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无性别服饰创作设计—《再定义》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7期   作者:杨雪艳 陈晓涛 赵怡淼
[导读] 服饰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反应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在社会文化长期生活中,
        杨雪艳 陈晓涛 赵怡淼
        通化师范学院

        摘 要:服饰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反应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在社会文化长期生活中,女裙男裤的穿着方法是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穿着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具备审美文化的功能。无性别的服饰文化与女裙男裤穿着方式本应该是相矛盾的。无性别似乎就是对原有的推翻和重新定义,随着多样化服饰设计的发展,无性别服饰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呈现着向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性别、服饰、装饰、设计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无性别服饰设计的背景
        18世纪前,在西方上流阶级,他们无论男女都会穿带有金丝、精美绣花或蕾丝装饰的服装。在现代男性这样穿着会被认为是很“娘”的东西,但是在那时露出来的蕾丝边象征着精致和考究。这种在现今社会突显高贵的“女性形象”气质,在当时却不曾与“娘”或"同性恋”有关。
        19世纪欧洲服饰从巴洛克风格过渡到洛可可风格,男女服装的性别风格并没有后来的明显,男性服饰仍具有纤细的特征,有蕾丝刺绣等装饰。到了20世纪,无性别主义服饰对当时追求“反流行”时尚态度的嬉皮士有很大的影响。男性在穿着时,颠覆“性别服装”的传统,以穿花衣服甚至是女装为流行,掀起了一场颠覆性别的时尚风潮。
        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追求自我、个性的时代潮流,男女服饰特征被弱化。“无性别”服饰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在多元化服饰并存的时代,无性别化服装有着不可忽视的魅力。并成为了一种引领时尚的一种独特风潮。
(二)无性别服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无性别服装设计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去表达和演绎自我,摆脱从性别定义的服装风格,使服装成为无性别转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从无性别服饰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无性别服饰正在走向多元化、自由化。
        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能够展现自我的服饰。比如,对于喜欢男性服装风格的女性来说,很难在女装中找到这类风格的服装。同样,对于喜欢修身型、简约型服装的男性,在男装中也难找到自己满意的款式。现代人逐渐注重自我诉求,并且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他人着装,服装样式也越来越精彩、同时充满趣味性。所以无性别服饰是一个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无性别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研究.阐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性别文化的探讨逐渐开放,不同于传统性别划分,现在性别模糊的文化现象成为潮流趋势,服装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不再是区别男女界限的视觉符号。无性别风格服装应运而生并成为时尚流行趋势之一,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多的方向和思路。
        浅谈无性别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该文献总结出了无性别服装的设计特征和文化含义:复合性、多样性、结构性和反传统反秩序的思维方式。 也进一步得知无性别服装的着装风格从各个小众社会群族中逐渐被广大社会群众接受并给予认同,无性别服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它呈现出了人们自我的个人魅力和自我的个性品格的方式。
        男裤女裙现象研究——基于服饰符号学的现象分析.旨在通过对男裤女裙这一现象追本逐源,从史学角度探究男裤女裙形的成因、发展以及构成,以及能把握规律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无性别化的服饰现象与男裤女裙现象的矛盾与冲突正在发生。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理性推测未来趋势,这也是该论文的研究意义。
        无性别服装功能性结构设计研究.在满足人体穿着舒适度的基础上,从款式上研究如何设计出无性别风格的功能性服装。通过对功能性服装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无性别风格服饰潮流的深入探索,将功能性服装结构设计演绎出简洁、大方的风格。

结合东西方过往的经典无性别服装进行比较分析实现服装结构和款式的变化,从而达到"一衣多穿”、“一款多变”的目的。
        具有多样化穿着功能的服装结构设计.主要从现阶段的服装构造方法入手,对具有多样化穿着功能的服装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究。无性别功能服装的出现对多样化穿着功能服装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以无性别概念研究为切入点,着手自己的关于无性别概念的系列服装设计。无性别的概念其实就是指不去鉴别性别差异。LGBTQTA是性少数群体,也称彩虹群体,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酷儿等性少数族群的合称。我此次服装的就是以“酷儿”为灵感展开的系列设计。
        “酷儿”是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酷儿理论认为对于性别的判断和性倾向不应该是传统的固定思维。酷儿理论的中心思想提出,人的性取向是流动的,不存在同性恋者或者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或者异性行为,只是存在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酷儿理论相信民主原则在个人和个性的发展中也同样适用。酷儿想要表达的是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是对权力的挑战,是对个人定义方式,把个人定义为某种特殊身份、固定在某种社会地位这种做法的挑战。
        我的系列设计名称为《再?定义》,就是为了改变大家原有的思想观念,通过服装表达酷儿理论中重新界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性”什么是“自我”,并在此基础上给人以自由,重新定义自己是身份和性别。本系列服装采用了大廓形,是oversize和解构主义相结合的风格,传达了酷儿理论将身份视为弥散的,局部的和变化的理念。通过解构主义,打破常规的服装造型,向服装结构发起挑战,也与酷儿理论中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种划分结构挑战,向社会“常态”挑战相呼应。系列服装选用西服面料和羽绒服面料,羽绒服面料进行填充,形成轻薄与厚重的对比,还表现身份变化的概念。不同面料,代表了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它们在系列服装中使用,进行融合,也是想打破原有的界限,就像打破性别界限一样。同时反应了酷儿理论中的对男女同性身份本身的质疑,批评静态的身份观念,提出一种流动的和变化的观念。系列服装中还采用了抽绳和绑带与扣子想结合的工艺,抽绳是可以随意调节的,绑带和扣子也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变化。这样设计是想表达“自我”和不被束缚的概念,以穿着者为中心,减少服装局限性,同时用来表现酷儿追求自由和肯定自我价值的这一方面。此系列服装采用的色彩主要以红、黄、橙、紫为主,这五色分别代表了酷儿追求的五种精神:奔放、活力、吸引力、纯净。希望大家通过这系列的服装能够去理解认同和接受酷儿这个群体,了解无性别的概念和我想表达的有关无性别的东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整理有关无性别概念的相关资料,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到了有关无性别服饰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功能分析研究法:查找有关做无性别服装设计的品牌,对无性别服装的款式、面料、功能等进行分析和对比。进行正反两面的总结,构思自己的设计。
        (3)跨文化研究法:收集其他领域的有关无性别概念的内容,寻找有用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开始进行系列设计。

参考文献:
[1]无性别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研究.赵 妍.2095-0101(2018)08-0041-04
[2]男裤女裙现象研究 ——基于服饰符号学的现象分析.刘柳.青岛大学2015
[3]无性别服装功能性结构设计研究.李梦娟.[D].大连工业大学 2016.


作者简介:
1、杨雪艳(2000-)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运城,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2、陈晓涛(2000-)男,民族:汉族,籍贯:山西吕梁,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3、赵怡淼(2000-)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北唐山,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