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7期   作者:孙超
[导读] 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孙超
        武警河南省总队  450016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显著加快。毫无疑问,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今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建设行业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尽管我国众多公司在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优化,但整体来看,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对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务院发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的安全责任。现阶段,国家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从施工安全事故情况分析可以看到,由于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等引起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模式,如日常检查纸质记录、人工统计分析隐患类别数据等,已不能适应新的安全管理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中,可以明显改善和优化现代工程管理。
1现代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对现代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能有效适应我国现代化科学管理决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工程施工周期不断增长以及相关技术工艺难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整体难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及时做好各方面的智能化监控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风险,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基本依托和保障,更好地分析与整合相关数据信息,确保数据传输的流畅性,提高数据信息交流的实时性和高效性,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提供助力。
2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2.1缺乏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施工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过程中不难发现,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教育工作缺失。施工前,工作人员没有对我国建筑领域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了解,没有全面准确学习了解安全教育的相关信息,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匮乏。在施工管理时,管理人员更注重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未形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没有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有效结合,这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施工现场的安全会直接影响建筑安全。另外当施工管理制度和责任存在混乱情况时,在执行管理制度时就会浮于形式,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加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2安全信息化意识落后
        由于安全管理理念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导致施工单位各级对安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由于施工主体未认识到安全信息化对提升安全管控效率的作用,管理人员对当前安全信息化工作的贯彻执行还浮于形式,没有落地落实。
        2.3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人技能逐渐提高,但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素养还有待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人员的素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建筑工程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比较低,那么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会带来很大阻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制度开展施工操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正确的管理的情况下,都会给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施工的信息管理贯穿了项目建设的始终,各种信息流在动态的时间流中持续分布,要想更好地对工程信息进行管理,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就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鉴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意识匮乏、信息化意识落后、人员专业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信息化技术中的数据库信息动态管理、后台信息集成管理、视频监控技术等可作为与其需求较为匹配的备选技术。
        3.1加强施工人员的信息化管理
        由于工程施工人员众多,且来源单位复杂,受限于人员信息管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施工方往往无法实时精准掌握劳务单位的人员信息,造成劳务单位频繁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方的形象,甚至出现影响正常施工的上访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对于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方式,准确识别施工人员。要组建参与施工人员的信息库,实现每个施工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与项目部的一一对应,解决施工人员信息管理问题,保障施工人员权益。另外,通过实名制还能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能接受安全培训。利用信息化技术记录好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信息,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措施的掌握和对安全施工的认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升级
        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应当合理设计管理方案,积极升级管理信息平台,并且加强树形导航模式的应用,精简用户操作,避免录入出错。施工单位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和企业需求做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模块化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有机联系成本管理模块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块,拓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规模,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化。
        3.3打造系统化施工现场视频监控
        在建筑施工现场点多,每个施工工序是一个小型施工现场,还有施工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易出现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施工项目负责人不可能时刻都在施工现场,这就有可能出现监管缺失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施工部位或者重点施工环节,由于监管不到位易造成重大安全管理问题,从而引发重大损失。因此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入视频监控获取每时每刻各施工部位的施工场景,增强对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方便施工负责人远程监督,及时避免安全意外。同时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可实现重点监控,杜绝安全管理问题发生。
        3.4加强对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对于任何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工程行业也不例外。现代建筑工程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参与,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成效。把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各类技术培训活动;积极邀请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工程管理方面专家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并针对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意见;另外,建筑工程单位还可以通过与当地的高等院校合作,为高校的建筑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直接留用,壮大企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能为信息化管理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结束语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是推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发挥的重要媒介,要不断深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洪峰.建筑施工安全智能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6):118-119.
[2]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3]孙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整合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0):95-96+99.
[4]盛旭曦,肖鑫涛,穆清君.信息化在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04):192-193.
[5]陈宝生,卜剑冲,邓建新,杨彦东,田浩,杨睿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运用[J].自动化应用,2019(12):132-13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