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初漯河市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7期   作者:谢琼娜
[导读]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5-6日出现在漯河市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谢琼娜
        漯河市气象局  462300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5-6日出现在漯河市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500hPa高空槽呈阶梯状分布,再加上槽后存在较强的偏北气流,促进了冷平流朝着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700hPa和850hPa处的四川中部地区有西南涡不断发展加强,促进了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中低层地区,由于高空槽的作用,低涡系统东移增强趋势明显,低涡中心逐渐朝着江汉以南地区转移,有显著的气旋式环流;暖式切变线相邻的气旋中心带就是垂直速度大值区,同气旋云系的回拨主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降水落区、影响范围、位置均与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水汽通量辐合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降水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漯河市
        引言
        强降水是我国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来势凶猛、突发性强、降水量大和造成的危害严重。这种灾害出现时常常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而造成水库垮坝、河水横溢、农田被淹,房屋冲垮、通讯中断等,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漯河位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型季风气候,一年当中,冷热交替,四季分明。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漯河市强降水天气频繁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物理量角度出发,对2019年6月5-6日日漯河市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此次强降水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和物理机制,以确保人们可以全面认识这种类型的强降水天气现象,对强降水天气预报预测、防灾减灾制定等提供详细的科学资料和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1、天气实况
        2019年5-6日河南省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雨量南部30~60mm,局部地区80~100mm,最大小时雨强20~40mm。其中出现在漯河市的这次降水主要集中于 6 月 5 日 19:00 至 6 月 6 日 06:00,该时间段累计降水量为 48.7 mm,降水强度最大的时刻为6月5日19:00,强度为14.3 mm/h。漯河市气象台先后通过国突预警平台、云MAS平台、12121气象电话、电子显示屏、手机大喇叭、气象信息服务站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提醒有关单位和公众做好应对防范工作。
2、环流形势
        在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6月4日20时500hPa中高纬度地区存在有阶梯状的高空槽,分别位于贝加尔湖东部、内蒙古中部、河套到四川东部地区,因分布形状较为特殊,再加上槽后存在较强的偏北气流,使得冷空气不断向南方地区转移,由于槽底位置偏南,促进了冷平流朝着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另外,在700hPa和850hPa中低空处,四川省中部地区有西南涡生成且不断发展加强。因大面积暖湿气流影响整个华南至华北地区,为气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的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通过对地面形势场进行分析,西南地区与较为完整的低压系统相对应,同时北方冷锋与低压系统前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019年6月5日20时,气旋逐渐形成,500hPa高空槽的加深趋势显著,且不断向东转移,逐渐到达华北到中南中北部地区,同时受到槽后西北气流的影响,有大量冷空气向南方地区输送。在中低层地区,由于高空槽的作用,低涡系统东移增强趋势明显,低涡中心逐渐朝着江汉以南地区转移,有显著的气旋式环流。在700hPa处,西南急流出现在低涡槽前,最大风速达到了24m/s,为气旋的继续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结合850hPa形势场,有一很长的冷舌出现在华北南部到低涡系统后部,使得切变线附近有冷暖气团交汇,再加上切变线、高空槽系统的抬升配合,在切变线南侧的暖湿气流逐渐发展成为深厚的对流云系。结合地面气压场,在旋转气旋的作用下,气旋前部和后部冷暖空气汇合,且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冷锋和暖锋结构,在气旋生成后低压倒槽开始对华东地区进行控制。
        6日20时,大部分的气旋主体向东转移逐渐移动到海上,且强度减弱。500hPa高空槽北支全部从内陆移出,槽后西北气流开始控制华北大部、华东中北部以及中南地区,而南支槽强度较弱。850hPa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条延伸出的冷式切变线位于气旋后补,且与700hPa处的西南气流密切配合,平均风速为14m/s,对流性天气仍旧控制切变线南部的江南地区,影响漯河市的降水天气基本结束。
3、物理量场诊断
3.1湿度场与垂直速度场
        通过对漯河市这次降水的相对湿度和垂直速度进行分析,6月5日08时,有很强的湿空气上升运动出现在低涡槽前,使得对流云系不断发展旺盛,同时还与雷达回波图上西南地区东部的较强回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槽后冷湿气流也开始逐渐下沉。5日20时,低涡在向东转移的过程中有气旋产生,大范围的冷湿气流不断向南方地区转移,与槽后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周边交汇,进而构成了一条狭长的气流上升带。暖式切变线相邻的气旋中心带就是垂直速度大值区,同气旋云系的回拨主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有暖湿空气集聚,再加上抬升条件和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对流系统,为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6日08时,暖式切变线一带的垂直速度大值区面积不断减少,同云系回波强度稍弱相对应。另外,由于华东、江南部分地区受到西南气流的影响,有分散的对流云团出现,且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到了20时,气旋主体东移进海,其后部出现有大规模的下沉气流,此时天气转为晴好,冷式切变线南侧的湖南-江西一带有垂直速度大值区,且有较好的湿度条件,同时还有对流云带出现。
3.2不稳定能量条件
        强降水天气的出现与不稳定能量机制密切相关。在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其对流有效位能均超过了1000J/kg以上,K指数超过了35℃,SI指数在-2.5~-1.0℃之间,850hPa以下的有较大的偏南风存在,伴随着偏西南气流假相当位温高能舌不断向东北方向进行延伸,此时的大气呈现出增温增湿趋势,使得不稳定能量增加。低层有中尺度水汽辐合大值区,低层假相当位温高能舌及水汽通量辐合区则是降水落区。降水落区、影响范围、位置均与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水汽通量辐合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结论:
        (1)在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500hPa高空槽呈阶梯状分布,再加上槽后存在较强的偏北气流,促进了冷平流朝着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700hPa和850hPa处的四川中部地区有西南涡不断发展加强,促进了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
        (2)中低层地区,由于高空槽的作用,低涡系统东移增强趋势明显,低涡中心逐渐朝着江汉以南地区转移,有显著的气旋式环流。
        (3)暖式切变线相邻的气旋中心带就是垂直速度大值区,同气旋云系的回拨主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低层有中尺度水汽辐合大值区,低层假相当位温高能舌及水汽通量辐合区则是降水落区。降水落区、影响范围、位置均与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水汽通量辐合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安俊.2010年7月19日安阳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河南科学,2011,29(9):1076-1080.
[2]  谷秀杰,牛淑贞,介玉娥,等.2007年8月2日郑州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2):53-58.


作者简介:谢琼娜(1990.10)女,汉族,河南省漯河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天气预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