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地修复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的理论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7期   作者:张天义
[导读] 对于采矿地修复工作而言,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是该项工作重要的践行基础,整项工程需以此作为指导思想,
        张天义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采矿地修复工作而言,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是该项工作重要的践行基础,整项工程需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并从环境保护恢复工程原理内涵出发,进行实践讨论。明确采矿地修复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意识到山水林田湖恢复工程的不足之处,解决各部门工作的不协调、环境评价机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并对此展开实践研究,通过增强各级部门间协调度、强化政府部门执行力,得到新的生态治理方法,使采矿地更好被修复。
        关键词:采矿地修复;基本理论;实践研究
        1.采矿地修复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的理论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作为优势的矿产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消耗,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逐渐下降,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引发大众的关注,关于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工程也提上日程,力求改善采矿地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作为一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在国家环境治理中具有基础性保障地位,不仅存在整体性和协同性规律,还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有着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煤炭资源占我国能源的60%左右,在对其的开采中,会严重破坏周遭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结合采矿地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对自我调节困难的生态系统展开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综合运算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特性的要素指标。生态整体主义环境的核心对象是生物共同体,近年来矿产资源虽有一定下降,但各类要素间的制约关系仍旧明显,区域生态系统的农田、草地、湖泊相互依存,并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不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也增强了生态系统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
2.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存在的不足
2.1各部门推行政策不协调
        构建协调的生态修复体系,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可以更快的修复好采矿地区被损坏的环境。因为煤矿采用露天开采的模式,所以使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采坑、工业场地、道路破损等问题层出不穷,露天采掘的降尘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草地,还造成了土壤扬尘污染,致使草地使用功能降低,影响牲畜正常发育,令该地区畜牧业经济受到损失。目前,对于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来说,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环境修复法规,无法针对采矿区域冻融关系的失衡,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职权部门法律效力较低。由于湿地的严重退化,牲畜常年吸食受污染的牧食,原有的冻融层和多年冻土层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修复政策实施的细则未能实行,令各部门不能从客观上整体把握工作大体,进而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工作不能有序执行[1]。
2.2环境评价机构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环境评价制度已经在我国推行,但是环境评价机构执行力度的不足,仍旧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煤炭资源开采所形成的采坑,会在该区域内形成负地形,受到地表水流流向的影响,令不同的水源汇聚到采坑,严重影响采坑与渣山边坡的稳定性,进而对周边冻土层造成破坏。

随着温度的增加与时间的流逝,采坑周边冻结层上水源开始解冻,与地表水一起向坑内流动,导致植被退化,令矿区水源涵养功能大幅衰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采矿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而在实践环节,却存在罚力度低、执法不严等一系列负面因素,这使得采矿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对其的决策审批,令制度有名无实。
3.采矿地修复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的实践
3.1增强生态修复相关政策协调度
        为推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采矿地区生态修复这项繁杂的工作。在实践中,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环境治理总体要求,重新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对已经遭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综合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避免执行中实施政策的不协调状况,需要结合经济、自然、社会等多个领域,加大技术与人力物力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开展生物多样性工作,并建立起系统的生态修复法律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首先,要整合生态修复方面的法律,并结合采矿受损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完善专门的生态修复法。其次,加强流域与湿地的保护,对周边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地,进行保护地功能重组,对采矿受损区域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最后,需在开采前制定详细方案,加大重大科技攻关,走上边开采、边恢复的治理道路,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通过河湖水系连通、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土地整治等措施 ,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3.2强化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在一个行政管理单元内,需要强化资源负债表编制,必须坚持强化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能,按照各级部门的行政区域,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进行全面管理。为了加快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将环境管理制度贯穿资源开采全程,以便更好的推进生态修复进程,更要注重生态治理的联防联控联治,协调好行政区域与自然区域的关系,加强各个行政管理区域间的交流合作,除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的工作政策,还应对开采的每一环节严格把控,通过现场的实时勘测取样,进行采矿修复液区域的样本收集,并将其作为该区域复垦后的参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正确编制,使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能够有效覆盖行政区的全部生态系统,使其不仅能监督企业落实生态修复的进程,还能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建立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2]。
4.结束语
        与一般的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程相比,采矿地修复往往更具难度,在修复时更要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与协调性。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和“一个地球”原则,国家国务院对矿地修复设置了最新方案,该方案以景观融合、技术可靠为基础,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与保护。该项目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制定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的总体制度,并在各级政府的层层 治理下不断完善总体制度,提出“一坑一策”的治理对策,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采矿地区生态修复体系,把生态保护摆上政府议事日程,建立多种山水林田湖修复治理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特定的生态治理方法。目前采矿地修复已取得明显效果,把控了新时代采矿工作的发展方向,提高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雪松,张安,徐征军.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48-49.
[2]潘叶,王腊春,张燕.基于生态价值的幕府山采矿废弃地修复效果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02):18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