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保护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7期   作者:赵忠禄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经济的不断增长中
        赵忠禄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林业站 8170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经济的不断增长中,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尤其是森林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不合理的砍伐,森林中爆发了大面积的病虫害,极大的降低了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不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最新科学技术来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水平,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关键词:森林保护;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森林有着极为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需提升对森林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来使得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当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森林造成了极大压力,导致森林大范围的爆发病虫害,极大的降低了其意义。针对于此,我国不断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旨在提升森林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制约,我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病虫害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森林遭受病虫害的面积逐渐扩大,且由于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和外来物种侵袭,给森林治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这就对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来提升治理水平,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森林爆发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一)自然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更多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使得全球气温大幅上升,这就导致各地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而这些自然灾害极大的破坏了森林生长环境,导致很多森林中的生物灭绝。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极大的降低了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全球气候变暖更给病虫害提供繁殖所需环境,因此,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爆发频率越来越高。
(二)人为因素
        近年来,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加大对森林的采伐力度,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结构,极大的降低了森林抗病虫害能力。另外,部分地区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不注重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开展防治工作,用大量投放农药的方式来防治森林病虫害。农药虽然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应用会提升害虫的抗药性,降低了杀虫效果,更加剧了病虫害爆发[1]。
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一)病虫害呈多元化发展
        当下,随着我国对外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交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大量外来病虫害种类进入我国,在部分地区的森林中已形成大规模爆发趋势,在对森林产生威胁的同时更加大了防治难度。对于外来物种的防治措施和森林自身产生抵抗力均需要一定时间,对森林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森林受灾面积不断扩大
        在我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天然林面积逐年减少,森林中以人工林为主。为提升经济效益,部分地区在栽植人工林时,不注重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森林中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森林中生态结构失衡,使得森林中爆发病虫害的频率越来越高,受灾面积进一步扩大,极大的降低了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三、森林保护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选择适宜树种进行栽植
        近年来,随着采伐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天然林的数量急剧减少,森林中以人工林为主。在选择栽植品种时,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降水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在当地栽植品种,提升其成活率的同时更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其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稀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在选择树种时,需注意选择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等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在栽植前,更要完善树木的检疫工作,避免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树木被栽植到森林中,扩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在栽植过程中合理安排树木布局,控制栽植密度,提升树种多样化,更减少树木之间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在开展树木检疫工作时,需彻底消灭虫卵和病菌,并将树苗中病弱苗去除,确保树苗自体强壮,提升苗木质量。在栽植时,注重土肥水的管理,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更应结合往年病虫害发生具体情况,分析其发生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计划,提升防治水平[3]。
(二)完善森林中监测体系
        在立足于森林保护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森林中完善监测系统,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如红外检测,全球定位及遥感技术等来开展监测工作。对森林进行不间断的全天监控,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管控,对病虫害的发生做好评估工作,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更降低病虫害爆发给森林造成的损失,减少防治成本,降低防治难度,总体提升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保障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的防治措施
        传统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防治手段单一,通常以大量喷洒化学农药为主,虽在短期内防治效果明显,但极为容易造成大量农药残留,对森林造成二次污染,降低抗病能力。且由于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长时间下来会使得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防治效果。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引入国内外优秀防治技术,来提升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可在防治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防治措施,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对森林环境不造成影响。在利用物理手段开展对虫害防治中,可利用害虫趋光性特征,在森林中悬挂杀虫灯,对害虫进行捕杀。在开展对病害的防治中,可将树木进行涂白处理,防止树木出现冻害,对于已经出现的病害,需及时刮除病害表面,并将其与健康树木隔离,设置隔离带,降低感染几率[4]。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在防治森林病虫害中,生物防治也在广泛运用到防治过程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可引入害虫天敌如啄木鸟,赤眼蜂等,维护生态平衡,控制种群数量,来防治森林病虫害。更可在森林中施加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等,提升防治效果的同时更不会造成森林二次污染,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结语:针对于不断恶化的森林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大重视程度,立足于森林保护原则,在造林时,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在当地栽植的品种,完善对树苗的检疫工作,在栽植时注意合理布局,控制树木密度。完善森林监测系统,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完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制定防治方案,更要不断引入最新防治技术,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避免森林受到二次污染,更降低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以此来加大对森林的保护力度,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岩.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举措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5):36-37.
[2]牛彩琴.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1):140-141.
[3]吴义财.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反思与优化策略阐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9):223-224.
[4]徐慧梅.基于森林保护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探讨[J].花卉,2020(08):260-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