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视角下 “地摊经济”的社会态度调查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期   作者:施铭铭 陈丽红 王元楷 陈佳
[导读] 2020新冠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及巨大冲击,同时,由于出行限制,线下的工作岗位有所收缩,给民众就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施铭铭 陈丽红 王元楷 陈佳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南昌330000
        2020新冠疫情给国民经济带来及巨大冲击,同时,由于出行限制,线下的工作岗位有所收缩,给民众就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地摊经济”的火热给经济和民生带来了活力,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吸收了因为疫情影响待就业人口。同时也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信心。
        地摊经济作为城市是发展阶段中初级的经营形式,虽然在目前看对其正面评价较多,但民众也对其会带来的问题有一定的担心,比如环境污染、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等,民众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关乎社会对地摊经济的评价。这些声音也就直接影响地摊经济能否被城市接纳。而不是重复之前被反对被禁止的老路。所以从舆论的角度,多主体如何看待地摊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认识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对之后相关的政策又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在当下就显得十分必要。
        地摊经济的火热离不开疫情给民众带来的影响。百姓长达几个月的封闭管控,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消费娱乐意愿,这是长期压抑的生活带来的必然反弹,而地摊经济这种与百姓距离感最少消费方式,更有生活气息与人情味。它恰似一个窗口,释放了民众因为长期封闭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消费欲望 。所以,从舆情的视角研究地摊经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能让我们在关乎百姓生活的社会话题的认识上有一个更新,可以更全面细致的了解百姓的需求,从而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上更有同理心,更有人情味。
“地摊经济”摊主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关系。
        2007年3月26,记者许浩在《中国经济周刊》中写到《大城市容得下“地摊经济”吗》一文。在全国各地,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城管这对“天生冤家”已经“斗智斗勇”了几十年, 从“猫捉老鼠”到暴力对抗, 一幕幕市井短剧,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眼光中不断上演。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对“猫和老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城市流动商贩与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冲突, 实质上反映出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认识偏差。我国的城市化是压缩型城市化, 既肩负着传统的城市化的任务, 同时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下, 完成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使命。“”由此可见,摊主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化解,处理好空间区域的规划和管理,也就能更好地促进摊主和城管之间,由“猫和老鼠”的关系向“鱼和水”的关系转变。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在南昌一些区域的城管存在暴力执法的倾向,基本不会跟经营者说明原因和道理,有的甚至会没收地摊经营的工具,地摊经营者需要以一定的金额进行换取。而在对城管进行走访时,他们表示体制和规定是遵从上级部门的指示的,他们也是按照规定来办事。
        由此可见,地摊经济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多方更多的努力和支持,既需要地摊经营者提高个人的素养,遵守法律法规,也需要城市管理者合法管理,赋予管理以人文情怀。如斯而已,城市的烟火气——地摊经济的繁荣景象指日可待。
        
“地摊经济”摊位问题。
        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 与以往严查、严管为主要手段的普遍做法不同,上海、重庆两市, 先后实施了“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举措。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上海准备开禁马路摊点是个好事情,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是否进步还要看实际操作的结果再作评论。解禁马路摊点不能凭一时的冲动, 仅有良好的动机也不行, 必须得出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比较详细的管理法规, 才能保证马路摊点平衡地运行。”从夏教授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权衡好“人文情怀”和“规则制度”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才能促进“地摊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在对摊主的调查问卷显示:28%的摊主认为完善“地摊经济”要采取指定摆摊地点,有序经营;另一部分28%的摊主认为可以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来完善。可见摊主对于地摊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是有很大的期待的,既要满足流动摊贩的各种合理需求,又要使地摊经济规范化和有序化。
“地摊经济”给民众带来的便利和环境问题。
        如何处理小商贩带来的便利与城市环境问题间的矛盾, 在如今的大城市一直是个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表示:“流动小商贩是能够成为和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流动商贩是许多人的谋生手段。与此同时, 在城市中还存在着低收入群体, 他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小商贩的存在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求, 双方都受益, 实现了双赢。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放宽对小商贩的限制, 划定经营区域, 建设符合标准的商业设施;另一方面, 要加强监管力度, 保证市民的消费环境安全。”总的来讲,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我们对城管的调查研究中,30%的人认为地摊阻碍交通,影响市民生活;29%认为垃圾不及时清理会影响市容;23%认为缺乏管理,不够规范,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我们认为从城管的角度看,地摊的经营形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更为直观且要优先解决的,如何实现各方的协调共赢更值得我们深思。
“地摊经济”的发展潜力。
        纵观历史发展,现如今的很多百年老字号,其创始人当年都是靠小商小贩白手起家,早年他们肩挑手提,沿街摆摊设铺经营,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大酒楼、大饭店、大商铺,比如陈麻婆豆腐就是创业于清朝同治初年,其他小吃比如担担面、毛血旺、夫妻肺片等,无一不是以小摊小贩起家。由此可见,地摊经济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约翰.弗里德曼指出理想城市治理结果应为:“一个丰饶的城市,一个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一个适于居住的城市,一个安全的城市,一个主动包容差别的城市,一个关爱的城市。同时,他又指出,上述标准为全方位地改善城市提供远景......最终,它还提示我们城市要平衡发展。”从约翰的观点可以看出,城市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既要发展城市,又要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发展”
        国外对于“地摊经济”研究较少,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国外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对于商贩流动经营不仅仅有一个包容的,积极的态度,还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合乎城市和谐发展的准则。因此,我国在治理和规范“地摊经济”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治理经验,形成更加成熟的管理体系,以促进我国“地摊经济”良性发展,致力于让“地摊经济”成为民众口中的一段佳话。
        

        在对消费者态度的调查研究中,更多的消费者认为“地摊经济”可以增加城市活力力,添增烟火气息。地摊经济焕发新生为城市带来了久违的活力,促进了人们的往来和流动。
        综上所述,“地摊经济”在城市的发展势必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为了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极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完善的治理体系,既为城市发展注射活力,又兼顾“地摊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出既满足民众需求,又满足民众心中理想型的“地摊经济”。对与此同时,“地摊经济”摊主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履行相应的职责。而作为第三方的消费者,更是要有环保意识,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在享受到消费带来的快感之后,也不忘把垃圾送回家。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换来对“地摊经济”经营的良好印象和积极态度。
        而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地摊经济”摊主以及消费者都责无旁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地摊经济”释放活力,让它成为市民的便利“服务点”,让它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致力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