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钢 金伟兴
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工程施工愈加重视,尤其是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为增强该技术的应用实效,其应用条件有着新的要求。由于高支模施工属于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增加施工经济效益,故重视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关键词:工程施工;高支模技术;应用?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建筑结构逐步向高空间以及大跨度的方向发展,建筑结构形式设计也更加奇特与复杂,虽然风格特异的城市建筑成为当地的地理坐标,但是也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使相配套的施工技术得以进步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同时也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
1高支模施工概述
高支模技术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存在特殊要求,即高于5m的支模高度方可实施高支模施工。同时,若混凝土结构跨度不低于18m,并且在施工期间,需要以8m以上的支模进行辅助作业,也可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另外,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高标准、高难度等特点,要想发挥出高支模技术的最大作用,相关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高支模施工,结合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各高支模施工流程与环节的把控,确保高支模作业的开展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能够做到对高支模各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避免因高支模技术应用不合理而影响到项目整体建设效果。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高支模的检查
施工单位采用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者需要持证上岗,具备从事该项工程施工的专业技能,具备施工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另外,施工管理者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图纸有明确的认知,了解施工工艺和有关操作方法,并确保工程施工安装中所遇到的一些施工难题皆可应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对其进完善和解决,实现有效处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程施工周期。若是施工团队需要切换链接,必须确保其与底层链接无缝连接。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应对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进行检查,确保使用过的设备和部件完好无损,确保高模板安装的施工质量。
2.2高支模安装
高支模安装方案设计前,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施工方的需求,更需要考虑现场施工环境的特点,在综合全面分析的背景下确定项目施工方案,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满足施工使用需求。开展高支模施工前需要高支模施工区域进行夯实作业,避免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不均匀下沉的情况,对整个高支模施工环节的安全造成影响,出现高支模垮塌的问题。为此需要提前做好高支模施工区域地基夯实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地基稳定性。工作人员需要对进入现场内的施工原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材料及配件的检查工作,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材料,严令禁止进入现场应用,而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则遵循其特性进行分类,并妥善存放。高支模施工环节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对高支模关键着力点进行逐一核对,确保全部的支撑点均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出现松动的支撑点需要通知现场人员进行返工,在紧固支撑点后再开展后续检查工作。如果工作人员未能处理松动区域则不能通过验收检查工作,更不能投入应用。高支模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需要履行自身的监理职责,对于案例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工艺以及项目施工安全进行严格性的现场监管工作。高支模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拼缝连接的严密性,板缝超出2mm时,需要利用密封材料开展封堵工作,避免出现漏浆现象,最终出现蜂窝问题。
高支模施工环节的安装质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承力部位进行有效管理,对各个区域的零部件进行严格检测,在充分满足高支模施工规定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高支模本身的承载能力。
2.3混凝土浇筑作业
浇筑施工质量关乎整体项目建设效果,所以在现阶段房建土建项目建设中,为避免因高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需结合现场浇筑情况的分析进行浇筑速度的合理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浇筑作业的开展禁止出现一次性浇筑过高的问题,可以以2h为周期,控制其浇筑高度保持在1m。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企业可结合浇筑工艺标准,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来规范浇筑作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50cm内。并以从中间到两端的形式,进行混凝土的均匀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以连续、稳定的状态进行混凝土振捣,避免因过振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需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时刻检查混凝土浇筑厚度,监督振捣作业的连续性开展,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2.4高支模的验收
高支模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工程施工的作用,对建筑起到支撑的作用。所有作业顺利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安排专家进行人工检查,检查支架质量,抽查相应支架与构件的配合程度,确保整个施工阶段符合相关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2.5拆除高支模
在整个工程完成之后会将整个高支模支撑系统进行拆除。高支模支撑系统在建造时就非常复杂,因此,拆除工作也非常复杂,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加强高支模拆除管理,提高质量;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缩短高支模拆除时间,缩短拆除时间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进度。(1)在高支模工程拆除时,需要重视拆除顺序。严格控制高支模拆除时间。控制高支模拆除时间要同拆除工序进行。通过专业人员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分析,结合高支模支架拆除的顺序,合理规划拆除高支模的时间。本工程要求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高支模支撑体系,同时需要保证作业层下有至少两层支撑体系。(2)做好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正式高支模拆除工作之前,要仔细清理施工场地当中的设备、脚手架以及杂物,在拆除范围外设立警示牌,预防拆除工作出现安全事故。(3)高支模材料统计。将高支模拆除之后,将杂物和脚手架放在指定位置。因此,需要材料管理部门对拆除下来的高支模部件和材料进行仔细盘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仔细检测,做好登记工作,对已经损坏、侵蚀或者老化严重的材料及时更换。下一层施工依然要使用高支模技术,将质量合格的材料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将拆除下来质量没有问题的材料进行再次安装,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确保质量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愈加受到关注,且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技术应用中,由于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未能解决,故会直接制约高支模施工的效率,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考量,以便在后续施工中提升高支模技术应用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来玉.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消费导刊,2020,000(002):124.
[2]李梅.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5):111-112.
[3]佟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00(003):46-47.
[4]刘俊杰.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v.47;No.427(01):64-65.
[5]石志峰.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8(0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