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视域下再读菲利普.拉金的《家是如此悲哀》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王宁
[导读] 《家是如此悲哀》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最著名的短诗之一。本诗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家”的视角描述了主人离开后的内心独白,刻画了其幸福理想的破裂。

韩国东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院  王宁

摘要《家是如此悲哀》是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最著名的短诗之一。本诗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家”的视角描述了主人离开后的内心独白,刻画了其幸福理想的破裂。本文用新批评主义的文本细读法再读这首诗,阐述了结构、节奏、语言手段、修辞语言等各形式要素与其主题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关键词:新批评主义;《家是如此悲哀》;张力;意象
        菲利普.拉金(Phillip Larkin)是英国运动派诗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取材现实,文字质朴,韵律工整,在20世纪后半个世纪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他一生并不算高产,所作的一百多首诗歌分别收录于四本诗集:《北方的船》(1945)、《较少受骗者》(1955)、《降灵节婚礼》(1964)和《高窗》(1974)。《家是如此悲哀》(Home is so sad)作于1958年新年前夕,最终收录于诗集《降灵节婚礼》,是拉金最著名的短诗之一。
        新批评主义主张文学作品有机统一(organic unity)。通过这个有机统一体,文本既呈现了文学作品所必需的复杂性,也拥有了人类天性中所追求的秩序[1]。所谓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就体现在由悖论、反讽、含混、以及张力等语言手段编织的丰富且常常互相冲突的意义中。而秩序则是在这些形式要素统一服务于作品主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除了上述的语言手段,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还包括修辞、韵律、节奏、视角、情节等。有机统一就是要求各形式要素均服务于作品主题,作品主题亦同时体现于各形式要素中。因此新批评,即所谓的文本细读,更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文学作品解读。这是因为篇幅越短,便更有利于各类形式要素被更详尽地分析。
        本研究意欲在新批评视域下再读拉金的短诗《家是如此悲哀》[2],以期阐述其形式要素是如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探究其有机统一的根源。
        一、一分为二,结构暗示主题
        从整体构架上来说,《家是如此悲哀》含有两个小节。简短的两段式结构,分别叙述了现在和过去的不同场景。实际上,因为时态不同,在英文原文中,这种时间上的错位感更为显著。
        不难看出,第一节描述了主人离开后,“家”自觉被“遗弃”的悲伤情绪。这种心情在整首诗的第一句便表露无疑。正因如此,它保持原本舒适的模样,希望留住要走的人、赢回失去的心,即便如此,也不过是徒劳。如果一切能重来就好了!于是,诗的第二节中“家”陷入了回忆。看看这些物是人非,还想念那曾经:有人驻足欣赏画作,有人把那钢琴轻弹,银色的餐具用来分享美食,瓶中的鲜花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多么美好!
        两个段落分述两个场景,使现在和过去仿若隔着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幸福难再。这样在时间上泾渭分明的结构将这种割裂感烘托地更加真切,也强调了已失去的幸福之不可追,暗示了所谓“家”圆满幸福理想的破碎这一主题。这是因为记忆中那完美的场景,又何尝不是心之所向,主人的离开及带走了“家”的美好圆满,也粉碎了“家”的幸福理想。
        二、词难成句,节奏烘托主题
        整首诗以拟人手法写就,赋予“家”人的情感与思想,诗的文字本身也正是描述了“家”被“遗弃”后的一系列思想感情变化。
        通读这首诗,可以看出本诗常在句内换行,这种语句中的停顿也反映出“家”此时思绪的混乱,以刻画悲哀之深。如第一节“它没有改变,/还为最后离开的人保持了舒适,/似乎在想他回来。”一句话分列三行;“长时间/它没有一个人可以讨好,很泄气”,这里句内也出现突然的停顿和换行。
        除此之外,两节诗的节奏变化也将“家”的情感变化推向高潮。如果说第一节“家”的伤心还能自持,到了第二节,当回想起旧时模样,两相对比,“家”的悲伤就此决堤。因此,整首诗的诗句长度随着这种难以自抑的悲伤也变得越来越短,甚至诗的末行仅由简短的词组构成,“这钢琴凳上的乐谱。还有,那花瓶。”这种节奏的逐渐零散及其变化的突兀感,也反映出“家”情绪的低落,就如同人泣不成声,词难成句。除此之外,这样的节奏改变,再次烘托了“家”圆满幸福理想的破碎。
        三、理想与现实,落差营造张力
        “张力(tension)”一词是美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艾伦?退特(Allen Tate)首次提出的。


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他指出张力是一首所谓的“好诗”必须具备的品质,诗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张力。所谓张力,是诗中所有内涵和外延所构成的整体[3]。这一概念后俩在新批评派中被发展引申。广义上来说,张力是作品各种对立统一关系的统称,产生于抽象与具体之间,一般与个别之间,悖论、反讽等语言手段的相互作用之中,产生于文学的各个 层面[4]。
        在《家是如此悲哀》这首诗中,张力首先体现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中。在主人离开后,“家”还维持着原本的样子——画、餐具、钢琴、花瓶,它以为继续保持这样曾让他们“舒适”的姿态,就可以“讨好”他们,赢回他们的心,而自己的幸福理想也可以得以延续。然而现实就是“没有一个人可以讨好”,画已无人欣赏,餐具已覆尘埃,钢琴无人弹奏,花瓶空空荡荡,无奈,只能“早已放弃”。无论是第一节中提到的“它没有改变,/还为最后离开的人保持了舒适”,还有第二节最后两行描述的一些列物品,都是理想与现实的交织,物是人非,这些“偷来的体面”,似乎未曾改变,却也已然改变,突出了理想的遥不可及。
        其次,张力在坚持或放弃的两难中得已彰显。虽然人去楼空,“长时间/它没有一个人可以讨好,很泄气”,但“家”却不想放弃挽留,依然为“离开的人保持了舒适”,“没有勇气去丢掉偷学来的体面”。甚至幻想从头来过,可当看到那些被尘封的物件,明白了世事聚散有时,又能强求什么呢!只能“放弃”那些虚无的幻想,也暗示虚无的幸福理想的幻灭。
        在这样两极的拉扯中,“家”在主人离开后的支离破碎感已被推向顶峰,最终“放弃挣扎”,因为“你了解这类事情”,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破镜难以重圆。
        四、家与花瓶,意象映射主题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是这样定义“意象”的:“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5]。因此,可以说意象就是由实物所引发的一系列与之有关的主观感受,可以是关于这个物品本身特性的,也可是人情感层面的体验。比如文学作品中的“满月”除了代表月亮本身,多包含了幸福团圆之意。
        在《家是如此悲哀》这首诗中,“家”这个字本身,就是一种意象。作者在这里选择“家”,而并非“房子”、“房间”等词,是因为家除了指建筑物本身,还指构成家庭的人,更蕴含着温馨、幸福、舒适、安宁等意义。结合本诗从“家”的视角以拟人手法写成,它失去的才不仅仅是主人,更是其幸福理想,更贴合本诗的主题。
        除此之外,“花瓶”可谓是“家”的象征。首先,两者从属性上来说都属于容器,以容纳使自己变得有意义的重要之物。诗中,失去了家人的“家”和失去了“鲜花”的“花瓶”,就是彼此的镜子。其次,在诗的开篇语结尾,两者互相呼应,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既符合新批评有机统一的标准,而“花瓶”本身含有的“脆弱易碎”的特质又增强了“家”的碎裂感,再次映射了主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家是如此悲哀》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短小精悍,在结构、节奏、语言手段、修辞等各个形式要素层面均对主题进行了铺陈,点明了“家”幸福理想的破裂。从新批评视域对这首短诗进行文本细读,整首诗有机统一,构思精巧,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Tyson, Lois.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Routledge, 2014:131-136.
[2]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62.
[3]Allen Tate. Tension in Poetry. The Southern Review 4 (1938): 101.
[4]O’CONNOR.Tension and structure of poetry.Sewanee Review:Spring,1943.
[5]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9.
[作者简介]:王宁(1991.5 —— ),女,汉族,陕西凤翔人,韩国东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