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恒华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交通队,江苏 南京 210024
摘要: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国有企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为保证员工顺利外出执行公务,很多企业为员工提供公务用车,大型国有企业也为员工提供了公务用车且数量较多。随着公务用车数量的增多,公务用车,运行成本也在逐渐增高。为彰显企业的经济实力,部分国有企业采购了大量、豪华公务车,为员工外出公干提供便利。然而,这些公务用车将对企业运行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创效是第一位,节支就是一种创效,因而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需做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这也是现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问题
引言
通过国家公共财政购买,满足公务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要求,是公务用车的突出特点。可以说公务用车对于公务员处理实际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公车数量的增加,导致管理相关成本增加,由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腐败问题。加强公车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也是行政工作中的突出难题,积极有效地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应有作用,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公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1.1有利于遏制公车腐败,维护党的形象
在实行公车改革前,我国各级行政部门的公车采取的是分散经营的方式进行的。各单位、各部门自行负责自己的车辆管理业务。这种管理模式简单方便,便于各单位及时、高效地调配车辆开展工作。但是,要求每个单位和部门都有高度的管理意识。一旦缺乏管理,就会出现公车私用、超标准配置公车以及腐败浪费等突出问题。因为以前国家没有系统的公车管理制度,所以各地公车腐败现象非常突出,人们对此反映强烈。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有“三分法”使用公车的说法,也就是说,用来处理公务的只占三分之一,供领导干部和亲属私人使用的占三分之一,供司机私人使用的占三分之一。原本为方便公务活动或日常工作开展的公车变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从长远来看,如果任其发展,党和政府的形象将受到严重影响。
1.2有利于抵制特权思想,实现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实行公务用车分配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公务,提高日常事务处理效率。然而,由于管理的乏力和监督的缺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高,特权思想严重,公车的使用逐渐沦为特权的象征。今天,随着信息的发展,各种公车的丑闻和恃强凌弱的现象被无限放大,最终将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治国理政最大、最可怕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公车的滥用就是这种危险的具体表现。如果领导干部习惯于“官老爷”的姿态,沉迷于搞特殊化和奢侈享乐,他们就会失去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这种特权腐败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从而失去民心,损害党的执政根基。
2大型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一个企业的公务用车将代表企业的形象,因而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选择的公务用车档次随着增高,公务用车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成本在逐年增高。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时采用的是粗放型管理模式,且未分析社会发展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导致企业执行的公务用车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与现代社会不符。此外,国有企业公务用车采购、保养、维修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公务用车管理工作质量不够高。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公车私用、公车外借等问题,如此将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分企业虽然开展了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然而企业未建立完善公务用车管理机制,因而导致企业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水平较低、公务用车管理成本较高。
2.2未科学配置资源
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车辆资源未科学配置。科学、合理的车辆资源配置,可有效提高车辆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公务用车运行成本,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然而,国有企业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公务车辆超编问题,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采购大量公务用车。另外,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存在违规出借公务车辆的情况,致使国有资源被浪费。部分国有企业公务车辆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员工外出执行公务的要求,进而对企业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已明确规定公务用车数量,然而部分企业仍存在违规超量采购车辆的情况。若国有企业未科学配置公务车辆,将降低资源利用率、且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利。
2.3监管力度不足
正是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国有企业公车私用问题屡屡出现,其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管力度较弱、社会民众未积极参与公车监管工作。现阶段,我国已制定了公务用车指导意见,且明确指出国有企业严禁出现公车私用情况。然而,部分国有企业中的员工为方便自己,选择公车私用,这对国有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不利。
2.4用车成本较高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数量在逐渐增多,超标准高排量的车越来越多,如此在增加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还将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影响城市环境。部分国有企业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采购大量公务车辆,导致企业成本较高,且易引发腐败问题。
3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
3.1借助国外的公务车辆管理,对国内的政策进行调整
在国公车管理困难局面,国外的一些制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解决,总结起来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对车辆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公务人员的用车权利进行限制,除了少数的高级官员能够使用配车,其他公务人员用车可以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租车解决。采取严格的打击措施,根据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举报,对违规使用公车的行为可以重罚。在公务配车上的原则,尽量支持国产和低排量的车辆,杜绝公务车辆的攀比。最后是给予公务人员一定的交通补助,按照严格的补贴制度,给予公务员一定的交通补助。
3.2市场化改革,采取货币补贴的公车管理模式
公务车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家财政的庞大负担,必须将大量的公务车辆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以减少政府公务车辆的数量,同时提升公务车辆的使用效率,对公务员的出行进行补贴。此外在财政预算机制上,需要对政府的公务车辆支出花费进行严格的审核,制定相应的审核办法和相关的执行监督制度,将车辆的使用花费在预算上进行限制,以帮助政府缓解财政上的压力。
3.3加强对公务车辆使用程序的制定和管理
政府的公务车辆,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相关程序的审批和许可,对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出行记录进行登记和记录,在程序上限制公务车辆的随意使用。此外还需要实现使用维护费用的透明,对汽车的各项支出进行标准制定和审核,杜绝汽车使用费用的随意报销和支配。
3.4公务车辆采用市场化的改制和经营
公共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委托第三方的非盈利组织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为了减少公务车辆的数量,可以采取公务车辆使用公司化改制的原则,将公务车辆交给私营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公务员公务出行需要在私人公司进行租赁和司机雇佣。私人企业市场化的经营可以在车辆运行效率上进行保证,同时公务员也应该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货币补贴。私营企业的经营营收情况也需要受到政府的反向监督,确保公车改制中不会出现新的利益群体和集团。
结语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达到了降低企业公务交通费用的目的,树立了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然而,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之后,如何使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更好地适应新的公务用车要求,提高公务用车服务质量;如何使公务交通补贴范围更能满足所有参与执行公务出行人员的费用支出;如何使公务交通补贴额度既能满足公务出行费用支出又不会留存过多。从而确保企业公务用车不仅能够保障日常公务出行,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公务交通成本。
参考文献
[1]王亚旗.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3).
[2]李鑫,张宝生.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