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于海珍
中国一重技师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2
摘要:培养“大国工匠”建设高水准的技工院校,需要打造高水平的“匠师型”师资队伍。目前,我国技工教育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专业教师质量提升有待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从而影响制约着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
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高速度发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当今时代所需,因此,技工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关键部分,重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深度校企合作,积极打造大批高素质“匠师型”教师人才队伍,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技工院校“匠师型”教师建设的现状
所谓“匠师型”教师,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并能够精心职业专业技能,保证产品或技艺品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准确应用与传授,精益求精,具备教和做的基本职业技能与素养,而且拥有“匠心”的职业道德与情怀。
但目前我国“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够成熟,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一是专职教师进入学校,刚毕业走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与行业认知,因此,专职教师参与大量顶岗实践,获得实践能力提升,完善自我显得十分必要可行。但引进人才没有更多的实践时间,要培养“匠师型”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厉来磨合打造。
二是企业的行业里手参与教学,弥补实践空白,企业兼职教师授课,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技术指导 ,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带入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技工院校为培养“ 匠师型”教师队伍制定出很多培训方案与解决办法,但鉴于技工教育的社会地位,实现深度校企融合,建立常态化的“匠师型”教师队伍培训中心,实现新进专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教师科研辅导培训和实践培训,还任重而道远。
二、技工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心无力”
在我国,技工院校的师资结构复杂,一部分是高专高职毕业生,一部分是成人高校毕业生,一部分是重点中专优秀毕业生等等,改革步伐较快,师资来源复杂,导致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如果要短时间内提升教师队伍质量难度较大。另外,尽管技工院校深刻认识到“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势所需,但大多数省份的技工院校师资培养经费严重匮乏。严重影响技工院校教师建设和培养。在机制保障方面,我国技工院校并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权威的、可行性较强的“匠师型”甚至“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教师的具体培训方案,以及教师的职称评定、薪酬评定机制。
目前,技工院校采用的评价体系仍旧套用本科高校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高职院校教师既要规范教学、致力科研,还要攻于技术,这实际与技工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初衷是相悖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也可能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学术抑制,增加教师职业不安定的心理负担。这势必影响技工院校教师的自我发展与教育质量,同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不健全,最终导致技工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心无力”。
(二)“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量”轻“质”
在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与标准,各技工院校纷纷聘请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授课传技。这些兼课教师的引入,让技工院校在填报上交的“匠师型”、“双师型”数字表格中显得“好看”,但由于课酬较低,在兼职教师队伍中,大多仍旧是高校毕业生或行业的低端技术人员,行业大师仍旧很难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即使一学期几堂讲座,也是杯水车薪。另外,兼职教师队伍存在流动性。由于企业与技工院校管理机制不一,兼职教师并不能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保证教学质量。
技工院校对兼职教师的考核也不规范,疏于管理。课堂的“放羊式”现象比较普遍。
除此之外,技工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大多注重结果管理,忽略过程管理。如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等,学校大多通过最后成果、论文数量、课程展示等考核教师的实践所得。而真正“匠师型”的教师要出成果需要给予一定时间、空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专利技术的发明、产品的研发、项目开发都需要积累,切不能急功近利。因此,教师队伍建设的重“量”轻“质”,最终也将得不偿失。
(三)“匠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主动受限
在我国,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实现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径有:第一,通过到高校进修,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学术修养;第二到国外研修,拓宽自身的创作视野;第三,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顶岗挂职,这是目前技工院校较为常见的培训方式,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第四,到专业的培训基地进修,短时间内提升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培训的渠道与类别大多集中在被动式的接受,缺乏主动性创造,我国技工院校的教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基地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工作室其实是链接课堂与社会的一个平台,通过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工作室承接社会项目变现,极大提高技工院校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基地的融入,会让教师主动培训,主动提升自身技能、创造专业的、能接受社会体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这是一定程度上是切合度较高的“匠师型”教师队伍提升的方案。技工院校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求所有、便求所用”是经世致用的法则,技工院校不应求在求全,不应急功近利,应秉承“工匠”精神,精心培养人,留住人,通过“匠师”培养“匠人”。通过“匠师”吸引平台、创造平台,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才能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体的作用,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总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技工院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技工院校、行业企业应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破解技工院校教育发展中的结构性难题,调整步伐、摆正心态、科学布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洪.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策略[J].知识文库,2021(11):94-95.
[2]车太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4):148-149.
[3]杨清华.供给侧改革与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文教资料,2020(08):120-122.
[4]徐建方.技工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指引下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02):82-83.
[5]邹夏梦,李肇锋,黄翠琴,郑郁善.林业职业教育匠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06):48-52.
[6]沙丹,杨清华.论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智库时代,2017(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