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N3型内燃机车C6修电器间布线工艺优化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张文燕 王冬冬 于程
[导读] 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布线是N3车C6验证修布线工艺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文燕 王冬冬 于程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布线是N3车C6验证修布线工艺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器间作为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屏柜集中存放的空间,电器元件数量较多,线缆种类繁杂,布线优化难度较大。本文对第一台C6验证修车辆电器间布线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接触器屏线缆优化、微机柜连接器布线优化、电器间地板下线缆优化、线束余量优化、扎线弧度优化、线束颜色分类与隐藏,改善了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线缆交叉、并线余量长短不一、外观散乱的现状。将电器间布线效果整理图册,固化布线方案,保证后续验证修车辆布线质量。
        0引言
        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内部的线缆种类不同、数量较多、作业空间狭小,给布线工艺提升带来一定困难。电器间线束主要包括控制线缆、辅助线缆、主回路线缆,及信号线缆。不同种类线束间的电磁干扰[1],将给机车调试工序带来不明原因的活故障。第一台HXN3 C6验证修车辆电器间布线,尚存在一些待优化项点,需在后续两台C6验证修车辆上进行布线工艺优化。
1.电器间布线现状
        现HXN3型内燃机车C6修电器间布线主要存在以下四个待优化项点:
        1.原接触器屏本身自带线缆存在交叉,使得布线难度增加。
        2.微机柜连接器安装板与地板下连接器安装支架上的插头余量长短不一,扎线弧度不统一。
        3.局部线束存在交叉,主要是电喷系统、6A线、微机柜线束与其它线束交叉。
        4.N3车电器间线缆颜色多样,影响布线美观。
2.布线工艺提升
        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主要包含接触器屏,断路器、电喷系统、辅助电源变换器(APC屏)、制动接触器及转换开关、电阻屏、继电器屏、接口模块、微机柜。
        HXN3 第一台验证修车辆电器间部件的安装顺序为接触器屏→DCL支架→APC屏→电阻屏→继电器屏→微机柜,此安装顺序可应用于后续车辆。
布线优化项点:
        (1)接触器屏线缆优化
因0034接触器屏本身自带线缆存在交叉,使得布线难度增加,通过改善走线路径来尽量修改外甩线束交叉点,为电器间内布线做铺垫。       
        (2)微机柜连接器布线优化
原微机柜连接器布线优化安装板布线顺序为:1微机柜线缆→2 PDP板线缆→3线缆→4 6A线缆→5电阻屏插头→6司机室插头,该顺序连接器安装板线缆间存在交叉点,且需作业人员返工调整布线[2]。
现优化顺序为:1微机柜线缆→2 PDP板线缆→3 6A线缆→4线束→5电阻屏插头→6司机室插头。按照此布线顺序可避免反工,减少线束交叉。布线顺序调整如图1所示。

            

                  
(3)电器间地板下走线网线缆及连接器插头布线优化
原布线顺序为:1微机柜线插头线缆→2接触器柜自带插头线缆→3控制插头线→4接触器柜自带线缆→5继电器屏插头线→6暖气线→7电阻屏插头→8  6A线缆→9电喷系统→10接触器屏辅助回路线缆。
    此布线顺序存在主要问题:a)布线顺序中电喷线缆位于最上层,捆扎缺乏固定点,无法隐藏过长电喷线缆,造成布线混乱。b)电器间6A线缆路径较多,与其它线束交叉严重。
现优化布线顺序为1微机柜线插头线缆→2接触器柜自带插头线缆→3控制插头线→4 DCL线束→5继电器屏插头线→6暖气线→7蓄电池重联线→8接触器屏辅助回路线缆→9 6A线缆→10电喷系统。
(4)线束余量及扎线弧度优化
电器间地板下插头数量集中,线束来自各个屏柜,给统一布线余量统和扎线弧度带来困难,影响布线美观。后续两台验证修车辆将布线余量和扎线弧度统一作为电器间布线的重点工作,来优化布线。
(5)线束颜色分类与隐藏
电器间地板下线缆集中、规格多样、颜色多彩,使得整体布线效果略显杂乱。后续车辆将尽量实现同束线缆表面的线缆规格和颜色相同;将防火(红色)线缆平铺在线束上层,对颜色较为特殊线缆,例如暖气线缆(蓝色)进行隐藏,减小对布线美观效果的影响。
经过上述布线顺序优化,扎线弧度优化,及线束颜色的优化,及线束与车体的接磨防护[3],最后完成电器间布线优化效果如图2所示。

             
3.小结
本方案通过接触器屏线缆优化、微机柜连接器布线优化、电器间地板下线缆优化、线束余量优化、扎线弧度优化、线束颜色分类与隐藏,将改善HXN3型内燃机车电器间线缆交叉、并线余量长短不一、外观散乱的现状。将电器间布线效果整理图册,固化布线方案,保证后续验证修车辆布线质量。

参考文献
[1]贺琳.电力机车布线系统电磁兼容分析与处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1):15-16.
[2]康瑛,李武,范红云.CRH380BL型高速动车组布线工艺优化[J].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2015,(5):44-46.
[3]赵玉苗,刘义刚.和谐2电力机车导线防护的工艺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10):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