经济施氮量和4427.6kg/hm2的最佳经济籽棉产量。本研究只考虑了氮肥用量,忽略了磷钾肥的投入,氮肥与经济效益呈二次关系,但在籽棉产量最高时,经济效益并不是最高的。回归分析预测了当地的适宜施氮量,发现当施氮量为196.66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为19428.3元/hm2。在YANG等人[2"2]的基础上,考虑棉花低耗高效种植策略,除氮肥投入外,还应结合其他肥料来源和施肥技术,多角度减少投入,保证产量。
本试验在氮素浓度梯度下,施氮量为180kg/hm2时产量最高,为3848.58kg/hm2,在此施氮量下棉花的皮 棉率也相对较高。观察棉花植株从开花吐絮期到成熟期的变化,发现处理小区内超过施氮量的棉花植株高大,果枝数量减少,吐絮晚,生理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棉花植株整体表现出“贪绿晚熟”的状态,导致产量下降;施氮量低于180kg/hm2时,由于供氮不足,棉花植株生物量减少,籽棉产量和衣分降低。根据单铃质量和根冠比很难判断氮肥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推测当地适宜施肥量与磷钾肥投入一致,每公顷氮肥用量为223.55kg时,籽棉产量最高,为3809.53kg/hm2;,当每公顷施氮量为196.66公斤时,经济效益最高,为19428.3元/hm2。基于“减投入不减产出”的方式,考虑肥料投入量,籽棉产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干物质质量,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喻树迅.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13,13(4):9-13.
[2]喻树迅,范术丽,王寒涛,等.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8):3465-3476.
[3]李真兴,杨绍群,张允昔,等.江西九江棉区棉花生产的问题与建议[J].棉花科学,2014,36(1):39-41.
[4]席吉龙,李永山,王珂,等.氮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1):10-15.
[5]郑剑超,闫曼曼,张巨松,等.氮肥施用前移对遮荫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5,27(4):37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