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3月   作者:徐安静
[导读] 为了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育人理念,习总书记在我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大会上给出了“课程思政”的创新优化策略。

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  徐安静  300350

摘要:为了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育人理念,习总书记在我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大会上给出了“课程思政”的创新优化策略。课程思政是一种现代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其凸显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核心内容,是培育德智体美劳整体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实际需求,也是确保“三全育人”能够顺利实现的必然途径。中职德育教育一直广受重视,本文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探讨了中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实施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院校;内涵;价值;策略
        引言
        二零一九年八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思政课程在学科体系里的政治与价值影响的作用,统一筹划大学、中学、小学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综合发展,促进所有学科和思想政治学科建设达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当代践行习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的重要理念,在满足中等职业院校“三全育人”要求的前提上,采取开展教育创新,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育的目的性与实效性。所以,应对“课程思政”的内在涵义、出现的问题、有效渠道进行分析与探究,提高中等职业院校老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从而切实做到不但注重“思政课程”,并且让“课程思政”起到最大的功能[1]。切实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含义,进一步理解它的价值观念,主动探究落实渠道,能够帮助“课堂思政”较多地展示教学目的、发挥老师功能、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一、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内涵
        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重点指的是除了思政教育学科之外,利用中等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学科开展思政教育的活动。现在,中等职业院校设置的学科有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但这里“课程思政”说的学科特指专业学科。为了深入探究、了解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作者以为“课程思政”有下面几个含义。
        (1)“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要进行言传身教,以使老师们能先接受教育。二零一三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教育部就曾提出了“学术研究无禁区,上课有纪律”当成中等职业院校老师的思想底线。二零一四年,习总书记也提出了“有精神信念、有思想情操、有丰富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这里位于首位的既是对于理想情操的要求。“课程思政”是中等职业院校老师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追根问源,历来是每一位老师需要遵循的根本、应履行的职责。不仅应精于“授业”与“解惑”,还要把“传道”作为己任与使命,时刻牢记家国与民族。
        (2)“课程思政”的落实成效是把文化自信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习总书记提出,应在坚定意识理念方面下功夫,培养指导同学们构建远大的理想,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四个自信”里面的文化自信,由广义上来讲,是针对道路、理论、制度等几个自信的增强,是加深同学们对道路、理论、制度认识的重要部分[2]。可是,“课堂思政”的根本,其实即是在无形之中传播优良文化,使同学们逐步提升文化自信,且把该自信渗透到自己的意识与行动中,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3)“课堂思政”的实践措施是达到思政教育和引领的协同效应。“课堂思政”的重点,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贯彻立德育人的基本要求,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引导。每位任课老师,应要主动探究、进一步发掘课堂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育元素,构成“融合”。探讨它们和每个理论要点的衔接点,把该元素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的理论要点中,构成“聚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完成意识引导,推动同学们的思想理念逐步深化,价值意识不断增强,构成“化合”,引领同学们先判断对错、后明确方向、再清楚怎么做。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个体成长的人文素养发展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倡“三全育人”理念,实质上既是以“培育什么样的人”作基本引领,它的目的均是推动同学们个体的正向发展。所有课程,都要在切实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上,把问题作导向,引领同学们会看、会想、能悟。此种课堂教学,不但具有针对性,而且也具有感召力。如此的教育氛围,同学们会在无形地受到熏陶与默化,理念与价值意识得到积极向上的引领,同学们的人文修养不断形成,能够让同学们逐步健康发展。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开展“授课思政”建设,老师不能再死板教条,自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对专业理论蕴含的人文历史有深厚的积累。马克思说过:“环境是因人而变的,可教育者自身必须是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所以,要使“课堂思政”成为现实,老师一定要首先开展自身学习、自身提升。作为一名当代老师,一定应谨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秉承立德育人的基本大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机融合理论传授、价值导向、技能培育等方面,成为同学们健康发展的导师与引领者。另外,中等职业院校要充实老师培养体系,搞好师生风气建设,增强老师道德培育意识,增强道德培育能力,建设一支思想素养高、工作能力过硬、育人效果优良的老师团队,以适合新时期社会进步对老师的要求[3]。



        3.寻求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
        中等职业学校和一般高等院校比较,更应重视专业技术的培育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中等职业教育过程既包含培训专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专业素质的教育过程。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提倡专业学科和思想政治学科同向同行、合作发展,在专项展开思政教育前提上,探讨专业理论教学和价值理念引领的有机结合,其倡导的是每门课程教育间的有机进结合和互相推动影响。具体而言,它体现在开展专业理论教学的时候,要重视价值理念引领的重要性。因而,开展“课堂思政”,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和思政课的有机结合,适合了中职院校课堂教育创新的需要,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了人才培育水平。
        三、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1.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中
        中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德育课程相同,每门学科均应基于“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上,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案、教育方式、知识内涵、课程评估、教学活动等环节应采取实质性的创新措施,要有一整套适合“课程思政”的新思路。“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品德教育,要根除“课程思政”没有品德教育因素的问题,应积极地把专业学科知识与特点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掘品德教育因素,结合新时期我国社会创新发展的伟大成果,将国家民族的传统优良文化、传统美德、时代理念与爱国主义的德育元素,必须要渗透到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同学们综合、客观地了解新时期的中国,认清社会现实。在教育方式方面也应考虑融入品德教育元素,应提倡“引领”式、行为指导、情景构建、动手参与等教育方式,通过“隐性”的模式来实现“课堂思政”,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电子商务实习课,应引领同学们逐步更新信息,实时掌握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且根据专业课程特色,构建仿真工作实训情境,扩大同学们的视野,由公司业务管理的视角看待自己,做到对网上和网下工作岗位的要求胸有成竹,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思想和教育能力
        专业课程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还是“课堂思政”能够获得成功的重点。应全面提高老师的育人理念,首先,在确立有关的规章制度方面下功夫,使专业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不但教书又能育人,让老师谨记自身需要担当的责任与使命。 其次,中职院校要给老师提供较多的深造与培育机会,组织专业学科老师与思政课程老师共同参加“课程思政”教育专题讲座等实训活动,举办“课程思政”观摩课、示范课;且倡导集体备课,让专业学科老师不但应备专业理论,还应备思政元素的融入,保证思政元素纳入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考核内容中。应逐步增强老师的工作能力,第一,专业老师应逐步增进自己的品德修养,通过博览有关书籍深化对思政教育的了解,时刻关注时事政策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教育践行能力;第二,专业老师必须不断和思政课程老师以及学生工作管理教育者沟通,对思政教育在认识上有正确的了解;最后,专业老师应注重调查分析,切实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现状,有针对性的施教,让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独具特色。
        3. 发展教育教学改革
        每位专业学科老师均应做好份内之事,让所有专业学科和思政课程产生协同效应。首先,应修改中职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与规范专业培养规则,把思政纳入专业学科教学里,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充分有机地结合。例如,对电子商务课程,需要在这一课程的教育目的上下功夫,以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当成重点,并且还要加强思政对应策略,重点培养学生形成乐业、勤学、精业、诚信的理念,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质。其次,应组织有关专业老师,尤其是学院骨干老师开展集体探究,设置出专业学科育人的着手点,认真发掘专业学科思政元素,让专业学科教育目的更详细、明了,结合每个专业学科的实际,设计合适的“课堂思政”教育方式。最后,要增进思政教育措施。专业学科教学活动要切实利用网络技术,应真正凸显网络信息适时、量大、灵活有趣的特色,推进当代网络技术和思政教学传统优势的结合。实训教育可以春雨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较好地渗透其中,需要充实教育方法,加大实践教育的概率。并且,要增进与专业学科配套的思政课本建设,应有目的地渗透思政内容,设计实用、便捷的《课程思政》课本,同时注重视《课程思政》课题探究,着重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与优化。
        4. 制定教学考核办法
        应该修订老师考核方法,采取多种方式考核,以调动专业学科老师传道、解惑、授业的积极性。要科学设置专业理论和思政教育评估的权重,把传统的侧重专业考核,转化成专业和思政教育评估并重的模式,真正将育人目标很好地纳进考核中,推动专业学科老师更加把传道、解惑、授业要求内化成教学活动中的积极行动。比如,所有老师均要积极参加学生整体素养评估信息管理平台的全程管理和评估,且把其结果用来开展专业学科成绩评定。专业学科评价要结合学科特点、授课任务与教学活动等中思政育人元素的渗透状况,根据专业学科的评价要求,修订传统专业学科的评价标准,构建出不仅能显示专业理论的掌握情况,而且也显示出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课程考核体系。创新优化传统的一次性考核,专业学科老师需要采取课堂提问、问题探讨、日常观察、和同学们沟通在课前、课后的心理活动,这些在学期结束考核中应占适当比率,让专业学科老师把将重视学生价值理念的改变当成自己职责与使命,充分发挥专业学科老师的教书育人职能。
        结语
        总而言之,发掘运用好中等职业院校每门专业学科的思政德育元素,切实发挥每门学科思政育人的作用,这需要广大老师群策群力。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思维模式、教学实践,也是一个整体工程,将来应需更多的探究与实践,希望有更大的突破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飞.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8, 5(41):1-4.
[2] 赵继学.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 49 (03):97-98.
[3] 柳峰, 李素婷, 赵音,等.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实施和评价[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9):158-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