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年级差异性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龙晓华1 罗金凤2
[导读] 职业道德培养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年级差异性调查报告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  龙晓华  47530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金凤  250103

摘要:职业道德培养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年级段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否均衡,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年级差异有利于对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此于2018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0个省的13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年级差异性
        1 调查目的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否因年级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我们在全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卷基础上,从不同年级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和人才培养。
        2 调查问卷内容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问卷是借鉴部分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自己编写的,分五部分,共计 29题,其中选择题 28个,开放题 1个。第一部分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及基本价值判断;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的认知;第三部分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态度;第四部分是大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态度及评价;最后的第五部分则是一道开放题,是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3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于 2018 年 11 月在全国范围集中展开,调查对象为全国 10 个省的 13所高职院校。本次调研所选取的学校,从地域分布看覆盖全国东北区、华东区、华北区等所有六个行政大区;从办学级别看,全国示范性建设学校占比43,省级示范性建设学校占比36,一般学校占比21;从学校类别来看,既有综合类高职院校,也有机电、铁路、信息、金融、商业、中医药等专科门类学校, 所以,本次调查取样高职学校具有广泛性的代表性。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 17538,但进行分年级数据统计时,我们只统计了有学校名称的学生问卷,共计 13768人。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学生 6745人,占比49.2,二年级学生4194人,占比30.2,三年级学生2829人,占比20.6;从性别来看,男生占58,女生占42;从专业看,文科学生占比52,理工科学生占比48。选取学生情况能很大程度代表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普遍想法,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4 调查内容及结果
        本调查报告是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是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更加深刻,数据表明,随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自己以后要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明确,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社会普遍职业道德评价随年级增长而降低。你认为当前社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状况如何?认为“很好”的,三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低8。
        (二)对知晓自己以后要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随年级增长而增加。你明白自己以后从事职业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三年级学生比一年级学生高8。
        (三)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年级差异性不大,但二年级学生处于中间水平,比一年级还低2。职业道德是自己的必备素质,对自己的事业成功至关重要,职业道德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三个年级学生都认为很重要,占比都在90以上,但二年级学生百分比最低。
        (四))学生奋斗精神方面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强烈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奋斗精神总体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基本没有年级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五)学生在有意识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性方面,年级差异性也不大, 但相对来讲,二年级学生处于中间水平,百分比比一年级,具体数据见表2。

           

        5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基本结论
        1、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认知随年级增长而趋于成熟。无论是大学生对社会普遍职业道德评价随年级增长而降低,还是大学生对自己以后要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随年级增长而增加,这都表明,大学生随年级增长,社会阅历增加,其对社会及个人认知水平都在变化,这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2、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普遍被大学生认可。大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 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说明大学生普遍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给予比较高的认同。
        (二)主要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要重视二年级“中间洼地”现象。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年级差异性不大,但二年级学生处于中间水平,百分比比一年级还略低;对于大学生是否愿意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年级差异性也不大,二年级学生处于中间水平,百分比比一年级也略低。这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太符合大学生成长和教育规律,按正常来说,两项的百分比,二年级学生应该比一年级学生更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出现二年级“中间洼地”现象,也与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相吻合。
        一年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生活方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美好愿望,也充满激情,但随着激情等各种兴奋情绪的渐渐消失和过于理想化想象的“破灭”,他们逐渐变得现实、理智,看待问题更加客观,辩证思考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怀疑的情绪和做事的激情,在二年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所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出现这种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三)建议
        建议一,学校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实施,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建议二,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出现的二年级“中间洼地”现象,要制定针对性教育培养方案,既鼓励二年级学生独立思考,更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未来职业规划的创造热情。多采用校内实训和社会实践方式,加深他们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并和自己人生规划紧密结合,让他们既学会独立思考又对未来职业充满向往并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龙晓华(1981-),女,河南开封,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