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贵
普安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动物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不仅有着任务艰巨、涉及环节多且繁杂的特点,对检疫及防控技术的规范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防疫工作的质量本就与我国社会稳定性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本文围绕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措施
一、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一)对防控工作认识不到位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来看,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养殖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若未能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不仅会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性及公共卫生安全也会有较大的威胁。当前多数政府部门认为防控只是保护动物健康为主,并未能真正认识到疫病的危害性,而且动物作为疫病的主要载体,很多疫病都有着人畜共患的特点,不仅单纯地在动物之间传播,更会危及到群众的人身健康,但是由于认识层面的匮乏,前期的防控基础工作未做好,导致在疫病危害性逐渐变大时才对其高度关注,这也致使小问题形成了大事故。
(二)防控经费落实不到位
资金作为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的保障,若经费不足的话不仅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降低工作质量及效率。因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资金有较大的需求,而且这种投入性的资金并未能直接给当地带来效益,致使当地政府部门对其投入时有较多的限制性,给动物疫病防控队伍点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引进带来了较大的阻碍,而且基层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的薪资待遇与当地平均水平有所差异,导致其在工作时责任意识不够,并未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甚至出现吃空饷的情况,直接拉低疫病防控水平,最终让基层防疫工作陷入困境,无法满足当下任务量剧增的防疫需求[1]。
(三)养殖方式与观念较为落后
虽然当前我国对动物防疫工作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养殖过于分散,大多数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疫病发生时,为了避免降低自身经济效益,会出现瞒报等现象,致使疫病大规模的传播,给当地的畜牧业养殖带来较大的威胁。而且在养殖过程中,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养殖户在饲养上缺乏科学合理性,并且养殖环境过于脏乱差,对于病死的动物未能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给疫病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同时部分养殖户为了增加收入,会在饲料中投放大量的生长素,这种化学物质不仅会打乱动物正常的发展规律,更会给群众的人身健康带来威胁。其次因对防疫的理解有所偏差,认为在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出现生病的问题,而且一旦动物出现疫病,其就会严重质疑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再加上在注射疫苗后,有的动物因自身原因会出现较大的反应,如发热、拒食,严重时还会直接危及生命,政府对注射疫苗反应死亡动物补偿金额偏低,使后期的动物疫苗注射工作严重受阻,拒不配合工作的开展,这也严重阻碍了防疫工作的推广[2]。
二、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俗话说得好:“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任何事物若想得以顺利开展,必定少不了规矩的制约,而且规则的制定本就不是为了限制事物的发展方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事物朝向既定轨道稳定前行,当然在动物防控工作中亦是如此。动物疫病防控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不仅需要长期的坚持,所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艰巨,因此为了保证其能够在原定计划内保质保量完成,首先应当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防控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并落实到个人,贯彻到防控各环节中,使其形成完善的防控体系,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降低各种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制定相应的防疫、治疗方案,并结合当地以往的疫病传播流行特点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于在后期出现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将影响降至最低,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还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监督,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读,确保防控及治疗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大范围传播问题的发生。对于动物的引进还应当明文规定,严禁从疫区引进动物,以此从源头上断绝病原体的传播[3]。最后,应当定期进行疫情排查,将疫病扼杀在摇篮中,并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调查方案,确保其能够全面覆盖做到绝不漏查、漏放,从而才能切实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效性。
(二)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有效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地政府应当对动物疫病防控加强重视度,并在资金上给予其相应支持,满足建设需求,并且将监测和防疫工作开展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适当提升村级防疫人员的薪资待遇,为其生活提供保障,从而才能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同时动物疫病检测及治疗本就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各地区应当及时全面落实防疫队伍的建设,并加大基础设施的引进力度,以此来提高疫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水平。其次还应当加强市县、镇、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各部门之间应当协同推进,并且加大监督力度,对当地的疫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防止其扩散,从而才能保证疫病防控的科学合理性,使其能够逐渐朝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4]。
(三)提高动物饲养水平,改善饲养方法
随着动物疫病的种类不断的增多,而且其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基因突变,并逐渐出现跨种传播的特点,这也给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这一问题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首先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改进并完善饲养方法,并做好养殖区域的通风消毒工作,为动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在饲料投放时还应当注意营养的搭配,以此来提高动物的身体素质已经抵抗疫病的能力,使其能够健康茁壮成长[5]。同时还应当加大疫病防控宣传力度,使养殖户能够在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并进行隔离处理,并对病死的动物进行集中无公害处理,降低病原的传播,并且及时的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定期注射疫苗,对于新引进的动物还应当在对其各项报告进行检查,并将其隔离饲养,在确保无任何问题时才能混养,从而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疫病问题的发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据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非专业对口人员从事动物疫病工作的情况,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认识存在片面或不足,致使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出现防疫质量差、敷衍等,只对表现出疫病的动物进行处理,从而导致一些有着潜伏性疫病的动物漏防,在该形势下,检疫过程形同摆设,检疫结果也有待考量。在当前疫病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防疫需求,从而给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此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对动物疫情诊断、检测的能力,并邀请该领域专业能力较强的专家深入现场进行指导,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当适当提高招聘门槛,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考评,为防疫队伍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从而为防疫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动物疫病防控的工作内容本就较为繁杂,相关部门首先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并且给予经济条件上的支持,同时还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而且还需加强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其处理能力,从而才能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芳,程黎明,闫向民,高亮. 关于加快推进伊犁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J]. 畜禽业,2021,32(03):64-66.
[2]陆春礼,黄百花,黄宝学,蒙振亩,农爱红,刘宏梅,李雪珍,谭光明. 广西德保县黑猪主要疫病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J]. 中国动物检疫,2021,38(04):29-33.
[3]黄焱,杨瑛,高松华,王彬,郝桂兰. 江苏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 中国畜牧业,2013(02):34-37.
[4]马友福. 动物疫病防控大数据布控——以地方疫情预警和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前瞻性研究[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5):157-158.
[5]邢莉,赵军,朱立丽. 吴忠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J]. 中国动物保健,2020,22(1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