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预防与诊疗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7期   作者:岩宰
[导读] 牛气肿疽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有气肿疽梭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症
        岩宰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65622

        摘要:牛气肿疽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有气肿疽梭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症,同时该疾病有着死亡率的典型特征,这意味着在养殖范围内一旦出现牛气肿疽将意味着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需提前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措施,并根据牛的发病症状做出基础诊断和治疗,以免造成大面积传染。基于此,分析牛气肿疽的流行病理,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关键词:牛气肿疽;预防;诊疗
        引言
        气肿疽还可称作黑腿病或是鸣疽,属于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且在某一地区内大范围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染病则病牛会表现出高热、肌肉丰厚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且伴有跛行。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所有养牛国家均有该病的发生,正是由于该病会给养殖区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受到了大范围关注。
1病原及流行
        首先,气肿疽梭菌的两端呈现钝圆状,会伴随产生一定数量的不耐热外毒素,外形是粗大的杆菌,芽胞的抵抗力较强,可在泥土中长时间生存,甚至在5年以上,在病料中通常为锥形,单在或是成对排列,能够自主运动,芽胞可在环境内长时间生存,使其成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传染源,从而在发病之后造成大范围快速传染。同时,能够在腐尸中长时间存活,最高可达三个月之久,无荚膜存在,在体内外都可以形成芽胞,杀死方法主要是使用3%的福尔马林,在溶液中浸泡15min。该病症自然感染通常对于水牛、耗牛以及乳牛的感染性较低,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0.5~5岁之间,其中感染数量最多的区间为1~2岁,这一年龄段属于高发阶段,死亡率较高,羊、猪较为少见,骆驼存在一定的偶发性,而狗、猫、马等基本不存在感染现象,其中感染几率最高的为黄牛。由病畜直接排出的病原并不是通过直接传播带给健康家畜,该病症的传染源头多为患有病症的病畜,从而通过牛的排泄物或是由于尸体处理不当、不及时而造成的大范围感染,进入土壤之后在腐尸内长时间存活,导致周围的土壤、水、植物等受到污染,同时,饲料、土壤以及水源同样会导致本病原快速传播,进入到动物的体内,随后融入血液而导致动物大面积感染。
2病状特点
        牛气肿疽的自然病理潜伏期多为2~5天,病牛一般没有前期表现症状,多为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体温快速升高,同时病牛伴有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后续相继出现其他病状特征,例如肿胀,在颈侧、肩前、后肢上端以及各处肌肉丰满部位都是出现炎性肿胀问题。这些部位会出现炎性肿胀,前期肿胀部位发热且伴有疼痛感,后期中央变冷、无痛感。在患病处的皮肤多为干硬,颜色表现为暗红色或是黑色,有时还会出现偶发性坏疽。在进行触诊时,若进行叩诊则会出现明显的鼓音,将患处切开后,从切口流出污红色且带有泡沫状的酸臭液体。除此之外,在局部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若触摸淋巴位置则十分坚硬,随后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且困难,脉搏跳动速度极快但非常虚弱,在体温下降后上升时出现死亡。

同时病畜在发病后的病程所谓1~3天,时间较短,偶尔有病畜的病程为10天。若发病部位仅集中于口腔内,则患病牛会出现腮部发肿,舌头伸出口腔外。年龄较大的病牛病势较轻,中等发热,所伴随的肿胀现象较轻,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痊愈。
3牛气肿疽诊断
        该病症的诊断要点为肌肉部位出现水肿,对该部位进行叩诊后能够发现较为明显的捻发音;肌肉切面处呈海绵状,多为暗红色;肌肉切面流出红色液体,且伴有较为明显的气泡状和酸臭味。由于牛气肿疽病的表现症状并不特殊,在进行诊断时会与炭疽以及其他种类的恶性水肿混淆,从而导致诊断错误,影响救治,因此要清楚牛气肿疽病和其他相似病状之间的区别。牛气肿疽病和巴氏杆菌病之间的区别较为明显,由于巴氏杆菌病是在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血,全身性的急性败血症变化,即在患病牛身上能够发现内脏器官有出血状况,用手进行按压之后在水肿部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压痕,且咽喉及器官出现肿胀,在鼻部出现浆液性鼻液。而牛气肿疽病和恶性水肿之间在重要在于炎症肿胀部位的不同,牛气肿疽的肿胀部位处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且在肌肉组织中并不含有气体和内脏,无法用肉眼直观观察到直接性的坏死变化;而恶性水肿的肿胀部位多为皮下,且发生肿胀的部位无法确定,若患病牛年龄为3岁及以上可初步判断为恶性水肿,在病发部位切开可发现皮肤后肌肉呈黑色,并且汇流处带有恶臭气味的黑色腐败性渗出物。
4牛气肿疽的预防和诊疗
        牛气肿疽的发病较为突然且多数患病牛在发病后的病程较短,因此要尽早发现患病牛并及时治疗。牛群在放牧时必须配备相关放牧人员跟随照看,在放牧过程中认真观察牛群状态以及每头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则需及时向上报告,并严谨阐述病牛状态和变化。若确定病牛患有了气肿疽,则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病牛转移,及时消毒和灭菌,确保操作的严峻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其他牛群进行强制性的疫苗接种,以免出现大范围感染的状况。在发生了气肿疽的区域内要第一时间进行强制性的免疫措施,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时,要求各年龄段的牛都需接种疫苗,小牛在6月龄之后接种第二次,在同年秋季对牛气再进行一次气肿疽菌苗接种。病牛、疑似病牛和健康牛之间要做好隔离工作,进行分隔饲养,确保各区域之间不会出现流通,并对健康牛采取紧急预防。在对病牛进行治疗时在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以达到良好救治效果,一般注射量为150~200ml,可对患病牛的肌肉处进行注射,每日2~4次。处于发病早期的病牛可以在水肿部位注射双氧水或是普鲁卡因青霉素,以达到良好诊疗效果。同时也可采用注射适量高锰酸钾也能够获得一定效果。感染病牛死亡后的尸体是切断感染的关键,因此不能随意丢弃,更严禁出售和食用,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后果。在进行病牛尸体处理时要将尸体和已经被污染的饲料等物品一并焚烧,并对活动场所、使用过的用具和栏舍进行深层次的消毒处理,以免病菌大范围流传。
结语
        各养殖户需意识到牛气肿疽发生所带来严重后果,从而重视牛气肿疽的预防工作,掌握牛气肿疽的发病原因和特点,强调水源的清洁,防止水源的严重污染而导致病症出现大范围传染,制定相应的防疫计划,按照严格的消毒标准进行消毒杀菌工作。该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需加大防控力度,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策略维持养殖业的平稳发展,保障动物疫情能够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孙瑛,雷国云,于林洁.牛气肿疽诊断与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8,(17).59-60.
[2]于千桂.牛气肿疽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饲料添加剂,2014,(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