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气象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创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孙豪杰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及各种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不仅显著提升了气象信息传播速度,还使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实现了显著提升。基
        孙豪杰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及各种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不仅显著提升了气象信息传播速度,还使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实现了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气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后重点针对四川气象新媒体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创新发展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新媒体;传播;发展;现状;创新
        引言
        目前,气象信息在公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有效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导致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方式日渐多样化,以往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方式受到覆盖面窄、时效性差、受众群体较少等因素的制约,已经无法与公众对气象信息提出的高标准要求相适应。新媒体作为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科普宣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做好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及灾害防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气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对气象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本文结合四川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创新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为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进而推动当地气象事业实现稳步、健康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气象新媒体传播特点
1.1不受时空限制
        气象新媒体的发展,使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第一时间接收与查询气象信息,通过手机的即时定位功能还能掌握所在区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基础天气信息。另外,还能通过拓宽传播渠道以获取相关的气象信息,例如当查询到即将发生暴雨天气过程时,可以了解暴雨的形成原因、影响及如何有效防御等。
1.2较强的互动性
        气象新媒体使公众与气象服务人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公众可以在气象信息发布网站上提出自身在天气信息上存在的疑惑,气象服务人员进行解答,以显著提升气象服务质量。
1.3公众主动获取气象信息
        以往公众均在固定时间段被动接收气象信息,一旦错过这一时间段将无法获取。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公众能够通过各种传播平台主动获取自身所需的气象信息。例如人们在出行之前往往会主动查询所在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并据此选择适当的出行方式;上班之前查询天气信息选择穿衣及是否携带雨具等,以上均表现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2四川气象新媒体发展现状
2.1现状
2.1.1微信运行状况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于2015年4月15日申请开通“四川气象”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公众推送日常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象科普与天气互动等信息。截止目前,累计发文2215期,微信关注人数达到24600人。
2.1.2微博运行状况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于2011年6月申请开通“四川气象”官方微博,主要为回答公众疑问,解释公众关心的气象问题,并发布权威的气象信息。截止目前,四川气象服务中心官方微博粉丝数量达458313人,累计发布37583条微博。
2.1.3气象手机APP
    据调查,截止目前“墨迹天气”下载量高达17亿次,远远高于其他气象服务APP。由于气象手机APP与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天气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


2.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气象信息真实性存在质疑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明显拓宽了其传播范围,并导致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众多的虚假不实气象信息,对气象信息权威性的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2.2.2人才队伍质量不高
        当前,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技能较强的气象媒体运维人员数量较少,大多数气象媒体运维人员均为跨专业的兼职人员,缺少气象专业知识丰富、新闻编辑能力与网站采编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各地区气象部门均为业务人员兼职编发微博、微信图文产品,不仅导致工作时间极易发生冲突,还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严厉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3新媒体技术无法及时融入气象业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依赖云计算、4G技术等互联网技术。随着云计算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还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然而新媒体技术在气象业务当中的应用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开发的产品种类较少,再加上专业技能人才匮乏,导致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高且气象服务技术无法及时更新,进而无法与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市场需求相适应。
3气象新媒体创新发展思考
3.1大力推广微博微信与手机APP,增加受众数量
        当前,微博、微信与手机APP已经发展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主要表现方式。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应当加大微博、微信与手机APP的推广力度,丰富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并积极开发贴近受众喜好的新颖的气象服务产品,以增加受众数量。另外,还应当逐步完善新媒体服务推广制度办法,同时加大其考核力度,定期做好其分析总结工作,以推动气象新媒体服务实现快速发展。
3.2严格做好监管,以避免虚假信息蔓延
        相关部门应当严格审查气象公众号的资质,一旦发现账户发布虚假气象信息必须严格进行封号处理。另外,官方应当及时通过各种公众号发布权威性的气象信息,使虚假信息没有时间与空间进行传播。
3.3强化技术研究能力,打造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团队
3.3.1强化新技术研究能力
        重视新媒体技术研究,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对气象服务数据挖掘技术、新媒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技术、高分辨率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还要重视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精细化的气象服务系统。另外,还要强化各气象部门及部门内部技术等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新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应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以确保高效开展科研项目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
3.3.2构建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团队
        通常情况下,气象服务工作涉及到多个行业与多个部门,不仅要求气象服务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技能,还要求其具备融合多元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新媒体时代,首先要重视培养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洞察力及其创新意识,不断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并探寻新的切入点。而且气象服务工作人员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与协作意识。其次,还要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将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相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以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而且还要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以壮大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再次,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气象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以提高气象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3.4树立气象服务品牌
    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应当积极建设与创新气象服务品牌,使“四川气象”在公众心中留下完好的印象。就气象服务产品而言,不仅要在内容上推陈出新,还要积极发展气象科普类、气象影视资讯等节目,使气象服务的丰富性与可视性实现显著提升。在技术上应当适当拓宽气象预报的精度与广度,注重时效性。未来,应当结合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其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以显著提升气象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乔媛,尹炤寅,高迎新等.基于公众需求的气象新媒体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互联网+”与气象服务——第六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C].2016.
[2]符晓虹,郑育群.新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发展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0(7):38-39.
[3]马原野.新时期气象新媒体现状及发展方向[J].时代农机,2018(2):181.
[4]刘双.赤峰市气象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思考[J].南方农业,2018(12):142-143.



作者简介:孙豪杰(1989-),女,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气象传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