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进
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林场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5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经济增长,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增长,但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生态保护、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势在必行,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对此,国家提出了植树造林计划,但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所需树木种类不同,于是我国提出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本文就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技术
随着我国植树造林计划提出,国家对植树造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各地区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但实际上很多造林地区环境比较恶劣,树木生长环境较差,对于苗木的生存能力要求较高,以往的育苗措施已经不在适用于当前社会形式,急需对苗木质量进行提升,因此,对于造林树种苗木进行定向培育,其工作对于我国植树造林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困难地区植树造林种植率,保障树苗生长状况,提高造林种植效率与质量。
一、苗木定向培育理论
首先,所谓定向培育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将它们不断进行接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而苗木定向培育,是依据造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苗木的限制因素,在相应的苗木培育过程中采取一定的调控手段,是苗木在生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造林地区环境要求,做到适地适树造林。以自然环境恶劣地区植树为目标,应用苗木定向培育技术,采取一定的调控手段,例如通过抗性基因与种源选择、林木种子处理技术、苗木抗逆性调控技术、苗木活力保护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手段,以实现适地适树造林计划[1]。
其次,目前的苗木质量评定措施较为消极、落后,其只能对已经完善的成苗进行质量评定,对于不合格品进行个体或批量淘汰,其评定措施很是落后。苗木的质量是苗圃对于苗木培育整体环节和方案的最终评定和检测,其中每个环节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2],因此,会出现在苗木培育期间,通过环境管理和培育技术措施进行苗木生长状态调整,以达到苗木质量生产生理的高度统一,用工业生产程序来进行苗木培育的整体质量监管,改变苗木质量评定措施的落后状态。
最后,采取苗木定向培育技术有利于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发展工业用材林,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问题。目前工业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在较为平坦地区建立,采取集中种植,施肥灌溉,进行短期的轮伐作业,就像普通的农作物种植一样进行树木种植;另一种是在山地、丘陵等气候较为温和地区进行种植,轮伐期较长,实行可持续性工业林生长体系。通过对苗木定向培育技术的应用,在林区规划出工业林区,选用生长周期短的树种,制定定向培育目标,确保在短期内种植出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木材资源,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苗木定向培育技术体系
(一)抗性基因与种源选择
采用苗木定向培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树木成活率,展开树木培育工作。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抗基因与种源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第一,要遵循适地适苗原则。在苗木培育过程中,环境因素会对其生长带来很大影响,恶劣的生长环境会使苗木形成一种适应胁迫机制。不同种类的苗木所具有的适应机制也不尽相同,且同种苗木因受到的温度、土壤等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不同的生长结果。因此,要在不同地区选取相适应的苗木种植,保证植树造林计划的展开。第二,遵循适地适种源原则。通常情况下,同一种类的树苗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其会慢慢形成适应当地环境的适应机制,一旦造林环境与种源地环境偏差过大,会造成树木适应不良,影响树木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甚至是死苗的情况发生[3]。因此,要遵循适地适种源原则,保证树木成活率。
(二)林木种子处理技术
林木种子处理技术有很多种,例如传统的技术有温水浸泡法、低温层积催芽法、变温处理法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又涌现出了新型的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例如:第一,应用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找到了可以有效解除树种休眠、调节树种生长的药剂,主要有赤霉素、激动素、壳梭孢素等等;第二,静电场处理种子。根据实验研究得出,通过静电处理后种子,其种子萌发生理指标和树苗生长状况均有所变化,处理过的种子进行育苗后苗高、地径、生物量、合格苗产量都有明显提高,优于未处理过的苗种;第三,渗透调节法。使用其方法时,是使种子处于一个适合发芽的温度,但又控制着不让其发芽,等播种后是使其发芽更迅速、更整齐、第四,稀土液处理法。采用稀土液处理法时,将种子用其浸泡可以提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目前林木种子处理技术不断创新,为苗木定向培育技术提供支撑[4]。
(三)苗木抗逆性调控技术
多种因素又可以调控苗木的抗逆性,具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苗木营养调控技术。养分对苗木的抗逆性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苗木内部营养成分来提高其抗逆性。例如,通过研究表明,对苗木进行施肥,可以提高苗木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从而进行对苗木抗逆性的调控,通过对苗木内部某些元素的控制,抑制苗木某些部位生长,从而达到苗木抗逆性调控的目的。
第二,苗木水分调控技术。水分是苗木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灌溉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对苗木生理状态的调节上,对苗木抗逆性和树苗质量具有影响。苗木如果不断受到干旱影响,能增强其抗旱性和成活率。通过研究发展,在苗木生长后期对其进行控水,接受抗旱训练,可以提高苗木枝叶的存水能力,降低了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例,促进根系生长,降低了根茎比例,经过抗旱训练的苗木和正常培育的苗木,在干旱条件下相比,对水分利用率高,根系生长潜力大,苗木成活率更高。
(四)苗木活力保护技术与管理技术
第一,苗木活力测定技术。所谓苗木活力就是苗木在适应的生长条件下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根据苗木根系生长潜力,反映出各种树种、各种苗木种类、各种苗木形状、苗木的各个部位生长情况,以及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对活力的影响等[5]。也就是通过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种种变化,来预测其生长成活率,进而评价苗木生长质量。虽然评价周期长,无法及时对苗木做出判断,但是苗木活力测定技术还是可以反映苗木生长情况,了解其活力大小和抗逆性程度,为苗种原则提供经验。
第二,苗木活力保护技术。苗木的保护工作就是在苗木培育到造林栽种这一期间的保护,苗木保护工作对于后期苗木造林栽种生长具有极大影响。但目前在实际保护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部分地区造林项目苗木成活率低下的原因所在。因此,在苗木培育期间,对苗木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
总结:
综上所述,苗木定向培育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调理苗木培育与造林栽种相脱轨问题,是对传统苗木培育技术的改革,由过去苗木培育技术是以形态为导向,转变为环境限制条件为为导向,通过对苗木抗逆性的调控,因地制宜的进行苗木定向培育。但同时,苗木定向培育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进行更高效的培育。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植树造林工作中,应注重苗木培育工作,不断完善苗木定向培育技术,推动造林工作展开。
参考文献:
[1]费淑娟.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探讨[J].新农业,2020(22):52.
[2]郭馨怡. 苗木产业升级趋势呈现五化[N]. 中国花卉报,2020-11-12(006).
[3]刘燕.元宝枫原生丛干苗木定向培育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21):166-167+171.
[4]尹必孚.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方法探索[J].山西科技,2018,33(03):129-131.
[5]闫大成.苗木生产与造林绿化的“乱象”亟待改变[J].中国花卉园艺,2018(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