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洪
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河南 濮阳 457172
摘要:文79块储层砂体空间分布变化大,多呈不连续分布的孤立透镜体,储层预测困难;同时剩余油的空间分布零散,认识难度大,挖潜难度大。本文通过精细刻画储层展布,明确储层矢量性特征;开展小层沉积微相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及矢量井网研究,实现剩余油差异化精细挖潜,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预测 沉积微相 矢量井网 差异化
1 油藏概况
文79块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带南部,处于东倾文东断层和西倾徐楼断层所夹持的地堑带中。含油层系主要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下亚段,油藏埋深2900-3500m。油层平均孔隙度15.5%,空气渗透率32×10-3mD。含油面积11.8Km2,石油地质储量1426.26×104t,可采储量277.08×104t,标定采收率19.43%。文79块经历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调整阶段。受储层影响,剩余油分布越来越零散,认识和挖潜难度大。
2 地震储层预测
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学方法从地震数据得到地震属性,并对每种属性及其所表征的地质意义进行描述。对提取的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初选;计算井旁道地震属性,通过测井解释结果与地震属性的匹配关系,优选地震属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归一化处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储层的宏观展布;将优选的地震属性来预测砂组级别的储层空间展布,为砂组级别的沉积微相刻画提供依据。
通过正演分析,明确了砂体的空间叠置样式,进而有效指导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测井约束反演,在属性预测的基础之上,开展了复合砂体的空间展布预测。对于3m以下利用地震资料难以预测的薄砂体,主要是在测井约束反演结果的基础之上,利用地震资料协同模拟建立泥质含量模型,继而利用泥质含量识别储层的下限标准建立岩相模型来进行薄砂层的精细刻画。
3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测井相分析,认为文79块沙二下亚段属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四种沉积微相。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和西南部的构造高部位,砂体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散开,并向东部减薄。
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以单砂层为研究对象,以夹层识别为基础,运用沉积微相约束下的油藏工程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充分利用测井解释资料、吸水和产出剖面资料等,分相带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储层连片小层水驱动用状况较好,水淹较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水驱未波及区、井间水动力滞留区、层内动用不均的韵律段和井网不完善区;二类层局部水淹较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层间干扰未动用、动用差的区域、井网不完善区。三类小层本身发育零散,注采不完善,整体水淹较轻,剩余油凸镜体分布。
4.1垂向上剩余油分布特征
垂向上由于水驱具有方向性,沿物性好的方向突进,造成垂向上剩余油饱和度值有差异,物性好剩余油饱和度值低,物性差的剩余油饱和度值高。从吸水剖面监测显示,垂向上吸水呈现矢量性,油藏局部区域出现吸水比例大于90%,出现高耗水层。突变后由于水相流动阻力急剧减少,高渗区吸水量大幅增加,注入水基本达不到驱替原油的作用,进入高耗水而几乎不产油的渗流阶段。从而形成高耗水层,造成层内、层间剩余油饱和度存在差异。
4.2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特征
平面上有利储层的展布方向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受沉积微相、河道展布方向、注采井网影响,水淹形态具有方向性,河道内剩余油饱和度值低,高值主要集中在河道侧翼、席状砂、井间水动力滞留区以及水驱未波及区(如图1)。
4.3 剩余油潜力
根据含水与含油饱和度对应关系,按不同剩余油饱和度级别,统计区块的不同微相储量分布状况,含油饱和度小于0.4486的地质储量所占比例为23.1%,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河道;含油饱和度大于0.5266的地质储量所占比例为为26.0%,主要集中在河道侧翼。
5 差异化挖潜
5.1 注采井网优化
结合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进行不同差异相带与井网的匹配关系分析,河道注河道采,注采井距应该适当拉大,席状砂注席状砂采,注采井距应缩小到120-150米。
5.2 挖潜对策
对于河道内剩余油,一是通过打塞、改采、转注等拉大井距,建立河道内注采井网,打破原有固定流场,实施剩余油挖潜;二是开展层内深部调驱,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三是在饱和度值、压力值低的区域,通过水井提水、油井控液,饱和度值、压力值高的区域,通过水井降水、油井提液,改变水驱油方向,增加新的见效方向,提高水驱油效率。
对于侧翼剩余油,通过建立河道注水侧翼采油井网,在加强河道注水提前培养的基础上,侧翼油井压裂引效实现挖潜。
对于席状砂内剩余油,以井组为单元,通过局部缩小井距,完善注采井网,水井增注,强化注水,培养见效。
6 应用效果
(1)在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认识基础上,优选有利部位,通过侧钻、换井底,进行注采调整,进一步完善井网,挖掘储层边部剩余油。实施侧钻3口,换井底1口。完善了4个注采井组,新增10个受效方向,增加水驱控制储量40.8×104t,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9.3×104t,增加可采储量4.5×104t,增油4544t。
(2)针对主力层开展深部水驱,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文79块主力层层内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集成应用了“小粒径凝胶颗粒+驱油剂”深部调驱体系,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共实施调驱4井次,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8×104t,增油1865t。
(3)针对主力层侧翼建立河道注侧翼采的相控井网。在相控剩余油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建立S2下2^1-3以及S2下4^7-8两套采用河道注水侧翼采油方式的相控井网,有效的进行剩余油精准挖潜。在提前注水补充地层能量的前提下,通过压裂引效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共实施水井分注5井次,封堵2井次,大修1井次,油井压裂3井次,建立了9个差异相带挖潜井网,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3.8×104t,增油3170t。
7 结论
(1)平面储层变化大的油藏,通过加强研究,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提前配套完善注水,补充地层能量,部署高效侧钻井进行挖潜,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2)在相控剩余油认识基础上,建立分类井网,开展差异化精细挖潜,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骞等.地震属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J].湖北大学学报,2010,32(3)
[2] 孙中强等.东濮凹陷文南油田文79块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5(15)
[3] 徐之国等.文南油田相控剩余油研究及挖潜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23)
作者简介:梁绍洪(1984-),男,工程师,2009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工作于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油藏地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