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祎
武汉工商学院 广州市从化区湾区设计协同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同性恋群体在网络社会中的交流得到了重要的虚拟肯定。在网络上确认自己的性取向并反思自己的状态和位置成为同性恋群体成员现存的状态,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意识上对主体本身的复苏,同性恋群体如一旦脱离网络就只有被迫向现实环境低头,可真正的进程推动应根植于现实社会中而并非虚拟网络,同性恋文化群体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身份要求者,这种现象表明他们仍然把自己置于现实社会的非常规地位,并继续呈现其在现实社会和大环境中的原本状态。
关键词:多元共生;同性恋爱;网络社区;现实社会
"Multiple symbiosis"? ——On the real contrast of homosexual love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of homosexual groups in the network socie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virtual affirmation. To confirm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and reflect on their status and position on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existing status of members of homosexual groups. 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the recovery of the subject itself in consciousness. Once the homosexual groups leave the Internet, they are forced to bow to the real environment. The real process of promotion should be rooted in the real society rather than the virtual network This phenomenon shows that they still put themselves in an unconventional position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continue to present their original state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Multiple symbiosis; homosexual love; network community; real society
进入现代社会后,性承认制度开始建立。性取向被重新反思,同性恋也跻身为行列其中之一。现代社会一种以异性恋为主流的规范性观念中,将同性恋群体的“绝对异类性”强加于群众。“偏差”和“病态”成为定义他们性取向的关键词,主流并不认可和接受。这一群体也是被“禁止”的局外人,脱离了主流,在边缘地带苟延残喘。
网络社区是指包括各种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由于网络社会具有维护共同利益和了解现状的能力,它已成为社会性别敏感群体寻求支持和帮助的主要媒介。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网络社会处于边缘地带。这对同性恋群体的状态被接受进程究竟有何种意义?
一、现实社会对同性恋的否定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人际关系、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人经验等成为决定个体态度以及反思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以来主导的儒家思想势必会影响现实社会对性取向的态度与观念。
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明确定义了同性恋的标准,给同性恋撕掉性变态的标签,从此,同性恋未再被认定为病态。但社会现实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这种态度又是一种取决于个人因素的性文化现象,涉及教育观念、风俗习惯、科学知识和法律等许多问题。
我国文化有异于于西方文化,对于性文化我国向来秉承保守、含蓄的态度,现实社会中大众一般不理解该现象并区别该现象为不属于人类固有天性的自然现象,于是他们以排斥的态度来对待同性恋,基本不愿接纳同性恋。媒体的报道也影响了大众对同性恋的认识和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一些媒体用性取向的非主流来解释同性恋者性交易、性爱等现象,无视事实本身,呈现出明显的差别色彩。这种倾向性的报道使观众给同性恋群体添加更多负面标签,极易主导观众的思维,对观众的判断带来影响。
二、网络社区对同性恋的肯定
同性恋群体生活于现实社会的边缘地带,现实生活中对这种交往状态的排斥导致群体内交往关系的断裂,带给他们认知中不同程度的危机感,致使同性恋群体走向网络社区,以互相之间精神的认同而在线集中并交往,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网络社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虚拟情境,成员在其间进行的是匿名、虚拟化的社会互动。按照研究网络社区的先锋雪莉·特克的表述来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网络中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虚幻的,互相可以感知到的只有文字间的交流。
同性恋者承受着在现实社会中自我状态被排斥后进行身份隐藏的压抑,在同性恋群体的网络社区中,以试图表现一个忠于内心并真实透明的身份为主要的社交目的。在社交社区中,成员的创建方式以采用确切型的身份资料为主,并极力清晰地标识自己的同志形象。此外,同性恋者大多敢于在虚拟网络中“出柜”,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和经历公开,打破了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保密的 “紧绷”状态,使得真实的自己“浮出水面”。
同性恋群体的状态认同和兴趣寻找在网络社会中被发现和维持,他们在社会群体的某一特定群体中被虚拟的肯定,是来源于虚拟网络中同性恋群体的个人人格定义。在同性恋群体自身中,这种虚拟化的网络社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在社会环境压力下对现实生活的担忧和对自己的怀疑,从而具有“自我麻痹”的效果。
三、自我身份的反思重认与相关诉求
在以主导为异性恋的现实结构中,主流话语对同性恋群体不自觉的加上“变态”、“心理扭曲”、“怪人”,并附加上“艾滋病”、“性犯罪”、“吸毒”等标签,这些无一不是指出同性恋群体属于非主流的异流者。只有在现实中改变对同性恋事情本身的看法,才能使同性恋文化趋于正常。
社会排斥感将导致社会成员互相诋毁乃至整个现实社会关系趋于破裂,排斥与绝望的对立情绪在整个社会弥漫。同性恋群体的基本尊重得不到实现,通常情绪阶段演变进程为压抑、自卑、无助、受挫、失望进而孤立,现实社会更加冷漠化,这种不正常的心理不仅可以用正常的思维进行理解而且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的心理而精神自不可控。
同性恋群体不仅可以在网络中得到的虚拟性支持而且使他们对自身身份进行反思,也促使部分成员可以触碰现实并反思自己现实中的社会地位,是一种对自我社会位置反思重认的表现。
同性恋群体在对自己社会位置的反思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拷问进而对自我身份进行重认,重认的结果体现在自我身份的再次肯定中。反复重认并确定为同性恋的人群,只有用更加勇敢的态度来面对自己,从而使后来者有所依,形成抱团取暖的现象。
两会同性婚姻的提案引发同性恋群体以及社会的高度注意,通过相关评论,可以清晰的定位到同性恋群体对自身位置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诉求。
以下是网站2010年3月5日《两会同性婚姻E提案被受理》这一新闻的主要评论:
爱是不分性别的,强烈支持!
完全支持为什么反对呢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爱啊,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同志不是低贱的,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无上光荣的,只有好好珍惜自己、认真对待他人,才可以得到尊重。
通过以上不难发现,同性恋群体间存在严重的抱团取暖现象,他们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撼动如钢铁般的现实。同性恋群体认为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现实社会中不被理解的状态,而改变这种状态的最佳办法是得到现实社会而不是虚拟网络中的尊重与接纳。
综上所述,被社会理解并接纳的渴望是同性恋群体的基本诉求。
四、现实情况与自我妥协
以异性恋为主题的社会状态、被另眼相待的边缘群体、群体内部互相传播,这使同性恋群体产生以自我为边界的一个仅对内的社区。依吉登斯的说法,社区是一种隐喻,人们以构建社区为目标,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群体,在混沌的现实生活中划分属于他们自己的区域。在现实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状态的推动下,同性恋群体之中这种社区的产生是必然结果。与其说是一种对内社区,倒不如说是一种临时逃避。
同性恋群体在网络社区中的现身和表达,说明他们在意并希望客观环境对他们不是绝对的排斥,并尝试将自我地位拉入主流,渴望得到环境的支持。这种意在承认却小心试探的行为造成了“同性恋群体在虚拟网络中日益浮出水面与现实的基本状态产生矛盾”使得同性恋群体趋于对内发展,而他们的勇气来自于对现实社会主流试探性的虚拟协商。
总体看来,尽管虚拟网络社区中存在对同性恋群体的基本认同,虽推动了现实生活中的进程,但对于当今社会状态中的现实情况仍几乎不存在“浮出水面”的可能。相较于网络社区中,现实社会的力量很显而易见的不足以撼动以异性恋为主导地位的基本状态,同性恋相对于异性恋的边缘地位也依旧日复一日,歧视与偏见不足以消除,更不存在地位的转变。
五、总结概述与展望
人类同性性行为的可考文献记录已有约4500~4700年历史,直到近代,人们才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1869年,德国医生本克特首次将其命名为同性恋,成为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一些学者对同性恋提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符合相应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是由其所处的三维空间决定的。人们对同性恋现象的认识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全面、深刻、客观,使得同性恋不止处于虚拟网络社区中,在现实社会共存,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全世界应推广文化“多样性”方针,注重人类的个性发展并遵从人类本心,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发展,营造真正意义上“多元共生”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姚祺, 何款怡, 黄真真. 西方社会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 ——以探究西方同性恋银幕形象演变为背景[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第3卷(15):55-56.
[2]庾泳,肖水源,王希,等.长沙市两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69-371
[3] Bettinsoli M L , Suppes A , Napier J L . Predictors of Attitudes Toward Gay Men and Lesbian Women in 23 Countries[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9, 11(5):194855061988778.
[4] 吴煜宗. 同性婚姻合法化论辨正[J]. 月旦法学杂志, 2014, :5-19.
[5] 王志国. 当代社会同性恋现象的伦理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第39卷(10):231-237.
[6]汉斯·利希特.古希腊人的性与情[M].刘岩,王琼,许勉君,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82.
[7]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
[8] 孙 睿. 究竟何为同性恋[J]. 科学24小时, 2019, (1):10-12.
[9] Adler S Y , Brenner J . Gender and Space: Lesbians and Gay Men in the C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