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7期   作者:张炎
[导读] 近些年,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迅速,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大数据技术作为连接基础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的重要纽带,
        张炎
        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湖北省  武汉市,43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迅速,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进步。大数据技术作为连接基础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的重要纽带,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实践人才的大力培养是满足区块链技术发展、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互联网巨头布局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举措。但在这一过程中,多数高校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滞缓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为此,文章以大数据为研究背景,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也开始重视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校也已经开始关注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工作。不过,因为学校的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少教学的经验,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就导致计算机教学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课程设置不合理成为制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来说,高校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出现通识类课程课时较少问题。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只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综合型人才发展的需求。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交叉与融合类课程较少,出现了学生掌握知识较为单一,缺乏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主要是由基础课与专业课组成。从宏观情况来看,高校并未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其他学科融合方面的课程。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但课时较少,难以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1.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课程推陈出新的周期短,特别是专业课程。然而,计算机专业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有效更新,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业务能力的需求。
        1.3实践场所有待开发利用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系统教学体系。一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现象:虽然很多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较多努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并对实践教学内容各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但很大程度上相关规定仍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另一方面,仍有许多实践教学场地还未进行有效利用:目前来看,很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在数量上已经达到国家相关要求,但在使用过程却存在空置现象,尚未发挥应有作用,甚至还有部分基地尚未投入使用。
        2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是处在互联网、大数据和5G等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显得更加重要。高校也是一样,想要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地进步,具备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能力是关键的一步。高校应该建立新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创新性思维。

积极探索符合国家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结合产业化需求增加教学的层次性,系统化、全面化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将创新融入教学培训计划当中,在无形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
        2.2加强师资团队
        在进行建立教师团队的时候,一定要从多角度来进行考虑,如学历、能力等,经过各种方法来建立一个具备高技能、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学校要根据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来进行考虑,并且让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外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因为部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只是具备以往的计算机知识,对于先进的知识不是很了解,这也就导致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无法将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教授给学生。所以,学校一定要组织所有的计算机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学习更多先进的计算机前沿知识,了解计算机知识的整体框架。而且要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计算机教师去国外或者其他学校学习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知识,然后和一些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随后,学校还要组织计算机教师去参与一些大数据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用理论来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教师可以学会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并且还可以让教师去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会,让计算机教师变得更加专业,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除此之外,学校教育管理者还要定期地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开展工作研讨会,在会议当中重点突出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优化革新的迫在眉睫性,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在遇到问题之后可以相互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以及经验,并将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从而保证每一位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并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化革新工作的要求,提升专业教学成效。
        2.3整合计算机课程群实验
        对部分课程群中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减少重复性实验和低层次实验,使得学生形成一个计算机学科的系统观与整体观。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课程的部分实验可以进行合并,整合为计算机系统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Web程序设计、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课程都可以整合为计算机软件实验。计算机网络、路由设计、网络安全等课程都可以整合为网络实验。各个课程群实验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内容优化,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素质。
        2.4优化课程设置
        为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校在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时,应改变传统课程设置方式。首先,应结合大数据时代要求打造突出应用型的理论类教学课程。高校可根据现有理论知识与主要课程,重新整理出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能力,结合IT行业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革。可删除理论意义大于实际工作的教学内容,增加与工作岗位具有联系的理论课程,为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做好准备。其次,应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建立模块化分阶段的实践教学课程。将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基本实验基础,逐步开设实践教学,使得实践教学方式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具体操作中,实现规范学生操作与提升实践技能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可按照基础、提高、创新、研发四个不同阶段稳步推进,在实践教学课程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最后,丰富学生素质扩展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寻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点,实现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连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高校也可通过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结语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将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纵观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相信计算机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攀,孙晓叶,周兆军,李寒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180-181.
        [2]胡鞍钢,周绍杰,鄢一龙,等.十四五大战略与2035远景[M].东方出版社,2020.
        [3]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编制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